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doc_第1页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doc_第2页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doc_第3页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doc_第4页
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 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在为变质岩定名时,应本着“特征矿物+片状(或柱状)矿物+基本岩石名称”的原则。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蓝晶石黑云母片岩。 二、岩石描述实例(一)火山岩类1、橄榄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5-10%、辉石1-2%等组成。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橄榄石: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辉石: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基质: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2、气孔杏仁状橄榄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气孔及杏仁体大小不一,最小达显微级,大者可达2cm,含量在5-20%之间,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中心多为玉髓,次为玉髓及碳酸盐岩矿物。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5-10%、辉石1-2%等组成。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橄榄石: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辉石: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基质: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3、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1-3%、辉石1-2%等组成。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橄榄石: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辉石: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基质: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4、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气孔及杏仁体大小不一,最小达显微级,大者可达2cm,含量在5-20%之间,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中心多为玉髓,次为玉髓及碳酸盐岩矿物。斑晶斜长石5-20%、橄榄石1-3%、辉石1-2%等组成。斜长石: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橄榄石:灰绿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2.0mm。辉石:黑色,自形-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22.0mm。基质: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5、致密块状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偶见斜长石斑晶,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1.5mm。6、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气孔及杏仁体大小不一,最小达显微级,大者可达2cm,含量在5-20%之间,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中心多为玉髓,次为玉髓及碳酸盐岩矿物。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偶见斜长石斑晶,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1.5mm。6、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紫红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火山集块40%、火山弹20%、火山角砾5%、岩屑10%、晶屑5%、火山灰20%组成。火山集块,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大小50-100mm。火山弹,紫红色、灰黑色,混圆状,大小50-100mm,成分为玄武岩,中心为斑状玄武岩,斑晶为斜长石,粒径1-2mm,基质为隐晶质。由中心向外侧气孔增多,并减小,呈圆形分带。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填隙物为岩屑、晶屑、火山灰。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火山灰细小难辩。7、玄武质含集块火山角砾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紫红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含集块火山角砾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火山集块5%、火山角砾60%、岩屑15%、晶屑5%、火山灰15%组成。火山集块,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大小50-100mm。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8、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紫红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火山角砾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火山角砾60%、岩屑15%、晶屑5%、火山灰20%组成。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9、玄武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角砾岩屑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火山角砾20%、岩屑25%、晶屑30%、火山灰25%组成。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10、玄武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火山角砾5%、岩屑25%、晶屑30%、火山灰40%组成。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11、玄武质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角砾晶屑岩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火山角砾20%、岩屑30%、晶屑25%、火山灰25%组成。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12、玄武质含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火山角砾5%、岩屑30%、晶屑25%、火山灰40%组成。火山角砾,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2-50mm。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13、玄武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晶屑岩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岩屑30%、晶屑15%、火山灰55%组成。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14、玄武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岩屑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岩屑10%、晶屑20%、火山灰70%组成。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15、玄武质凝灰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岩屑5%、晶屑5%、火山灰90%组成。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细小难辩。16、玄武质沉凝灰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灰紫色,沉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岩屑5%、晶屑5%、砂屑30%、火山灰及粉砂60%组成。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砂屑,成分为玄武岩、石英、斜长石,圆状-次圆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及粉砂,细小难辩。17、凝灰砂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色,凝灰砂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岩屑5%、晶屑5%、砂屑60%、火山灰及粉砂30%组成。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砂屑,成分为玄武岩、石英、斜长石,圆状-次圆状,粒径0.2-2mm。填隙物为火山灰及粉砂,细小难辩。18、凝灰砾岩岩石新鲜面呈灰紫色、灰色,风化面呈灰色,凝灰砾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岩屑5%、晶屑5%、砂屑20%、砾石50%、火山灰及粉砂20%组成。岩屑,灰黑色、紫色,棱角状-次棱角状,成分为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大小0.2-2 mm。晶屑,成分为斜长石,灰白色,棱角状-次棱角状,粒径0.2-2mm。砂屑,成分为玄武岩、石英、斜长石,圆状-次圆状,粒径0.2-2mm。砾石,成分为玄武岩、安山岩、花岗岩,圆状-次圆状,粒径2-20mm。填隙物为火山灰及粉砂,细小难辩。19、安山玄武岩岩石新鲜面呈灰黑色、深灰色,风化面呈灰、浅灰色,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斜长石含量5-2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柱状,粒径0.22.5mm。基质:由隐晶质及铁质质点组成。20、玄武质自碎角砾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青灰色,块状构造,自碎角砾状结构,自碎角砾呈紫色为气孔杏仁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灰白色,自形柱状,大小0.2-2mm,含量10-15%,基质隐晶质,气孔杏仁状为椭圆状,大小2-30mm,含量5%。胶结物为玄武岩,呈青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斜长石,灰白色,自形柱状,大小0.2-2mm,含量5-10%,基质隐晶质。(二)沉积岩1、白色含砾粗粒石英砂岩新鲜面为白色,风化面为灰白色;具层理构造;粗粒砂状结构,粒度般为1mm左右,有5%2mm的砾石,磨圆较好,多呈浑圆状,分选也较好;硅质胶结。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其含量大于90%,可见少量长石,风化后呈高岭土。2、黄绿色含生物钙质页岩黄绿色,带少量褐色斑点,泥质结构,岩石致密,硬度低,指甲可刻动,断口粗糙,表面光泽暗淡,可见细小云母片,含三叶虫和圆货贝化石碎片,具有平行的簿层状页理构造,滴盐酸起泡。3、灰白色泥晶灰岩灰白色,泥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具贝壳状断口,固结致密,小刀可刻动,局部有粗晶的方解石颗粒,直径l2mm左右,解理面闪闪发光,加盐酸剧烈起泡。4、中粒钙质复成分砾岩岩石呈浅灰色。中粒结构,砾石约占75%,颗粒支撑,粒径最大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