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梅县松口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粤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年度高二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试题语文第卷 积累与阅读(73分)一、积累(8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组选做一项,共8分)(1)大行不顾细谨, 。(司马迁鸿门宴)(2)但以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3)今臣亡国贱俘, ,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4)左丘失明, ; ,兵法修列;(司马迁报任安书)二、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共47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9分)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_3.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5分)_(二)、知识与能力4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同上, 像翅膀一样 b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沛公军霸上:军,同上 驻扎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使动用法 使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 王,同上 d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5下列“其”字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c距其院东五里d其孰能讥之乎6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所谓前洞也。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此余之所得也。7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说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8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看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情况9“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一句,联系前文,根据“深思慎取”的精神,作者论述有遗漏的词句吗?如有,试完整地补出来。_10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_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12.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访其遗踪(访,寻访)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坐船;适,到)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通“暮”)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全、都)13.下列有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b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c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14.用原文回答,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说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_三、现代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18分)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周涛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就是伟人、高贵和智慧。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根据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决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活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他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的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极其可笑。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是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他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已的宫殿。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已经只有这些了。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他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选自美文十年精华有删节)15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6分)a这是一篇感悟大树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的散文,作者认为大树会“教会我们许多东西”,大树是“我们的亲人和老师”。b作者怀着对大树的崇敬之情,叙述大树的生长状况,赞扬他们“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甚至说“他们就是帝王”,字里行间充满了溢美之词。c作者举出两棵树王及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左公柳”的例子,除赞扬它们有顽强的生命力以外,某种意义上是在嘲笑人的愚蠢可笑。d大树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是什么?作者认为大树是人们很好的榜样,它是奉献的典范,处理复杂关系的大师,它是高明的哲学家,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教益。e文章以梧桐树王意在赞美它战胜条件的艰苦,以顽强的生命力尽显王者风范;以无花果王为例,意在赞美它尽己所能做出最大贡献的品德。f文中称赞大树有灵有智是恰当的,结尾段说从每一棵树“左公柳的神态雄姿上可找到当年左宗棠的神韵”树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就说得有点离奇了。16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它就是伟人、高贵和智慧”的这一高大形象,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力。请结合原文,就对比的艺术手法试举二例加以简要赏析。(6分)答: _ _ 17文章中树的形象,有人认为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有人认为更是人的“风貌”的象征,阅读全文后,树的形象给你感受最深是什么?结合你的现实生活、感受写成一段赏析性文字。(100字左右,6分)答: _ _ _ _ 第卷表达与交流(共77分)四、语言表达(14分)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为了演好2006年元旦晚会,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操场上,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b. 他在敦煌学研究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c有的学科为提前开始复习备考拼命抢时间,赶进度,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不可取。d“日本右翼所担心的是被孤立,而不在乎被我们批判”,如果我们在斗争中扩大了批判范围,那对右翼势力来说则是“正中下怀”。19根据要求完成(1)(2)题。(5分)今天上午,记者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化广场揭幕仪式现场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这个文化广场的落成也揭开了广外40周年校庆的序幕。广外的文化广场占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其中包含12个中外历史文化名人区,多个后现代艺术雕塑区等文化景点。12座中外名人的雕像,国外的有亚里士多德、达芬奇、卡尔马克思、贝多芬、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等,中国的有老子、孔子、屈原、鲁迅雕像的基座较矮,尺寸和真人相似,沿着弯曲的小路排列。行走在小路上,感觉这些雕像就像在和师生共呼吸、同对话。广外4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今明两日进行,杨振宁、茅于轼等名人将应校方邀请出席庆典。(1)用不超过20字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答:_ (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健康人格的形成,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建造一个风清日朗、广博优雅的人文环境“麻地”,应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重要任务。你有什么样的好想法?请写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答: _ _ 20.下面一则新闻报道在用词、语法、表述上有不少毛病,读后按要求回答(1)、(2)题。(6分)拼一口气读书,我要当医生一文上月26日刊登后,本报编辑部及广州市102中陆续接到读者不少来电及捐款,至昨天为止,社会各界捐款已超过七万多元。近日,广州市教委已给所属单位发出通知,动员广大师生关心、帮助冯志彬,为他筹建治病基金。另外,经一位热心人搭桥牵线,已下岗的志彬爸爸有望在一家摩托车厂重新上岗。(1)有毛病的四处是(只填句子序号)_(2分)(2)修改如下:(不必抄原句,只列出错误之处)(4分)a. _b. _c. _d. _五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1,略2,答: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3,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反衬或以虚写实)。4c沛公欲王关中: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5、d(d项中的“其”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中的“其”都用作代词)6,c7、c“游刃有余”出自庄子养生主8b(观,景观) 9“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 10d(属于“无中生有”) 11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达到目的地。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和谨慎择取的原因。12,d 13,a 14,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15【文意理解和赏析】(6分)答案:b、f详解:b“字里行间充满了溢美之词”表述不当。f破折号后的话“树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选文并未肯定地说“会”。16【技法赏析】(6分)答案举例:树的生命与人的生命相比,这一对比突出了树的生命更长久,活的更从容,它居高临下的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更能引发读者对树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树的自生自长和家畜靠人喂养照料相比,这一对比表现了树为人们贡献了全部却从不索取的无私、执著,更能引发读者对大树的深深敬意,感佩树的奉献精神。评分说明: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写出对比内容各1分;分析其作用各1分;分析出所表达情感各1分。17【形象赏析】(6分)答案举例:(1)树象征着一种顽强的原始生命力。“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取万物之精气,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战胜大大小小的灾难;经历时间的考验。”写出了树的生命力很强。它生机勃勃,让它的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给人以启迪和教益。(2)树是人活于世间一种“风貌”的象征。“让自己扎根大地(根据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它靠它的是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等处,表明人要顺应历史的潮流,适应生长的环境;经风雨,见世面;汲取各种营养,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正确对待可能遭受的挫折以至灾祸,战而胜之。评分说明:观点,1分;恰当引用文章相关语句,2分;分析合理,2分;语言通顺,1分。学生写出其他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8【熟语运用】(3分)答案:d。详解:a指手划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放肆或得意忘形;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用来修钸“练动作”,不合适。b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持不同的看法。c今年吃掉了明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亦称“寅支卯粮”,不合语境。d正中下怀:指恰巧与自己心目中的意愿相符。19【综合运用】(1)【提炼概括】(3分)答案:名人雕塑亮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化广场。(2)【应用探究】(2分)答案说明: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求统一,但内容要求与人文有关,而且要合理,要求考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每条1分。20【情景语言运用】(6分)(1)答案:(2分)评分说明:答出23个给1分;答出1个不给分;全选不给分。(2)答案a、“不少”调到“读者”前;b、“多”删去;c、“给”改为“向”;d、“筹建”改为“筹备”。石钟山记译文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的声音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