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3评论稿.doc_第1页
练习3评论稿.doc_第2页
练习3评论稿.doc_第3页
练习3评论稿.doc_第4页
练习3评论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练习3主备学校:镇江市韦岗小学审核:实验片区五语组课型:练习授课时间:2课时【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语文与生活”“写好钢笔字”“诵读与感悟”“口语交际”等,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语文与生活”中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诵读与感悟,读背幸福,通过诵读和续写的练习增加积累,懂得要学会奉献。“口语交际”要学会在拒绝时有礼貌,说话得体,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等。【学习目标】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读背幸福,通过诵读和续写的练习增加积累,懂得要学会奉献。 4学会拒绝,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拒绝,在拒绝时要有礼貌,说话得体,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等。【学习重难点】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2.读背幸福,通过诵读和续写的练习增加积累。3.学会拒绝别人,注意语气婉转。【资料链接】关于京剧样板戏的内容介绍可以简洁一些。京剧,为中国“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起源于中国古老戏剧秦腔、徽剧、昆曲及汉剧。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具有代表性的京剧曲目:赵氏孤儿白蛇传金玉奴定军山智取威虎山等。弦外之音: 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红灯记 革命现代京剧之一,八个样板戏之一。 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它的原创作者是沈默君。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在北满(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 内容提要: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背诵练习中的谚语。【学习过程】一、 预习导学1看红灯记视频,感受京剧的魅力。2你知道哪些京剧曲目?写3个。 、 、 3认真抄写练习3中的六句谚语,注意把字写端正、写正确,并在课外搜集两条谚语。 二、课堂助学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谈话导入:在抗日战争中,有很多地下工作者战斗在日寇的控制区,他们是为我们传递情报,为抗日的胜利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在敌占区的言行必须小心谨慎,很多话不能明说,需要听者自己体会弦外之音,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党组织的安全。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位这样的共产党员李玉和。整体感知:请联系红灯记的故事,认真读李玉和的这段唱词,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是什么?学习步骤: (1)交流红灯记的剧情,了解故事背景,把这唱词的前因后果弄清楚。(2)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交流讨论。(3)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唱词的弦外之音。步骤一中的关于红灯记的剧情可以由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和大致内容。交流汇报:(1)简单讲一讲红灯记的故事。教师稍微介绍时代背景,这样讲弦外之音的时候,学生容易接受点 (2)(教师放视频)学生对照题中唱词来观看。(提示学生既要关注唱词,也要关注京剧人物的表情、动作。) (3)学生再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应付。“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妈要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党同志联系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防野狗”是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要学会斗争。“等候喜鹊唱枝头”是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充满信心。(4)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5)了解弦外之音,细读这段话,也可以学唱。 (6)同学们在生活中听到过哪些弦外之音的?讨论交流。启发谈话: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有很多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这就是谚语,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句的谚语。 (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这六句谚语都和什么有关系,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学生补充课外谚语并练习背诵。 学完谚语后与第二单元的歇后语作比较,加深印象。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三、当堂练习1、填上合适的谚语(1)“ ”这些演员们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次伤,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啊!(2)每位同学都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可学习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因为“ 。”2、京剧红灯记中,共产党员李玉和唱道:“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弦外之音是: 。 “等候喜鹊唱枝头”弦外之音是: 。 四、巩固练习1、默写两句与戏曲有关的谚语。 2、小明打了邻居小刚,这一幕被他爸爸看见了说:“你的武功了得啊,可以参加亚运会了!”爸爸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 3小红每晚练琴到9:00多,邻居王奶奶对她说:“小红,你练琴真勤奋,不过也要注意早点休息啊,不能影响身体健康。”王奶奶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背幸福,通过诵读和续写的练习增加积累。 2、指导时,要特别注意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拒绝。 3、在拒绝时要有礼貌,说话在得体,说话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等。【学习过程】一、温故预习1、默写文中的六句谚语 2、读一读诵读与感悟,并摘抄柯原的名言。 二、课堂助学1、第三题(诵读与感悟) 启发谈话: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不愁吃不愁穿,这就是幸福。你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幸福呢?同学们各抒己见。今天我学学幸福这篇散文,你一定会找到答案。学习步骤:(1)反复诵读散文幸福,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学生自由地读,思考树、桥、蚕的幸福是什么?(3)教师范读。(4)学生讨论“幸福”在文中的含义,引导学生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这个结论。理解着去读背。 (5)集体练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叙述树、桥、蚕的幸福?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2、拓展。 (1)根据“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这样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河流、蜜蜂、小鸟、我”的幸福是什么。 (2)学生将讨论的结果按照文中的叙述方法和表达方式续写。 (3)学生将自己续写的部分跟原作连在一起诵读,感受两种文字在读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续写指导从两方面:一、内容,句子前后的关系;二、句式的表达形式。2、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启发谈话: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学会拒绝。当然,拒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如何拒绝。学习步骤:1、审题。 学生读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是如何拒绝别人要求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2)学生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拒绝) (3)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拒绝。(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练说) 教师总结:懂得拒绝 弄清拒绝的缘由 (一定要说清楚危害)拒绝时要态度诚恳委婉,理由充分 (4)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评议小结。 三、当堂练习 1.自已创意仿写。 树的幸福,在于以翠绿点染土地,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捧给世界以绿阴和果实。所以,树在风中飒飒地歌唱。河流的幸福,在于 , 所以 。蜜蜂的幸福,在于 ,所以 。 的幸福,在于 , 所以 。 2.展示你的口才,学会拒绝。星期天,李博文约你去网吧打游戏。 四、巩固练习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 su zhu xun nn wn jn zhn jin zh tn ln( ) ( ) ( ) ( )( ) chn zu shu hun jio xn shn yn zhn zhu( ) ( ) ( ) ( )( )二、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逢(png fng)蒙 扫兴(xng xng) 即(j j)兴 嫦娥奔(bn bn)月霎(sh ch)时间 结束(sh s) 接济(j j) 张牙舞爪(zho zhu)三、读句子,将加点字的正确解五、解释填在后面括号里。(4分)疾:快:迅速。迅猛。病。疼。(生活上的)痛苦。厌恶;憎恨。 1、张玲突然听到那边有人在大声疾呼。( ) 2、 他疾恶如仇,勇于跟坏人坏事作斗争,受到了大家的赞誉。( )3、 她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 )4、 嫦蛾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四、先把谚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答案的序号。(8分)A.台上三分钟,( )。B.师傅领进门,( )。 C.艺多不压身,()。D.百日笛子千日箫,( )。1、看着台上小演员的精彩表演,妈妈说:“(),这些孩子平时不知流了多少汗水啊!”2、俗话说“()”,要想学好二胡,得下一番功夫。3、这青年是全能型人才,精通很多东西,所以做事有闯劲,真所谓()。4、同在一个班里学习,而学习的效果却大不一样。这使我想起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9分)1、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_,_,被点上眼睛的龙_。游客们_,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_。(5分)2、贾岛拜访李凝时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 , 。”后来他觉得诗中的“”字用得不太好,苦苦思索仍犹豫不决,听了韩愈的建议,最后改成“ ”。这样改的好处是: 。后来,人们把写作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 ”。(6分)2、嫦娥奔月是我国流传甚广的_故事。记叙了_(谁)为民除害,射掉了九个太阳;奸诈贪婪的_(谁),一心想得到仙药,_(谁)为了不让老百姓受害,吃了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这一天是农历的_,后来就成了中国传统节日_。(3分)3、伊索寓言集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你知道的有哪些?请写出3个寓言的题目(课本中除外) 、 、 。课文中牧童和狼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5分)六、展示你的口才,请劝说。(3分) 李云家是卖酒的。一天,李云发现爸爸在酒中兑水,还把普通的酒,灌到名酒的瓶中,以次充好,高价卖出。如果你是李云,你会怎么劝说爸爸。(想好后再写。) _ _七、阅读短文。(14分)(一)团结是一种智慧看到井中的玉盘,猴子们一呼百应,上挂下连,欲把那个罕有之物打捞上来这就是妇孺皆知的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它之所以流传久远,( )因为猴子可爱,( )因为猴子愚蠢。在我们眼里,“井中捞月”是非分之想的代名词。一日和外国朋友说起这个故事,他瞪着一双疑惑的蓝眼睛连声说,猴子多智慧,这个故事真是太美了!在他看来猴子捞什么,能不能捞上来,并不重要。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想到借助集体的力量,合力同心,团结一致,才是最有意义的。接着他讲了在他们国家家喻户晓的故事。他说的是大象。有一年,一群大象要通过一个酷旱的地区,走着走着,一头小象忽然走不动了。象群竟然集体停下来,直到那头小象又能走了,象群才复而向前。后来又有一头象不慎落入陷阱。象群再度停下来救服输同伴,有的象用鼻子钩,有的用牙齿拱、推,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同伴救了出来。外国朋友说,在动物王国里,有的动物辉煌一时,但后来灭绝了,大象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衍,其团结智慧正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支柱。我们也是一个热爱团结的民族。但在某种意义上,团结被我们视为一种品德、一种()、一种(),而没有作为一种智慧来看待,要不,捞月亮的那群猴子怎么会被我们视为丑角呢?在今天和未来,我们对孩子还要讲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只是我们要把历史的缺憾弥补起来,不再让猴子仅仅是个丑角,要让孩子们转换一种视角,从中领悟团结是一种智慧的闪光。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1、在充分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