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年下期高一中考试题历史1.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2、春秋战国时,我国农业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指的是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铁犁的使用 d.新型灌溉工业的出现3、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产品应出自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私营手工业4、明朝中后期,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这表明a中国工业化的开始 b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社会c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5、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 d土地私有6、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7、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珠三角地区 d苏杭地区8、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在对外贸易中坚持的原则不包括a厚往薄来 b倍偿其价 c宣扬国威 d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9、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a b c d10、1498年当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卡利库特港时,一个当地人问葡萄牙人到底想要得到什么,达伽马最有可能的回答是:a 降低关税,开放市场 b 原料和劳动力 c 基督徒和香料 d 土地和劳动力11、到17世纪中期,它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拥有的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这里的它指的是a 英国 b 荷兰 c 西班牙 d 美国12、工业时代,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b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c经济危机可以蔓延全世界 d统一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13、 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右图),理解正确的是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的工业能源是煤 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石油作为新能源得到运用a b c d14、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 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15、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一批优秀近代民族工业不包括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广东继昌隆缫丝厂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d江南制造总局1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自然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企业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a b c d17、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固本乃可益固。”下列活动中体现上述思想的是a创办发昌机器厂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海军 d创办开平煤矿18、19世纪末,山东桓台县苗世厚兄弟在济南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企业。苗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1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20、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这个昔日的上海大老板,如今倒成了他们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c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21、人名有时会带有时代烙印,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卫红”、“卫东”,依此类推,与“超美”这个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大跃进” d香港回归22、在1962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大跃进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23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 b综合平衡 c多快好省 d以粮为纲2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不包括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5、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土地改革26、在下列哪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7、邓小平同志有一段著名的论断:“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这一论断最准确的理解是 a对外开放就是要全面学习西方的一切成果,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行b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能够发展经济就是改革的目标c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只要能促进经济发展就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d发展经济可以不惜一切手段28、1984年粮食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 b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积极性大大提高 d 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9、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1954年,李建国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b1958年,李建国放学后,上山砍柴参加了大炼炼钢c1977年,李建国参加高考,拿到了大学录取通过书d1979年,李建国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30、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成熟完善a b c 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经济活动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活动。下列材料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26分)材料一 :天仙配中:“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史料记载1845年后“洋布、洋纱,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材料三: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材料四: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什么特点?(2分)这种经济产生于何时?(1分)(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什么变化?(2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70年以前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动还有哪些?(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企业创办时的原因有哪些? (3分)(4)材料四所示的是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变化曲线图,说说1912年至1925年这个阶段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2分)扼要指出这些阶段发生变化的相应原因。(6分)(5)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阻碍瑞蚨祥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32、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中国统计年鉴(1983)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状况?(2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分)(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与哪两次运动有关?(4分)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2分)(3)材料三中反映了我国农村怎样的经济制度?(2分)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2分)20122013年下期高一中考试题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bacdbcdccbdcb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ccacbbccbcadb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31、(26分)(1)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2分)春秋战国(1分)(2)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2分)洋务运动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4分)(3)创办的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通商口岸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任三点,共3分)(4)1912年至1925年变化趋势:短暂的繁荣(或短暂的春天)(2分)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扫除了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