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太阳系家属由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50万颗小行星、卫星和彗星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家长。太阳系在形成之前,是一片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星云,当气体冷却引起收缩时,使得星云旋转起来。由于重力的作用,气体和风吹草动心收缩,旋转速度加快,星云变成扁的圆盘状。我们知道,现代家庭中洗衣服使用的洗衣机,有一个脱水机,把湿衣服放进去,脱水机快速旋转起来,衣服内的水分就会被“抛”出去,湿衣服变成了干衣服。把水抛出去的力,就是水滴在做圆周运动时产生的离开中心的力,叫离心力。同样道理,当旋转的星云边收缩边旋转,周围物质的离心力超过了中心对它的引力时,就分离了一个圆环来。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圆环产生。最后,中心部分变成太阳,周围的圆环变成了行星,其中一颗就是地球,地球是在四五十亿年前产生的。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球”形的。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我国春秋时期,“天圆地方说”,认为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东汉张衡提出“浑天说”,他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大地是球形的结论。他的根据有三点:第一,人往北走时,北边的星星越升越高,而南边的星星越来越低;第二,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第三,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的。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形状所做的科学论证。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现球形的看法。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从此,对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再有人持怀疑态度了,人们便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 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他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严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25万希腊里(39600公里),与实际长度只差340公里,这在2000多年前实在是了不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7世纪末,人们对地球是正圆球的主张开始有了怀疑。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李希通过测定,发现地球赤道的重力比其他地方都小,提出大地是扁球形的主张。 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本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公里,极半径为6356.76公里,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为40075公里和39941公里。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确定地球形状的近代空间技术 用地面测量资料研究地球形状,需要全球均匀分布的测量资料,这是很难实现的。近代空间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地球形状提供了新手段。 利用空间技术来研究地球形状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几何方法。例如用干涉测量、激光测距和多普勒测量等方法,被观测的对象如射电源、月球或卫星等。它们在天球惯性参考系中的位置是能较准确地知道的,而天球惯性参考系和以地球质心为原点的地球参考系,可把岁差、章动和地球自转参数联系起来,从而得到地面点在地球参考系的位置。如果在地面所有点上都进行了这类测量,就可描绘出地球表面的真实形状。至于卫星测高方法,则是更直接的测定海洋面上大地水准面形状的方法。测高仪得出的是卫星到瞬时海洋面的距离,经过海潮、海流、风、气压和海水盐度等改正后,可归算为卫星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再根据卫星的精密轨道参数,就可求得大地水准面差距N。第二类是动力方法。因为地球形状及其引力场的不规则,必然造成卫星轨道偏离其正常的椭圆轨道,亦即使卫星轨道产生摄动。观测卫星摄动可以得出地球形状及其引力场的有用信息。然而要获得较高的精度,则必须有全球分布的卫星观测站,并且对具有不同轨道倾角的卫星进行观测。 自从有人相信大地是个圆球,关于它的大小,便是人们渴望知道的问题了。最早测量地球大小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特色尼。当时,他居住在现今的埃及亚历山大港附近。在亚历山大港正南方有个地方叫塞恩,即今天的阿斯旺,两地基本上在同一条子午线上。在两地之间,有一条通商大道,骆驼队来往不绝。两地的距离大约相当今天的800公里。塞恩有一口很深的枯井,夏至这一天正午,阳光可以直射井底,说明这一天正午太阳恰好在头顶上。可是同一天的正午,在亚历山大港,太阳却是偏南的。根据测量,知道阳光照射的方向和竖直木桩呈72的夹角。这个夹角,就是从亚历山大港到塞恩两地间子午线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埃拉特色尼根据比例关系,轻而易举地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 地球周长:800公里36072计算结果,地球周长约为40000公里,这和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数值极为接近。埃拉特色尼的方法是正确的。至今,天文大地的测量工作,也还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不过,精确的测量不是靠太阳,而是靠某恒星的高度和方位来进行测量和推算的。后来,又有人重做埃拉特色尼的实验,由于仪器精度不高所测得的结果为28800公里。但当时,人们迷信仪器的测量,相信这个与实际长度误差很大的数字。所以,一直到15世纪以前,西方人一直认为地球的周长只有28800公里。哥伦布采用的也是这个较小的数值。他错误地估计,只要向西航行几千公里就可以到达亚洲的东部。如果他当时知道了地球的真实大小也许就不会做那次冒险的航行了。近代大地测量中,是利用恒星来测定地球某两地间子午线弧长的。只要精确测知一段子午线弧长,便会很容易地计算出地球的周长。这同埃拉特色尼的方法基本一致。近年来,由人造地球卫星测得的地球大小更为精确。目前所采用的有关数值是:地球赤道半径(a)6378140公里地球极半径(b)6356755公里 地球扁率 a b1/298.257地球平均半径R(3 a2b)6371.004公里赤道周长(2a)40075公里地球面积(4R2)510100934平方公里地球体积4R3110820亿立方公里认识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大小,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上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譬如,在大地测量中,高精度坐标系统的建立;在空间技术应用中,导弹和人造卫星飞行轨道的确定;在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表面一些物理现象的认识,以及天体物理研究等方面,都必须掌握地球有关方面的各种精确数值方能进行。 不过,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人们根据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酒师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甲基硅氧烷生产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材丝拉拔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池制液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吉他制作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环境教育课程设计与方案优化
- 小学数学百分数教学教案设计
- 稀土注液收液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胶带机移设机司机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向日葵种植模式优化研究
- 软件系统维护合同范本
- 桥架购销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政策影响诊断人工智能在体育产业应用政策导向与市场趋势分析方案
- 涉旅安全培训讲话课件
- 2025年大麻酚油(CBD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GB/T 20716.2-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2部分:12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