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乐音的三个特征(附:习题集).doc_第1页
学案:乐音的三个特征(附:习题集).doc_第2页
学案:乐音的三个特征(附:习题集).doc_第3页
学案:乐音的三个特征(附:习题集).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乐音的三个特征导学案华容四中 刘丽君课前准备: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三根橡皮筋、一把长尺子一、熟读学习目标:目标:1.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2.常识性知道音调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3.通过观察、分析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观察、分析图形的方法。二、把握学习重点乐音的三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频率、振幅;声波图形三、知识回顾:1发声的物体都在_,发声体的_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了。人说话的声音是由_ _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别人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到你的耳朵里的。3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4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Hz到 Hz。低于20Hz的声音叫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 。四、导向学习阅读课本P4245,整体感知全课内容,针对学习目标画出重点知识。(一)音调1、阅读课本P42(音调),完成下列问题2、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3、【做一做】先仔细阅读课本42页“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尝试做一做。(2学生一组,合作完成)结论: 的橡皮筋振动得快, 的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高。4、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声源的 决定的,声源振动快,_高,音调高,听起来声音尖细。反之,声源振动慢,_低,音调低,听起来,声音低沉。5、【做一做】(1)比较同一根橡皮筋绷得紧和绷得松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有何不同?结论:绷得 的橡皮筋音调高(2)比较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2根橡皮筋绷紧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有何不同?结论: 的橡皮筋音调高由以上实验可知: 的、 的、 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二)响度1、阅读课本P43(响度),完成下列问题2、响度是指_。响度与_有关,_越大,响度就越大;_小,响度就小;响度还跟_有关,_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_也越小。(三)音色 1、阅读课本P43(音色),完成下列问题2、不同发声体的_和_不同,发出声音的_也就不同。3、“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来辨别的。(四)声波的图形 1、阅读课本P44(声波的图形),仔细观察比较图3-2-4、图3-2-5和图3-2-6。2、【实验验证】观察、体验音叉发出的声音的不同(取2个频率不同的音叉,教师演示)五、小试牛刀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不同。2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3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的齿轮(选填“上面” “中间”或“下面”)。4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关于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不同 B晌度不同 C频率不同 D音色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 A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旨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人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人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六、学海拾贝1、 知识梳理: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说一说,并写在下空白处。2、存在的疑惑:说一说,学完本节后,你还有哪些疑惑?附:习题集(供选择)1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3人在野外喊话时,常把双手合拢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声音的 ,增大声音的 。4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5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 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6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 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问7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8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9. 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10下列词句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的是 ( )引吭高歌; 女高音; 歌曲的调子高; 电视机的声音太高A B C D11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和 图;响度相同的是 图和 图12如图所示是音叉和手风琴发声时,分别通过示波器产生的声波波形图,其中 的响度大, 的音调高,两者音色 (填 “相同”或“不同”)1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14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15小明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便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的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小明发现: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低,对照小明的发现及示意图,进行填空(1) 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的振动频率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频率 (填“高”或“低”);(2) 如图所示中的I区是 音区,区是 音区,区是 音区(选填“高”“中”或“低”);(3) 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发生变化的是 (填“响度”“音调”或 “音色”)。16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发生 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17何玲同学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听到暖水壶竟然“唱起歌”了,刚开始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结合声音的三个特征,她认为,声音由低沉变尖厉说明“歌声”的音调越来越 。她又想:一切声音都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那么这个声音的发声体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到了学校,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她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l:可能是由暖水壶壁振动发声的 猜想2:可能是由暖水壶里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猜想3:可能是由 振动发声的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为了验证哪个猜想正确,何玲和同学们找到七个完全相同的空玻璃瓶和一个小木棍。先将七个空玻璃瓶排成一排,然后在每个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水量依次增加,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何玲先用小木棍从左到右依次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七个玻璃瓶,同学们听到声音变得越来越低沉 (2)何玲又对着瓶口从左到右依次用大小相同的力向七个玻璃瓶内吹气,同学们到的声音越来越尖厉 分析与论证通过上面实验,你认为何玲倒水时听到暖水壶发出的“歌声”的发声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