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高中语文 1 沁园 长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学考高中语文 1 沁园 长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学考高中语文 1 沁园 长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学考高中语文 1 沁园 长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学考高中语文 1 沁园 长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沁园春长沙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 作者简介毛泽东 1893 1976 字润之 笔名子任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书法家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 作品背景 沁园春长沙 写于1925年秋天 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此诗是毛泽东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 路过长沙时所写的 毛泽东从1911年到1925年 曾数度在长沙学习 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 在这段岁月里 他曾和蔡和森 何叔衡等正值青春年少 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起 意气风发 热情奔放地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抨击黑暗 宣扬真理 并且在学习之余 登岳麓山 游湘江水 览橘子洲 这首词就是这一段斗争生活的真实反映 表现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 相关常识1 词 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从篇幅长短角度分为小令 中调 长调三类 58字以内为小令 59至90字为中调 91字以上为长调 又叫 慢词 2 沁园春 词牌名 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有沁水公主园林 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有人作诗咏其事 此词牌由此得名 该词属长调 上下两阕 114字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 掌握词语1 寥廓 高远空旷 文中指宇宙的广阔 2 峥嵘 这里是不平凡 不寻常的意思 3 激扬文字 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 4 风华正茂 风采才华正盛 5 中流 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四 辨明词义1 意气义气辨析 意气 意志和气概 书生意气 采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志趣和性格 如 意气相投 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如 闹意气 意气用事 义气 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 讲义气 有这种气概或情感 如 你看他多么慷慨 多么义气 例句 日前 有新闻报道 八旬老汉意气用事 数十万现金被剪成纸屑 现实生活中 讲义气固然重要 但不能不分是非 更不能触犯法律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2 指点江山指天画地辨析 两个成语都有 指点 评说 的意思 但感情色彩和含义并不相同 指点江山 是 指点评论国家大事 的意思 是褒义词 形容志向气概很大 而 指天画地 形容说话无所顾忌 忘乎所以的样子 亦指发誓赌咒 是贬义词 例句 许多仁人志士年轻时就有雄伟的志向 他们著书立说 指点江山 引领一代潮流 有些所谓的 大师 指天画地 口若悬河 其实是胸无点墨的莽夫 五 积累名句1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2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二 说说文章主旨 沁园春长沙 一词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 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 蔑视反动统治者 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任务一 把握意象 体会意境1 词的上阕前三句交代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交代了时间 寒秋 即深秋 地点 橘子洲头 和诗人所处的情境 独立 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做必要的铺垫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2 词的上阕中 看 字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根据课文内容 完成图示 参考答案 看 字领起下文七句 展开对湘江秋景的描写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3 词的上阕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诗人通过远眺 近观 仰视 俯视到的山 林 江 舸 鹰 鱼等 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 色彩绚丽 意象壮美的秋景图 体现了巍峨 博大 壮阔的崇高美和自由美 4 自古逢秋悲寂寥 文学作品中的秋景不少是萧条 肃杀的 本词描写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在青年毛泽东眼中的秋 没有肃杀衰败气息 而是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 生机勃勃的美 一种催人奋发 给人以力量的美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知识窗古人谈诗 注重 意象 所谓 意象 就是寓 意 之 象 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事物 如 万山 层林 百舸 等 山 林 舸 是自然物象 加上诗人的主观情思后 就成了具体可感的 包含了诗人主观情绪的 意象 一个个具体的意象组成了诗歌的意境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任务二 理清思路 掌握情感1 词的上阕由 立 看 问 三个动词贯串 下阕由哪几个动词贯串 下阕的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下阕由 忆 和 记 两个动词贯串 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和壮志豪情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2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的意思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两句的大意是 就在这橘子洲上 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 游览 度过了许多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 作用 从上阕独往旧地重游 过渡到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 恰同学少年 至 浪遏飞舟 数句 塑造了怎样的青年革命家形象 参考答案塑造了意气风发 挥斥方遒 激扬文字 指点江山的青年革命家形象 4 词的最后三句 蕴含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和诗人情感 参考答案词的最后三句 含蓄巧妙地回答了 谁主沉浮 的问题 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表现了诗人立誓振兴中华的豪情和改造旧中国的壮志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在毛泽东笔下 湘江的秋是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流光溢彩 生机勃勃的 全无衰微肃杀之气 但诗人为什么从 寒 字起笔 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可以从虚实结合的手法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 一 课文精读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第1 3题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词的上阕从山上 江面 天空 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 高低相间 虚实结合 烘托了气氛 b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 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 并即景抒情 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c 恰 字以后七句 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是对往昔战斗生活的高度概括 d 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 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含蓄地回答了 谁主沉浮 的问题 e 整首词上阕写景抒情 下阕叙事 上阕提出问题 下阕回答问题 结构谨严 过渡巧妙 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解析a项 高低相间 虚实结合 不当 应为 远近相间 动静结合 e项 上阕写景抒情 下阕叙事 理解不当 应为 上阕写景 下阕抒情 答案ae 2 在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两句中 击 和 翔 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结合词句的含义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击 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雄鹰在天空翱翔的样子 给人以力量感 翔 字准确细腻地表现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生活的情趣 给人以美的享受 3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词中的形象 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中具体的描写进行分析 特别是词的下阕中描写 恰同学少年 的有关词句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指点江山 胸怀天下的青年革命家形象 二 语言运用4 下面是一首题为 门 的诗歌 请在横线上补写有关诗句 要求想象合理 句式一致 诗人说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我说 勤劳把贫困的门推开了 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 到处是开门的声音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仿写 要合理地使用联想和拟人手法 按照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的顺序 照应 勤劳 与 贫困 坚韧 与 苦难 等关系 参考答案 蝉鸣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 奋斗把失败的门推开了 理想把挫折的门推开了 5 如果我们班要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 请你做主持人 现请你写一个开场白 用来渲染气氛 不少于100字 解析开场白的写作要注意语句的流畅 语言的气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