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课时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1.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1、2、3、102.磁通量43.通电导体受到安培力作用5、6、84.与安培力有关的力学综合问题7、9、11、1218题为单选题;9、10题为多选题1.(2012上海普陀区一模)把一根长直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正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a)a.奥斯特b.爱因斯坦c.牛顿d.伽利略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会产生磁场,故选项a对,选项b、c、d错误.2.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流的磁效应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日常知识可知,地球的南极为磁场的n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如图b,故选项b正确.3.(2012石家庄一模)在实验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利用罗盘来测量电流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具体做法是:在一根南北方向放置的直导线的正下方10 cm处放一个罗盘.导线没有通电时罗盘的指针(小磁针的n极)指向北方;当给导线通入电流时,发现罗盘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根据偏转角度即可测定电流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现已测出此地的地磁场水平分量b=5.010-5 t,通电后罗盘指针停在北偏东60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测出该通电直导线在其正下方10 cm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c)a.5.010-5 t b.1.010-4 tc.8.6610-5 td.7.0710-5 t解析:由题意作图可得tan 60=bib得bi8.6610-5 t.(1)要明确地磁场的分布特点;(2)磁感应强度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4.如图所示,一球冠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若球冠的底面大圆半径为r,磁场方向与球冠底面垂直,则穿过整个球冠的磁通量为(a)a.r2bb.大于r2bc.小于r2bd.不能确定解析:有效面积s=r2,所以磁通量=r2b.5.(2012牡丹江一中一模)如图中分别标明了通电直导线中电流i、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和电流所受安培力f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解析:根据左手定则可判定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6.(2012惠州月考)图中的d为置于电磁铁两极间的一段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在开关s接通后,导线d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是(a)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解析:由右手螺旋定则,软铁芯在导线处的磁场方向向左,由左手定则,导线d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选项a正确.7.(2013宜宾模拟)如图所示,导线框中电流为i,导线框垂直于磁场放置,磁感应强度为b,ab与cd相距为d,则金属棒mn所受安培力大小为(a)a.f=bidsin b.f=bidsin c. f=bidcos d. f=bid解析:安培力公式f=bil中l指的是有效长度,对应本题,l=dsin,所以f=bidsin.本题答案为a.8.已知地磁场的水平分量为b,利用这一值可以测定某一弱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如图所示为测定通电线圈中央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实验方法:先将未通电线圈平面固定于南北方向竖直平面内,中央放一枚小磁针,n极指向北方;给线圈通电,此时小磁针n极指北偏东角后静止,由此可以确定线圈中电流方向(由东向西看)与线圈中央的合磁感应强度分别为(c)a.顺时针;bcosb.顺时针;bsinc.逆时针;bcosd.逆时针;bsin解析:通电线圈产生磁场方向向东,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沿逆时针方向;磁感应强度为矢量,根据其叠加原理可得b=bcos (b为合磁感应强度),所以b=bcos.分析这类新情景问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把图文结合阅读,并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9. (2013宜宾模拟)如图所示,有两根长为l、质 量为m的细导体棒a、b,a被水平放置在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上,b被水平固定在与a在同一水平面的另一位置,且a、b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为x.当两细棒中均通以大小为i,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时,a恰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 则下列关于b的电流在a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cd)a.方向向下b.大小为2mg2lic.要使a仍能保持静止,而减小b在a处的磁感应强度,可使b上移d.若使b下移,a将不能保持静止解析:由安培定则可知b的电流在a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向上,a错误.a的受力如图(甲)所示.tan 45=f安mg=bilmg,所以b=mgil,b错.b无论上移还是下移,b在a处的磁感应强度均减小.若上移,a的受力如图(乙)所示.上移过程中n逐渐减小,f安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若使b下移,同理可分析a将不能保持静止,d正确.10. (2012广州实验中学检测)如图所示,放在台秤上的条形磁铁两极未知,为了探明磁铁的极性,在它中央的正上方固定一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则(ad)a.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左端是n极b.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磁铁右端是n极c.无论如何台秤的示数都不可能变化d.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台秤的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解析:如果台秤的示数增大,说明导线对磁铁的作用力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磁铁对导线的作用力竖直向上,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导线所在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由磁铁周围磁场分布规律可知,磁铁的左端为n极,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由f=bil可知选项d正确.11.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宽l=0.2 m,接有电源电动势e=3 v,电源内阻及导轨电阻不计.匀强磁场竖直向下穿过导轨,磁感应强度b=1 t.导体棒ab的电阻r=6 ,质量m=10 g,垂直放在导轨上并良好接触,求合上开关的瞬间.(1)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2)金属棒的加速度.解析:(1)闭合开关的瞬间,回路中的电流i=er=36 a=0.5 aab棒所受安培力f安=bil=0.1 n由左手定则知方向水平向右.(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f安m=10 m/s2方向水平向右.答案:(1)0.1 n水平向右(2)10 m/s2,方向水平向右12.粗细均匀的直导线ab的两端悬挂在两根相同的弹簧下边,ab恰好处在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b的质量为m=10 g,长度l=60 cm,沿水平方向与ab垂直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4 t. (1)要使两根弹簧能处在自然状态,既不被拉长,也不被压缩,ab中应沿什么方向、通过多大的电流?(2)当导线中有方向从a到b、大小为0.2 a的电流通过时,两根弹簧均被拉长了x=1 mm,求该弹簧的劲度系数.(3)当导线中由b到a方向通过0.2 a的电流时两根弹簧均被拉长多少?已知此时未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取g=9.6 m/s2=9.6 n/kg)解析:(1)只有当ab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ab的重力时,两根弹簧才能处于自然状态,根据左手定则,ab中的电流应由a到b,由二力平衡得mg=ilb,则i=mgbl=0.019.60.40.6 a=0.4 a.(2)当导线中通过由a到b的电流时,受到竖直向上的安培力作用,被拉长的两根弹簧对ab有竖直向上的拉力,同时ab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平衡时平衡方程为i1lb+2kx=mg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mg-i1lb2x=0.019.6-0.20.6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4月四川成都师范学院考核招聘(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中煤华中能源有限公司校园招聘48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融通集团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信国际公司全球岗位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房屋买卖合同撤销协议书
- 乡镇直销协议书
- 协议书车牌流程
- 2025汽车抗磨剂采购协议
- 协议书协议书
- 2025企业合伙人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jqx》课件
- 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全)
- 项目经理(总监)解锁申请表
- 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护理查房
-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
- GB/T 4074.8-200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8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快速法
- GB/T 19812.3-2017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3部分: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
- GB/T 1682-199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
- 企业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讲义课件
- 商务英语翻译实务完整版教学ppt课件全套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