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周易的顺序学周易的顺序 因为我们一般接触到的易经的经文, 都是古时的人用易学知识在指导实践中被印证了的事实的记录。由于年代久远, 中国文字的广范内含性( 一字多音、一字多义) , 学习起经文来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能使大家较快的掌握易经的哲理内容, 从孔子时期就将其经文内容归纳提高到世界观方法论上来学易了。故此, 孔子及其门徒在六十四卦经文的后面又加上了“十传( 又称十翼) , 将其亲身用易、研易的体会附于经文之后, 告诉后人学易、效法易的方法。要想学好易经, 必先掌握“十翼”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十翼”讲的就是学习易经所应必备的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了, 易经经文就容易理解了。所以, 学易不能一开始就读经文, 否则, 越读越糊涂。 下面我将“十传”的具体内容归纳说明一下, 为朋友们提供掌握重点的方法。 系辞上传: 主要讲为什么要创立八卦、易学学说以及易经的世界观。 系辞下传: 具体的举例讲解了易学的世界观以及如何利用易学知识指导我们日常的客观实践。 彖传上、彖传下: 从六十四卦中, 每一个六爻卦的整体上来讲这一卦的总体概念及其意义。 象传上、象传下: 从六十四卦中, 每个六爻卦内局部( 三爻卦之间或每个爻) 情况来解释其具体意义。 文言传: 因为“乾坤易之门邪”, 乾坤两卦是产生易经六十四卦的基础。此传主要就是解释乾坤两卦的含义的。 说卦传: 因为六十四卦的任何一个六爻卦都是由两个三爻的基本卦上下组合而成, 所以, 要了解任何一个六爻卦的含义, 必须了解每一个三爻卦的具体意义。“说卦传”就是解释组成六十四卦的八个经卦( 又称、基本卦、八卦) 各自的具体含义的。 序卦传: 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序卦传”就是为我们解释六十四卦的发展规律性的, 只要我们遵循这个规律办事, 将无往而不胜。 杂卦传: 打乱六十四卦的秩序, 用最精炼的语辞, 归纳了任何两个互为反对卦( 六爻卦) 的卦义,使我们对六十四卦的卦义能简便易记。我们学习易经不是为了死背死记其卦辞、爻辞及其经文, 而是为了通过熟记这些经文内容, 我们能深刻的学习易经每个六爻卦及六十四卦的思维逻辑过程及其逻辑思维方式, 按现代语言说, 就是掌握研究分析认识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 大家都要求“多讲点算卦, 起卦的方法。”任何一个具体的推算方法, 都有它的局限性, 只是某种具体的技术, 不能像周易中讲的“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 成为一种放四海而皆准的哲理。所以古时的看相、批八字、算卦的只能归类于下“三教九流”之列, 不能登科学大雅之堂。当我们熟知易理以后, 就可达到“善易者不占”之境界。因为易理讲“道也屡迁, 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上下无常, 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 唯变所适。”就是讲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的,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死格式来观察分析问题。任何一种具体技术, 都有其死的格式, 只适合于一定的具体条件下。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一种科学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可以发明各种各样的具体技术。 所以,学易主要是学习易经的世界观、方法论。而各种推算方法( 在古时统成为“射覆”) , 只是为了熟习及记忆卦象, 同时也是为了通过实践达到加深对易理的进一步了解之目的。“算卦”不等于易经!所以, 我们一定要明确学习的目的, 算卦”只是利用易经的道理在某个方面的具体应用技术, 不含有广泛适用意义性。而易经的道理确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系统的寻求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四大系统现在,世界文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感兴趣,并组织各种协会进行研究,特别对传统文化中的预测问题大为关注,研究各种相关的推导方法,既然如此,我认为方法的问题先别着急掌握,得先懂得中国传统文化它寻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方法?什么样的世界观?这个问题解决了,就会一通百通。就具体分析方法而言,比如说“批八字”,除了能给人批八字外,当你“批”的技术水平高的话,这个杯子,你给我批一下它的八字,能不能批?一般人想不到也能这么批。为什么?因为思 想方法没有根本解决。如果你不用“批八字”的方法,用“六壬”的方法判断,当然也可以。用什么推导方法都可以。“五行”方法可以不可以?“五行”方法也可以。这么说,怎么推导判断都可以喽?当然!具有这种判断过程中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方法进行推导。这个思想方法一解决,就能达到一通百通的目的。比如说,关于地震的问题。有人问我:“近期内有没有地震?”同时他的身体无意识的在晃动。这说明在他站的那个方位一定有地震,而且是以晃动为主。几月份,震几次,是幌动为主还是跳动为主?往往通过来咨询的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人无意识的动作都告诉你了。在我国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间,均说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非常好,很多事物的规律都在事物的“外应”中间全“告诉”(反映)给你了。但是,往往你自己不知道。因为什么?因为你判定事物规律的思想方法没根本解决。你不懂得,不懂得通过怎样的思路去判断。中国古代的比如像“阴阳文化”大家都知道。这种文化按照英国汤恩彼博士(远古历史学家)的推测,大概有两万年之久了。这种远古的“阴阳文化”,至今现代的科学(包括最发达的科学)自主不自主的往往都符合了它这种文化所反映的规律。这是西方很多学者最感惊奇的事情。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是“五行生克制化”的文化;再就是“易经”“易学”文化。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等;还有一种是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的“干支”文化。我国古代不管什么算法,什么推导方式往往都离不开这四大文化系统的规律。这四大文化系统,你只要从理论上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规律性,你怎么运用都可以。无非就是这些文化方法之间进行一些不同的搭配而已。总之,我国古代就是以上“阴阳”文化,“五行”文化,“干支”文化,“易学”文化这四大系统文化为主导文化。“易学”文化,为什么称做“易学”而不用“周易”这个词来代表这种文化呢?“周易”这个词代表的范畴太窄。易学界是不能讲“专家”的。一到易学“专家”水平,往往可能就没什么用了。易学不讲“专”,讲“博”。一“专”了,就走向死胡同没什么用了。因为“易经”讲的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此类万物之情,以通神明之德。”这说明了,易学要求我们每位学习可研究者,要尽量多的了解掌握“天人地”之间一切事物的规律,尽量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之道鲜矣。”这就说明“圣人”与老百姓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即“圣人”具备用“易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而老百姓一天到晚在盲目地使用易经的道理在实践,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这是易经的道理。“圣人”和老百姓差就差在这里-是否具有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以上这四大传统文化系统,都是系统完整有充分的理论及根据的。所以,了解周围了这四大文化系统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都掌握了。“阴阳文化”。“阴阳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太极理论及其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太极文化”;也包括“易学”中的阴阳爻(“一阴一阳之谓道”),上下卦、内外卦、交错卦、反对象;还有中医学中的“阴阳”等。弄清楚这些规律的意义,这是中华文化最基础的内容。易经理论中有一种“不易”的思想。“不易”思想指的是世间有一种根本不变的道理。但是,哪个是根本不能变的道理呢“一阴一阳之谓道”,即“阴阳文化”这个道理。所以说,它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道理,也是最根本的规律。“五行文化”里包括“生、克、制、化”。它有“相生”的过程、“相克”的过程,互相制约的过程、还有互相“化”的过程(包括:“正化”、“对化”、“反化”等各种“化”法)。谁和谁搭配“化”作什么东西,它都有个生克制化的规律。“干支文化”包括些什么?即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及其搭配规律。还有甲子、六十甲子、“六甲”、“空亡”等等。什么“批八字”、“十筮正宗”、“大六壬”,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的往里一配,十天干、十二地支它们之间互相搭配,这些搭配又跟“五行”和“阴阳”文化配合,进行“冲”“合”“刑”等找出事物的规律。这个“干支文化”与西方的以黄道十二星座为基础的判断方法相比较的话,为什么说咱们的“干支文化”为基础的方法要准确得多?西方也有“占星术”,也有占的不错的人,其中也有占的很准的人。那么咱们传统方法占的可能更准,是因为我们的“干支”方法中,比某些西方的“占星术”又充实了那些因素呢?多增加了一套十个“天干”的规律。十个天干是干什么用的?十二地支呢,实际指的就是西方的所谓黄道十二星座。因为一年呢,分十二个月。晚上十二点(子时)的时候,正南天空上的那个星座是什么星座?就说明我们地球上是哪个月份。比如说是猎户座,他们就说是一月份(一年的开始)。而我们的老祖宗把这种天象称作“子鼠”(为阴历的十一月份)。就是说咱们的立冬前后也是西方猎户座持世的时候。“丑牛”指的是西方的双子座(阴历十二月)持世的时候各个民族用传统方法观察天体星辰的时候,星体的结构往往是由仰观星体时感到的样子而决定的,由于观测的角度、范围及类比的样子不同,才产生了星体结构的差异。 由于都是仰观俯视得到的结果,大家都把黄道大概的分成了十二等分,同样在对应的天球上,也分成了十二等份。同样地球赤道(自转)平面与太阳(自转)黄道平面有一个23度多的交角。那么地球在围绕着太阳转的过程中,太阳同样强度的光线,对其不同的地域的照度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因此,才造成了地球上南北半球一年四季不同的变化以及昼夜的长短,照度,气温、气候等的不一样。太阳光照较强的部分,由北回归线往南移动;到赤道这个地方稍稍一“停”(由北半球转向南半球的过渡时期);然后再往南移,到了南回归线稍稍一“停”,又往北返回移动;到了赤道稍稍一停,再往北移动直至北回归线,稍稍一“停”又返回往南移动这几个阶段形成的往复(方向变化)过程,就是咱们说的十个天干所表示的规律。它表示的也是同个星球在不同的月份,它在地平以上的高度是不一样的。这其中所谓的“停”是指在往复过程中相对运行速度减慢(因有角度和方向的变化)或暂停(向相反方向运动或变向运动会出现这种状态)。会造成照度能量的集中。这也是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大节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总之,也就是说“十二地支”表示的是经度变化,“十个天干”表示的是纬度变化。天球上的经纬度定了以后,由于它与地球上的经纬度是对应的,天上星体的经纬度位置能确定了,地球上与其经纬度位置相应的区域中事物的变化就能与该星体的变化找到相关联的变化规律。比如说:月亮在天球上的某个经纬度出现,在其下方又有十大行星中的某几个行星出现,那么天球上干支(经纬)表示的这个区域所对应的地球上的这个经纬度的区域,肯定要下大雨。因为月球及行星都有一定的引力。当它们靠近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造成了引力的增强,就把地球上的水气结构的云,大量的吸到其引力增强的对应区域来了。云层中水浓度增加很多,这样的话,就容易造成降雨。但是与该区域地球上对应的另一个对面对应区域,就容易产生干旱或者出现晴天。再一个呢,就是月亮运行中,过与地球形成的升降交点的时候,其交点对应的地球上相应的区域也会下大雨。这些都是根据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天文气象学”的一些思维方式总结出的规律。它与现今西方的天文、气象学的概念不一样。现今天文学说都是“日心说”。我说“日心说”、“地心说”都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因为这些学说说的运动,都是研究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的规律。讲“相对论”。往往都是站在运动的物体上,研究运动的规律性。但是,中国古时候跟现在的西方的研究方法不一样。它首先寻找的不是一种运动形式,而是首先寻找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相对平衡的这么一种环境系统,那么坐标原点的确定,它就要想方设法寻找一个相对基本不动的参照物作为坐标原点进行参照,它才能比较出各事物间的变化规律。所以,中国古时候,往往采用的是“以我为核心”或“以地球北天极为核心”的研究事物及天体规律的方法。为什么?因为华夏古人在研究事物及天体的时候,发现在北天极的上空有一颗星,这颗星就是咱们所说的“北极星”。它在北天极一度范围内晃动。也就是说相对来讲,它在天空中没有比较大的位置变化及运动。因此,他们就确定把地球的北极和北极星之间拉了一条轴线。 所有的天体都围绕着这条轴线在运动。从而就可以比较出天体之间哪个超前了,哪个落后或相遇了。再将每天、每年等又拉了一条南北的子午分界线。每年、每季、每月、每个节气、每天、每时的比较这些星体之间的变化规律。这样就能参照比较哪个星体“过”了,哪颗星体“回”了等。由此变化而引起的地球上会产生什么气候?产生什么疾病?物种产生什么变化?社会会发生什么大的变革等等,靠这种思路就能找到各事物之间相关的有序性的规律。古人由这种思想方法启发产生了用“天干、地支”系统反映客观规律的方法。然后,又发展出了“六十甲子”、“六十纳音”、“五运六气”、“卜筮正宗”、“增删补遗”等子丑寅卯、甲乙丙丁、“冲”呀、“合”啊、“刑”啦之类的推理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天象的变化而总结出来的。“易学”里除了有“阴阳文化”,还有“先天自然之易”。“先天自然之易”指的就是“河图”和“洛书”。也就是咱们所说的“无字天书”。只给了你画着黑白圈的那么两张图。一个叫“河图”,一个叫“洛书”。宇宙间的一切奥秘全都包含在里头了。“河图”是“加减之源”,“洛书”是“乘除之源”。“河图”、“洛书”中的数理规律大家如果研究透彻的话,咱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很多速算法往往都是根据“河图”、“洛书”所反映的规律而来的。简单的四则运算,咱们中国传统的手算、速算、珠算等方法往往比现在的计算机还要快。这也就说明了咱们传统的某些计算推理的思想方法要比现代西方的某些运算方法的思想先进的多。这些内容在这里还不能讲得太深,因为讲的太深入的话,讲的可能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度会计硕士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美容化妆人员经典例题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应急出口培训课件
- 2025年收银审核员考前冲刺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试题库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防晒与皮肤癌预防
- 2024-2025学年度注册电气工程师试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旅行中传染病风险评估与防护护理指南
- 《就业指导与实训学习指导与练习》参考答案
- 2025年包头市东河区机关所属事业单位春季引进51名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尿培养的采集
- 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款协议书6篇
- 东航空乘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绿植租赁协议(简易版)
- T-AOPA0062-2024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控制器技术规范
- 《三级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课件-第四课:教学活动策划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适老化家装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