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伴侣蛋白的作用是确保蛋白质正确折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无关b无伴侣蛋白时,产生的错误蛋白可能被蛋白酶水解c伴侣蛋白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d伴侣蛋白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2下列实验设计未采用对比实验法的是()a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豚鼠胰腺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d探究不同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3下列与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相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碱基互补配对错误必定会引起基因突变b中心法则中的所有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细胞核、核糖体等处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转录过程中可能发生a与t、u与a配对4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控制毛色芦花(b)与非芦花(b)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能直接通过毛色判断性别的是()a芦花雌鸡芦花雄鸡b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c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d非芦花雌鸡杂合芦花雄鸡5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进行预实验c乙烯的合成部位为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d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只需要考虑毒性和残留时间即可6在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但在柬埔寨等国家已发现抗青蒿素的疟原虫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用于医疗体现了黄花蒿的间接价值b在食物链“人蚊子疟原虫”中能量和物质往复循环c抗青蒿素疟原虫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调查某地黄花篙种群密度可使用样方法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atp酶复合体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内普遍具有的一类功能蛋白,该分子由若干亚基组成,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时推动其部分亚基运转,从而催化形成atp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合成场所是(2)该分子在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中大量存在:叶绿体中该分子分布的场所是;线粒体中该分子分布于内膜上,故有氧呼吸的第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原核细胞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故该分子很可能位于细胞的(结构)中(3)一个atp分子中有个高能磷酸键,除了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的物质外,断裂后产生的amp还可作为过程的原料8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员对某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等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小动物类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注:第1层为距地表05cm;第2层为距地表510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cm)(1)对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调查,属于(种群/种落/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2)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从上表结果可知,该研究采用了法来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3)上表结果表明,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有/没有)明显差异人类活动会影响土壤小动物的数量和分布,这可能与改变了土壤中的、等因素有关(4)土壤小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土壤小动物之间可能存在着等复杂的种间关系9某婚龄女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5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的染色体联会如图乙,三条染色体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2)图乙所示状态的细胞存在于该女子的中,在该器官中存在着染色体组数目分别为的细胞(3)如不考虑其它染色体,理论上该女子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种,该变异是否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检出?(填“是”或“否”)1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某实验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晚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作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的过程中,小鼠所感染的细菌在免疫学上称为(2)在实验中,如果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且作用效果高于;如果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低于阳性对照组而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说明(3)某学者指出该复方草药中的一味草药k有一定的毒性,可考虑增设一组模型小鼠,对其进行处理,以确定草药k是否为复方草药的关键成分(4)研究表明,实验组小鼠的浆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组相近说明该草药可提高小鼠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5)通常细菌侵入人体会导致发热,此时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调节加速(填散热或产热)而人体在这时通常会发冷,冷觉的产生部位是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翔(15分)11微生物培养与分离技术是生物中重要的实验技术根据有关的微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的制备需经过计算、称量、溶化和、等过程上述过程中,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的是(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和;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进行统计时,计数的方法是(3)为达到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选择尿素作为唯;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以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4)若要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后,需进行和操作,通过染色并观察的有无挑选出所需菌种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翻(15分)12转基因抗虫棉是人们应用较早的基因工程技术推广项目,目前转基因技术有了新的改进,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基因工程的遗传学原理是;构建相关的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时,应该选择的限制酶是;酶通过识别启动子并与其结合,从而驱动基因的转录过程标记基因的作用是(2)由棉株1获得单倍体幼苗的途径为:首先诱导离体花粉通过脱分化形成,进而通过形成胚状体并进一步发育成植株;分化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培养基中种类和配比不同若要诱导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或少加入(填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3)若目的基因最终整合到染色休上,则从棉株1、2、3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叶肉细胞,其细胞核中含有的目的基因个数分别为个(4)过程通常采用处理使染色体数恢复取棉株2的两个体细胞融合也能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棉株3,其原理为和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伴侣蛋白的作用是确保蛋白质正确折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无关b无伴侣蛋白时,产生的错误蛋白可能被蛋白酶水解c伴侣蛋白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d伴侣蛋白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专题】正推法;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多样,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3、蛋白质是在基因的指导下合成的,其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以dna为模板,翻译以mrna为模板【解答】解:a、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所以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有关,a错误;b、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无伴侣蛋白时,产生的错误蛋白可能被蛋白酶水解,b正确;c、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c错误;d、伴侣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伴侣蛋白为题材,考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蛋白质的构成和功能、明确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实验设计未采用对比实验法的是()a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豚鼠胰腺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d探究不同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专题】对比分析法;细胞器【分析】对比试验法是: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在不同条件的呼吸的方式就是对比试验【解答】解:a、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两组都是实验组,没有空白对照组,采用了对比实验法,a错误;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设置了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通过对比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两组都是实验组,没有空白对照组,采用了对比实验法,b错误;c、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豚鼠胰腺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采用了同位素失踪法,没有采用对比实验法,c正确;d、探究不同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需要设置ph值为中性环境的空白对照组,采用了对照试验的方法,还需要需要设置一系列不同的ph值,采用了对比试验的方法,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各种实验的研究方法,此类题目的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对各种实验的方法理解透彻,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进行总结,形成知识网络3下列与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相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碱基互补配对错误必定会引起基因突变b中心法则中的所有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细胞核、核糖体等处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转录过程中可能发生a与t、u与a配对【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专题】dna分子结构和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1、中心法则包括dna分子复制、转录、翻译过程及rna复制、逆转录过程,中心发展的内容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是dna的一个片段,dna的一个片段不一定是基因【解答】解:a、如果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差错位于非基因区段,则不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b、由分析可知,中心法则的所有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正确;c、细胞核是转录和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核糖体是翻译过程的场所,dna分子复制、转录翻译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d、由于dna分子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因此转录过程中,dna分子中的t与a配对,dna分子中的a与u配对,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与dna的关系,中心法则的内容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由于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综合解答问题4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控制毛色芦花(b)与非芦花(b)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能直接通过毛色判断性别的是()a芦花雌鸡芦花雄鸡b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c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d非芦花雌鸡杂合芦花雄鸡【考点】伴性遗传【专题】正推法;伴性遗传【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鸡为zw,雄鸡为zz由于鸡的毛色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雌鸡基因型为:zbw(芦花)、zbw(非芦花);雄鸡基因型为:zbzb(芦花)、zbzb(芦花)、zbzb(非芦花)【解答】解:a、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杂交后,雄鸡和雌鸡均出现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a错误;b、非芦花雌鸡(zbw)和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w,即后代全为芦花鸡,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b错误;c、芦花雌鸡(zbw)和非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w,即雄鸡全为芦花鸡,雌鸡全为非芦花,c正确;d、非芦花雌鸡(zbw)和杂合芦花雄鸡(zbz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zbzb、zbzb、zbw、zbw,即后代雄鸡和雌鸡均出现芦花,不能从毛色判断性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zw型性别决定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难度适中考生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要使后代雌雄的表现型不同,则亲本的表现型不同,且为纯合子,由此突破解题5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进行预实验c乙烯的合成部位为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d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只需要考虑毒性和残留时间即可【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植物激素的作用【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分析】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对于实验不熟悉的情况下要进行预实验“预实验”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减少因设计的盲目性而造成的物力和人力浪费【解答】解:a、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激素调节以外,还有应激性调节,a错误;b、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实验前要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确定实验浓度范围,减少实验误差,b正确;c、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d、在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不能只考虑药物毒性和价格,还要考虑施用方法、时期、浓度、次数、施用部位及气象条件等,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察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能力,难度中等6在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但在柬埔寨等国家已发现抗青蒿素的疟原虫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用于医疗体现了黄花蒿的间接价值b在食物链“人蚊子疟原虫”中能量和物质往复循环c抗青蒿素疟原虫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调查某地黄花篙种群密度可使用样方法【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的特点:全球性,可以循环往复3、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间接价值是指生态价值【解答】解:a、青蒿素用于医疗体现了黄花蒿的直接价值,a错误;b、物质是循环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b错误;c、抗青蒿素疟原虫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d、调查某地黄花篙种群密度可使用样方法,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青蒿素”为载体,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价值、生态系统的功能、生物变异以及种群密度调查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区分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识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掌握生物变异的适用范围等,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atp酶复合体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内普遍具有的一类功能蛋白,该分子由若干亚基组成,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时推动其部分亚基运转,从而催化形成atp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氨基酸,合成场所是核糖体(2)该分子在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中大量存在:叶绿体中该分子分布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线粒体中该分子分布于内膜上,故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原核细胞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故该分子很可能位于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中(3)一个atp分子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除了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的物质外,断裂后产生的amp还可作为转录或rna自我复制过程的原料【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专题】正推法;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为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解答】解:(1)由题意知:atp酶复合体是一类功能蛋白,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合成场所是核糖体(2)因为该分子在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中大量存在,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膜一侧的h+搬运到另一侧时推动其部分亚基运转,从而催化形成atp,所以叶绿体中该分子分布的场所应该是类囊体薄膜;线粒体中该分子分布于内膜上,故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原核细胞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故该分子很可能位于细胞的细胞膜中(3)一个atp分子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1个普通磷酸键,除了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的物质外,断裂后产生的amp还可作为转录或rna自我复制过程的原料故答案为:(1)氨基酸核糖体(2)类囊体薄膜三细胞膜(3)两(或二)直接能源转录或rna自我复制【点评】本题考查了atp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以及对题干信息的获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8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员对某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等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小动物类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注:第1层为距地表05cm;第2层为距地表510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cm)(1)对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调查,属于群落(种群/种落/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2)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从上表结果可知,该研究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3)上表结果表明,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没有(有/没有)明显差异人类活动会影响土壤小动物的数量和分布,这可能与改变了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杀虫剂含量等因素有关(4)土壤小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土壤小动物之间可能存在着竞争等复杂的种间关系【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专题】表格数据类简答题;种群和群落【分析】分析表格:人工绿地、林地和农田各土层土壤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少,且农田中种群数最少;人工绿地、林地和农田各土层土壤中,土壤动物个体数也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少,且农田中个体数最少【解答】解:(1)对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调查,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2)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从上表结果可知,该研究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3)上表结果表明,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没有明显差异人类活动会影响土壤小动物的数量和分布,这可能与改变了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杀虫剂含量等因素有关(4)土壤小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和(或)分解者土壤小动物之间可能存在着竞争或捕食等复杂的种间关系故答案为:(1)群落(2)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3)没有 营养物质含量杀虫剂含量(或ph等其它合理答案)(4)消费者和(或)分解者 竞争(或捕食等其它合理答案)【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要求考生掌握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方法,能分析表中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9某婚龄女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5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的染色体联会如图乙,三条染色体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2)图乙所示状态的细胞存在于该女子的卵巢中,在该器官中存在着染色体组数目分别为1、2、4的细胞(3)如不考虑其它染色体,理论上该女子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6种,该变异是否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检出?是(填“是”或“否”)【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分析】1、分析题图甲可知,该人的一条5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有一部分缺失,因此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由于一条5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发生了组合,相关基因的位置发生了变化;2、分析乙图可知,减数分裂时,由于一条5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因此两对同源染色体变成三条,三条发生联会,由于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精子的染色体的类型会有6种【解答】解:(1)分析题干和题图信息可知,该变异染色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且有部分染色体片段丢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分析题图乙可知,该细胞中是三条染色体发生联会,存在于女子的卵巢中在该器官中卵原细胞能发生有丝分裂,则染色体组数目有2和4,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为1和2(3)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5号和21号、异常、5号和异常、21号、5号、异常和21号,共6种该变异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检出故答案为:(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2)卵巢1、2、4(3)6是【点评】本题通过染色体变异和精子形成过程图例的分析,考查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知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1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某实验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晚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作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的过程中,小鼠所感染的细菌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2)在实验中,如果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且作用效果高于免疫增强剂a;如果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低于阳性对照组而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说明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效果较免疫增强剂a差(3)某学者指出该复方草药中的一味草药k有一定的毒性,可考虑增设一组模型小鼠,对其进行去除中药k的复方草药灌胃处理,以确定草药k是否为复方草药的关键成分(4)研究表明,实验组小鼠的浆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组相近说明该草药可提高小鼠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5)通常细菌侵入人体会导致发热,此时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调节加速散热(填散热或产热)而人体在这时通常会发冷,冷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免疫调节【分析】1、实验设计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要求对照组和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变量不同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解答】解:(1)小鼠所感染的细菌为病原体,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2)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且作用效果高于免疫增强剂a,如果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低于阳性对照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作用效果低于免疫增强剂a(3)由于实验要确定草药k是否是复方草药关键成分,故研究小组增设一组模型小鼠,对其进行去除草药k的复方草药灌胃处理(4)研究表明,实验组小鼠的浆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组相近由于浆细胞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的细胞,因此说明该草药可提高小鼠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5)体温调节中枢为下丘脑通常细菌侵入人体会导致发热,此时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调节加速散热而人体在这时通常会发冷,冷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故答案为:(1)抗原(2)免疫增强剂a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效果较免疫增强剂a差(3)去除中药k的复方草药灌胃(4)体液(5)下丘脑散热大脑皮层【点评】本题以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翔(15分)11微生物培养与分离技术是生物中重要的实验技术根据有关的微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的制备需经过计算、称量、溶化和灭菌、倒平板等过程上述过程中,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的是倒平板(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进行统计时,计数的方法是显微直接计数法(3)为达到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选择尿素作为唯氮原;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酚红以鉴定其中是否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4)若要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后,需进行梯度稀释和涂布平板操作,通过染色并观察菌落周围透明圈的有无挑选出所需菌种【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专题】科技 生活 环保类简答题;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分析】制备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微生物接种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前者是指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后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尿素分解菌产生的脲酶能够将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为氨,使ph升高,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后呈红色【解答】解:(1)培养基的制备需经过计算、称量、溶化和灭菌、倒平板等过程,上述过程中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的是倒平板,防止杂菌的污染(2)纯化菌种时为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进行统计时,计数的方法是显微直接计数法(3)为达到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4)筛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后,需进行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操作,通过刚果红染色并观察菌落周围透明圈的有无挑选出所需菌种故答案为:(1)灭菌倒平板倒平板(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显微直接计数法(3)氮原酚红(4)梯度稀释涂布平板菌落周围透明圈【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与分离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翻(15分)12转基因抗虫棉是人们应用较早的基因工程技术推广项目,目前转基因技术有了新的改进,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基因工程的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