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 31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 31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 31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 31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 31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浙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间:45分钟)a组基础演练1(2013浙江温州十校期中联考)如图表示神经细胞细胞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去极化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侧到侧b反极化状态时,钠离子浓度比高c复极化过程中,大量钾离子从侧到侧d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解析去极化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侧到侧,使膜内变为正电位;复极化过程中,大量钾离子从侧到侧,膜内回复为负电位;反极化状态时,钠离子浓度比高;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转运蛋白有关。答案b2(2013浙江温州一模,2)将枪乌贼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b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c静息时质膜对k通透性变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d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解析在正常的情况,静息时质膜对k通透性变大,会导致更多的k外流到膜外,所以静息电位更低,绝对值更大。答案c3(2013辽宁大连双基测试,8)在图所示结构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不能是()。a b c 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也就是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答案d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解析由图可知,甲、丙、丁区域处于未兴奋(静息)状态,丁区域发生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而钠离子通道未打开,na未发生内流,a项错误。答案a4(2013安徽黄山七校联考,15)如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b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解析ach与受体结合后,肌膜受刺激导致电位变化,通过电信号传导,引起肌肉收缩;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具有特异性;ach释放为胞吐过程,不穿膜。答案d5(2013浙江温州十校期中联考)注射肉毒杆菌除皱是由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发明的目前最常用的新型除皱技术之一。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 d受体解析肉毒杆菌毒素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乙酰胆碱在突触小泡内,由突触前膜释放,因此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突触前膜。答案a6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内的物质为化学递质,它可以和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c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无感觉,肌肉也不能收缩d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元解析图甲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x为传入神经元,c为突触结构,a、b为传出神经元上的两个点。若b受损,刺激a,兴奋不能传导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兴奋传至大脑不是通过b传导的,所以刺激a仍有感觉,故c项错误。答案c7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兴奋的传递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解析由题图中神经节位于处可知,为感受器,为传入神经,为脊髓中的突触,为传出神经,为效应器。刺激传出神经,神经冲动不会逆向通过传导到大脑皮层,故d错。答案d8(2013石家庄二模,30)图1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x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有效刺激,肌肉收缩;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结构x为_。图2中为_,一般由_(细胞器)形成。(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若结构x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_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_。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甘氨酸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再被利用,需要上的_协助。(3)上述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_和_功能。(4)图2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突触小泡一般由高尔基体形成。(2)b处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到达处时,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且因为刺激b处肌肉不收缩,所以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抑制作用。(4)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神经细胞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故图示未显示血浆和淋巴。答案(1)突触突触小泡高尔基体(2)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抑制载体蛋白(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血浆和淋巴9如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1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_结构,结构d的名称是_。(2)图2中n的名称是_,x、y,z合称为_。(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实验原理:(略)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计,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1结构一个。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操作观察部位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用电刺激与a与c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_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分别用电刺激与e_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分别用电刺激与e_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解析(1)从图1可看出,伸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因此既可作为感受器又能作为效应器。结构d是神经与肌肉的连接点。(2)图2中的x、y、z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者构成突触,n是突触小泡。(3)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刺激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也不收缩。答案(1)感受器和效应器神经肌肉接点(2)突触小泡突触(3)刺激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不收缩b组能力提升10下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参与突触形成的肌细胞膜面积增大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c兴奋时,其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使肌细胞兴奋解析分泌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肌细胞膜的面积增大有利于更好地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息;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是外负内正;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答案d11(2013浙江绍兴二模,4)如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轴突膜处于状态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b处于与之间的轴突膜,由于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外钠离子大量涌入膜内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d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解析过程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此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开放;处于与之间的轴突膜,由动作电位恢复至静息电位,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大量涌出膜外,b错误;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c错误;a处随时进行神经递质的合成,兴奋传到时,会促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d错误。答案a12(2013浙江杭师大附中适应性理综)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相同。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点,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b处和d处能进行兴奋传递,a处和c处能进行兴奋传导b若在c处给予一个刺激,在a处以及b处的骨骼肌细胞膜上不一定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c图中能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的只有d处d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的刺激,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解析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点,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d类似,属于化学物质兴奋传递过程,c错误。答案c(2013江苏镇江二模)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增加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c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d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时不受神经支配解析寒冷条件会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减少散热量,骨骼肌的紧张性增强进而增加产热量,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提高了细胞的代谢水平;也引起机体的产热量增加。分析题图,可知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依据上述的分析,a正确;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活动起到抑制作用,故b错;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故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骨骼肌受神经支配,故d错误。答案a13(2013杭州七校联考)现有甲、乙、丙三个刚制备的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a所示),用它们进行了如下两项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将甲标本置于有o2条件下,乙标本置于无o2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时,同时给予连续电刺激,均引起肌肉收缩。实验二:在丙标本的坐骨神经表面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然后进行相关实验,依次得到图b中14所示的实验结果。(1)实验一说明肌肉收缩不一定需要_;连续收缩后,两标本肌肉最终疲劳,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肌肉疲劳的直接原因是_。(2)当两标本肌肉均疲劳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刺激,甲标本能恢复收缩能力,这一现象说明_。(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若适当升高溶液s中的na浓度,会导致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峰值_(不变、升高、降低)。(4)请在右图中画出图b中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曲线(指针向左偏转为正电位,电位的峰值不作要求)。(5)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图c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不变、增多、减少),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蘼,四肢无力,体内_(激素)的含量减少。解析(1)实验一表明肌肉收缩未必需o2,肌肉收缩需耗能,缺atp时可疲劳。(2)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