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2.doc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2.doc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2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愤慨。(2分)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乔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痛,坐羊皮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青云兴:做官的兴头。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1)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分)答:用比喻,(1分)用胭脂来形容层林的红,以翡翠形容峰峦的绿,(1分)色彩鲜明,相映成趣,讴歌山水的美丽,(1分)为下文写弃官归隐作铺垫。(1分)(2)结合全曲,简述渔父形象的特点。(3分)答:描写了一位厌弃功名、流连山水、闲适自得、江边垂钓的渔父形象。(3分)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南柯子忆旧 【宋】仲 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注】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1)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4分)答: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4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表达技巧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3分)答: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3分。答案符合其中一种即可。“思想感情”2分,“依据”1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好事近(清)邓廷桢云母小窗虚,窗滤金波疑湿。摇曳柳烟如梦,荡一丝寒碧。天涯犹有未归人,遥夜耿相忆。料得平沙孤艇,听征鸿嘹呖。注:云母:竹名,指云母竹。(1)试分析“摇曳柳烟如梦,荡一丝寒碧”一句在词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3分)答:(1)作用:承上启下。(1分)“柳烟如梦”承上文温绿苍翠的竹影而来,写得饶有意境。(1分)而“一丝寒碧”则引出下文作者思乡怀远之愁绪。(1分)(2)词的下阕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2)词作下阕采用曲笔(想象)的手法(1分),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