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诗词三首 粤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诗词三首 粤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诗词三首 粤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 诗词三首3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玉砌()凝噎() 暮霭()b.纶巾()强虏()鹊桥()c.玉簟()舞榭()荠麦()d.戍角()黍离()豆蔻()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完结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兄弟,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词b.夜雪初霁 霁:雨、雪后初晴 解鞍少驻初程 少:短时间c.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有名 杜郎俊赏 俊:卓越d.难赋深情 赋:述说 纵豆蔻词工 工:卓著、精美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b.便纵有千种风情 纵豆蔻词工c.却看妻子愁何在 却上心头d.自胡马窥江去后 独钓寒江雪4.填空。(1)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2)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3)二十四桥仍在, , 。(姜夔扬州慢)(4)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目。虞美人李 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后世许多词话著作论李煜词,认为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佳,你认为此句妙在何处?“愁”的含义是什么?_ 6.虞美人中几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 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7.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8.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试分析龟虽寿一诗中前四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千古名句,试简要分析其含意。 四、语言运用11.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1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答案与解析1.a(b项“纶”读;c项“簟”读;d项“黍”读。)2.c(名:垂名、传名。)3.b(“纵”意思是“即使”。a项,勃发/头发。c项,回头/转折连词,却。d项,长江/河流的统称。)4.(1)镜中衰鬓已先斑(2)千载谁堪伯仲间(3)波心荡 冷月无声(4)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妙在“一江春水”一句。运用比喻写“愁”,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形象化、具体化,而且高度概括,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从而使之千古传诵,脍炙人口。“愁”蕴涵着亡国之愁,被囚之恨。(从比喻的效果上分析。)6.本词中两次提到“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现了怀念故国、怀念亲人的主题。 7.怅惘、孤寂、抑郁的心情。(此题考查“鉴赏作者的情感”,可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直接答出,不必展开。)8.“摇”“滴”。城不会动,但“凉风发”使水摇影动,似乎城也在摇荡;月是不会滴露的,但秋月如洗,仿佛会凝珠滴下。这两个字化静为动,使整个画面活跃起来。(考查“诗眼”。诗眼是指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性字。句中眼,最多见的是动词,还可以是形容词、副词。找出来后,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9.这四句托物起兴,借神龟纵活千年还是免不了一死,螣蛇和龙一样能够腾云驾雾,然而一旦烟消云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来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的客观规律,为下文表明作者的人生态度作了铺垫: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以神龟和螣蛇为喻,“神龟虽寿”说命长;“螣蛇乘雾”言技高,不管命有多长,本领多么高,最后都逃不掉死亡的命运,也就是违背不了客观自然法则,从而为下文引出自己的人生观做好准备。)10.“老骥”,年老体衰的千里马;“烈士”,胸怀壮志的人。诗人以“老骥”自况,将其心思宣泄无遗。“老骥伏枥”的比喻,转消极为积极,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中心思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作者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同时诗人以激昂的音调,显示了自己老当益壮的雄心,即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前途的自信心。“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成为后人励志之语,并被人们广为传诵。(本题主要考查了诗句的含意,要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11.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此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首先要划分句子成分,找出句子主干,再将修饰成分相应变成几个短句,并注意各句间的关系,做到句意顺畅、结构完整。)12.示例:学习如一段旅程,应该多一些欣赏的愉悦,少一些疲惫的抱怨;学习如一场比赛,应该多一些坚持的韧性,少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