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诊疗标准.doc_第1页
奶牛乳腺炎诊疗标准.doc_第2页
奶牛乳腺炎诊疗标准.doc_第3页
奶牛乳腺炎诊疗标准.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奶牛乳腺炎诊疗标准奶牛乳腺炎是最常发生的疾病,为了及时发现和挑出乳腺炎病牛、确定病原、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特制定以下标准,望遵照执行。一、乳腺炎CMT的检测1、CMT方法原理是用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烷基或烃基硫酸盐,破坏乳汁中的体细胞,释放其中的蛋白质,蛋白质与试剂结合产生沉淀或凝胶。细胞中聚合的DNA是CMT产生阳性反应的主要成分。乳中体细胞数越多,产生的凝胶就越多,凝集越紧密。我国北京、上海、杭州、兰州根据这一原理利用国产的烷基或烃基硫酸盐研制出了BMT、SMT、HMT、LMT等以各地命名的诊断隐性乳腺炎的试剂,以替代美国CMT试剂,已广泛应用。2、CMT测试方法(1)奶牛乳头的预处理:干毛巾或纸巾擦净乳头上的污物,对每个乳头挤出三把奶,药浴杯或药浴喷抢对乳头进行消毒,30秒钟后,干毛巾或纸巾擦干,戴手套。(2)测试盘编号及采奶样测试盘手柄朝牛头方向,四个测试盘中的四个园盘从手柄向后依次为LF RF LH RH。LF对应左前乳头,RF对应右前乳头,LH对应左后乳头,RH对应右后乳头。挤出每个乳头内奶大约2ml,流入乳头对应的园盘内。(3)向每个园盘内添加与牛奶等体积的CMT试剂,立即旋转园周摇动测试板,使试剂与牛奶混匀,经10秒钟观察反应记录结果,分为五级。阴性,无凝胶物质形成阳性:轻度,仅有轻微的絮状物阳性:重度,1级,有轻微的凝胶状物 2级,有明显的凝胶状物 3级,凝胶成团状,从盘中倾倒不出去3、CMT检测的奶牛种类(1)干奶期CMT检测在干奶时测CMT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并记录测定结果,在产犊后再用CMT检测,对比干奶期和产犊后CMT测定结果,以区别乳腺炎是新发或是复发,对干奶期CMT测试阳性的牛要在干奶期治疗,下表为干奶期和产犊后CMT测试对比干奶日期牛号干奶时CMT产犊后CMT初产牛日期10-2020LHLFRHRFLHLFRHRF3治疗12-2810-2040313慢性乳腺炎治疗无效12-2010-20502治疗12-201-1080331慢性乳腺炎无治愈希望3-15(2)产犊后奶牛的CMT检测在产犊后第三天检测CMT,若检测阳性,表明产后发生乳腺炎,经治疗转为阴性后,才出院。所有头胎牛在产后都要做CMT检测,CMT阳性牛视为新感染的乳腺炎,应做细菌培养鉴定,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转为阴性后,才出院。(3)挤奶厅泌乳牛的CMT检测对挤奶厅中所有泌乳牛每月二次进行CMT普检,以挑出阳性牛,并对阳性牛奶进行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以确定是环境病原菌还是牛体乳腺内携带的病原菌引起,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4)新购入牛的CMT测试对新购入场的所有泌乳牛都要做CMT检测,凡检测阳性牛,都要做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以确定是否采取隔离与治疗的方法。二、乳腺炎乳汁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1、奶的采样一头奶牛若有2-3乳区的CMT检测阳性,对这头奶牛的奶汁应做细菌培养,确定病原是环境病原菌还是传染性病原菌?(1)奶的采样方法:乳头用干毛巾或纸巾擦净,对受感染的乳区进行挤奶,但不要将奶挤干,对乳头药浴,等待30秒,用纸巾擦干。戴上无菌手套,用酒精消毒乳头根部及乳头开口部,经2分钟酒精干后,用对奶牛编号、乳区和日期标注的采样带盖试管采样。采样前拧开管盖,用左手小手指和掌部固定盖子,确保盖子内面朝下防止污染,试管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扶持,并与奶头呈450角,右手抓持乳头挤奶3-5次,使奶沿试管内壁流入试管内,将试管盖拧紧,送实验室内做血液琼脂,麦康凯琼脂和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病原。若不能马上进行培养,则需将奶样试管进行冷藏保存。(2)需做奶样细菌培养的牛群种类所有产犊3天后CMT检测阳性的初产奶牛,采奶样送实验进行细菌培养。所有泌乳期有临床型乳腺炎的奶牛所有刚购入牧场的泌乳牛(3)奶桶采样进行微生物计数和鉴定:利用奶桶奶汁进行微生物计数和鉴定,有助于在特定的牛场内识别病原菌,确定这些病原菌是否为该牛群的问题所在。例如,当对奶桶每天的微生物计数进行统计时,一个卫生条件很好的并按严格的挤奶程序进行挤奶的挤奶厅,在奶牛群没有暴发乳腺炎的情况下,奶的微生物含量一般为5000个/ml左右,若在10天的统计中,突然一天奶的微生物超过50000个/ml以上,这说明用于冲洗奶罐的输送管道的水的温度未达到40以上,致使输送管严惩污染所致,或奶罐的致冷系统致冷不好导致奶的贮存期间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若奶罐的致冷系统正常,冲洗管道水温也达到了规定标准的情况下,若奶的微生物含量每天都在50000个/ml以上,说明牛群爆发了某种病原菌引起的乳腺炎,应当对奶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当奶桶的奶微生物鉴定时发现了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霉形体时,这些病原菌可能就是该场牛群乳腺炎爆发的病原菌。奶罐的采样:奶罐的采样分为散装奶罐和大型奶罐二种,散装小型奶罐取样前,需做好以下准备。A搅拌罐内奶至少10分钟,以便使奶充分混合B戴上无菌手套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从奶罐中心抽取5-10ml奶,保持注射器接头处不受污染,并将注射器放入一个自封袋或原始密封器内并放入冷藏箱内送检,如果注射器尖端被污染或者注射器未放入冷藏箱内冷藏,应用第二个注射器重新采奶样。大型奶罐的采样:大型牧场的贮奶罐,其上装有自动取奶样的装置,用无菌试管从自动取样接头中收集奶样即可。每个取样的试管或注射器上都应标明日期,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和细菌鉴定。奶罐奶中微生物鉴定:乳房炎病原菌通常分为接触传染性和环境性两种,前者为母牛乳房的专性寄生菌,乳房为他们提供了贮存条件,挤奶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挤奶杯、不洁的毛巾、挤奶工人的手导致牛与牛之间的传播。后者为乳房的机会侵入菌,这些病原菌存在于环境,如牛卧床,粪道,这些细菌随时可能侵入乳腺。通过奶罐的微生物学鉴定,可以了解哪些病原菌是牛群环境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发生于挤奶过程或挤奶后,还是其他方面,可以发现乳房炎防制措施中的薄弱环节。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有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通常主要的病原菌分为二大类型:由环境传染给牛的病原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以上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不清洁的卧床,苍蝇、污水等引起乳腺的感染,这种感染50%的发生在干奶期。由环境病原体引起的临床型乳腺炎是最常见的。牛与牛传播的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霉形体,这些病原体存在于发病牛的乳腺内,通常是有临床(或慢性感染)症状的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是病牛与健康牛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进行传播,可以1头牛传播至8-10头牛发生乳腺炎,是奶牛场中危害很大的一种乳腺炎。三、乳腺炎的分类(一)非临床型乳腺炎:牛的乳房和乳汁均无肉眼可见的变化,但乳汁的体细胞数、PH发生了变化,通过体细胞计数体细胞超过50万/ml,通过CMT测定呈阳性反应,这类乳腺炎称为隐性乳腺炎,通常这类乳腺炎在奶牛场的发生率达30%,奶的产量下降,奶的质量降低,是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类乳腺炎。(二)临床型乳腺炎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病率4-6%,管理好的小型牧场发病率低,大型或超大型牧场发病率高,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三类。1、轻度乳腺炎:乳腺组织变化轻,触诊乳房无异常,乳汁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奶变稀,体细胞数超过50万/ml,CMT测试强阳性或重度2级。2、重度临床型乳腺炎:乳腺组织有较严重的病理变化,患病乳区肿胀、红、热,有硬块,疼痛敏感。奶量减少,奶汁变白或呈水样,内有凝块。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不高,食欲正常。3、急性全身性乳腺炎:发病突然,在两次挤奶间隔突然发生,病情严重,发展迅猛。患病乳区肿胀严重,皮肤发红紧张,乳房热、痛,质硬十分明显,挤不出奶或仅挤出部分水样奶汁,全身症状明显,体温升高40.5-41.5,心率快,呼吸增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若治疗不当,常因败血症、毒血症而死亡,若及早治疗可以治愈。重症临床型乳腺炎和急性全身性乳腺炎因没能及时治愈而演变成慢性增生性乳腺炎,其特征是1个乳腺或2个以上的乳腺纤维性增生,有的整个乳腺失去弹性,而呈坚实硬度,热痛不十分明显,发病的乳区挤不出奶或挤出少量脓性黄白色带脓性的奶,有的病例挤不出奶,致使乳腺中积存的奶腐败化脓,导致以下几种结局:(1)乳腺大脓肿:有的在一个乳区内形成一个大的脓腔,脓腔与乳腺乳池不通,触诊乳区呈弹性抵抗,脓腔内脓汁越多,其弹性抵抗越大,若不切开排脓,可导致脓腔破溃,形成化脓性瘘管。(2)乳腺局限性小的脓肿:用手触诊乳腺,乳腺内有一鸡蛋大到拳头大小的硬块,其硬块中心为一个脓腔,腔内积存粘稠的脓汁,其腔外有一很厚的纤维性包膜。用手触诊时仅感到是硬块,而很少感知其内部为脓腔,这种病例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结果,在某些大型牧场中慢性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很高,若不经手术完整摘除或切开排脓,病变用药物治疗是无法消除。(3)乳腺化脓性瘘管:乳腺内感染随病的发展化脓越来越严重,导致脓肿形成,而脓肿又与乳池不通,不能从乳头中排出脓汁,脓腔内压力增大,最后在乳腺的皮肤上破溃排出脓汁,形成化脓性瘘管,长期排脓而不愈合。坏疽性乳腺炎,属于全身急性全身性乳腺炎:这类乳腺炎多在围产后期发生,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感染引起,乳腺突然发生弥漫性肿胀,初期热痛十分明显,经24小时左右,乳腺皮肤由暗红变为黑紫色,病变处皮肤温度降低,触诊乳区内有捻发音,挤出的奶呈暗红色并带有气泡,经48小时以上,患病乳区皮肤及乳腺大面积坏死,甚至乳腺脱落。病牛全身症状十分明显,体温升高到40以上,心律90次/min以上,食愈废绝,若治疗不当很快形成败血症,毒素吸收而死亡。四、乳腺炎的治疗1、乳腺炎治疗的基本原则(1)干奶牛治疗是预防产后临床型乳腺炎最基本的前提;(2)严格挤奶操作规程,定期挤奶器维修,是降低乳腺炎发病率的主要环节;(3)及时发现,挑出新发的临床型乳腺炎牛确定病原,选择敏感药物治疗;(4)淘汰没有治愈希望的慢性感染状态的牛,消除感染源。2、临床型乳腺炎疗效的判定标准(1)临床症状消退;(2)乳汁的体细胞计数在50万/ml以下;CMT检测转为阴性;(3)乳汁病原菌转为阴性。后两条也是判定隐性乳腺防治效果的标准。3、乳腺炎治疗方法(1)抗生素是治疗乳腺炎的首要药物,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先锋霉素号、头孢噻呋、氨苄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泰乐菌素、红霉素、青霉素、土霉素、安倍宁、速诺、泌乳通、速解灵、拜有利。其次磺胺类药物也是治疗乳腺炎的常用药物。对链球菌感染的乳腺炎牛,可用青霉素、阿莫西森、先锋霉素、头胞噻呋、红霉素、氨苄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牛,可用头孢哌酮舒巴埋钠、速诺,但大多数病例疗效不甚理想而转入慢性乳腺炎而被淘汰。对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乳腺炎牛,可选用泰乐菌素,经治疗大多转为慢性而被淘汰。对大肠杆菌引起的乳腺炎牛,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如庆大霉素、新霉素、拜有利,安倍宁等。(2)干奶期干奶牛治疗:我国奶牛场临床型乳腺炎,有40%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的,特别是大肠杆菌引起,这些临床型乳腺炎一半以上是在干奶期感染引起的,在干奶期奶牛并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细菌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一旦进入围产前期,奶牛就表现出临床型乳腺炎,因此,在干奶期对奶牛进行治疗,是降低产后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常用药物:安倍宁,每个乳腺经乳头管注入1支,药物保持抗菌期46天之久,是一种很好的长效抗菌药。在干奶后的头10天和临产前的10天内,每天对乳头进行药浴2次,可减少因乳头管括约肌开放而引起环境病原菌的感染。(3)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对新发的临床型乳腺炎,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无菌采取患病乳区的奶样,送化验室做病原鉴定的药敏试验,以确定病原和选择敏感药物,以指导治疗。在未做出病原鉴定和药敏试验之前,常采用以下处理措施:对发病乳区每天3-4次挤净乳汁,当机器挤奶不能排空乳汁时,要用手工挤奶。乳房灌注:急性乳腺炎乳区,在向乳区内注入药物后,常影响药物在乳区内的扩散,因此,在向乳区内灌注前,可经尾静脉注射10单位催产素,经1.52min,再用手挤净患病乳区内奶汁,向乳区内灌注药物。药物筛选是经药敏试验后确定。若未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选以下药物:速诺(阿莫西林200mg,克拉维酸50mg,泼尼西龙10mg),经乳头管开口向每个患病乳池内注入1支,(适用于泌乳早期的临床型乳腺炎)间隔12小时用药一次。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g、醋酸泼尼松50mg,向每个患病乳腺乳池内灌注以上混合剂量,每个乳区1个剂量(适用于泌乳早期的临床型乳腺炎)间隔12小时用药一次拜有利10ml,每个乳区间隔12小时一次。泌乳通(适用于泌乳后期临床型乳腺炎)1支,向患病乳腺乳池内注入,间隔12小时用药一次。林可霉素500mg,硫酸新霉素100mg,地塞米松5mg,向患病乳区乳池内灌注,间隔12小时用药一次。全身用药:对重症临床型乳腺炎,在对发病乳腺进行局部治疗的同时,要全身使用广谱抗菌素,并大量补液纠正水盐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以控制和防止败血症、菌血症的发生。常用抗生素有:头孢哌酮舒巴埋钠15mg/kg或泰乐菌素12.5mg/kg,土霉素10mg/kg,蒽诺沙星或环丙沙星10mg/kg,5%拜有利40ml/头。常用的磺胺类药物有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50100mg/kg,磺胺嘧啶50100mg/kg。为防止水盐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常选用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碳酸氢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