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偷懒的哲理故事.doc_第1页
员工偷懒的哲理故事.doc_第2页
员工偷懒的哲理故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员工偷懒的哲理故事 偷懒,有意逃避、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看看下面的员工偷懒的哲理故事吧! 史博是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音乐家之一,从小热爱音乐,18岁就进入了当时最为着名的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交响乐指挥。当时的音乐学院每天都有两堂体力课,因为在这之前的100多年里,指挥并没有什么象征性的工具,有的乐队指挥喜欢用脚蹬地,蹋出节奏,有的则喜欢挥动手绢,而当时最为流行的是用一种重达十来斤的铁棒指挥,指挥师提着铁棒按着节奏捅地面,发出砰砰砰的声音。 所以,当时的乐队指挥每完成一场表演,都会累得腰酸臂痛,因此学院里对学生们的体力要求也非常高。每次当老师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史博都会从内心里讨厌这根铁棒,他一个指挥花这么大的力气在这根铁棒上,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觉得这根铁棒拿得这么累,指挥师们哪还能聚精会神把精力全部用到音乐指挥上? 当史博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老师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铁棒是最神圣的指挥工具,哪个指挥家离得开它?老师还告诉学生们说,法国有个音乐家曾经带病指挥,结果体力不支,不小心把铁棒砸到自己的脚背上,后来还因感染溃烂而送了性命。 史博嘴上不回应,心里却想:那位音乐家的精神虽然很值得肯定,遭遇很值得同情,但是他的牺牲值得吗?史博心里有自己的答案。 从那以后,每次大家在练习臂力课时,史博就装生病,躲在教室或者宿舍里研究音乐,臂力虽然比不上同学们,但是因为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了音乐上,所以他的造诣却远远高过了所有其他同学。 毕业后,史博凭着自己高超的音乐才华,进入了德国最着名的交响乐团,成了一位小提琴演奏师和幕后的音乐创作者。1820年,史博跟随乐队去英国伦敦进行一场皇家演出,刚一到英国,乐队的指挥师就生病了,别说拎这么重的一根铁棒,就是站都站不稳。乐队虽然有几个替补的音乐师跟随,可是指挥师却只有一个,演出的计划又不能因此而耽搁,怎么办?正在所有人都为此而忧心忡忡时,史博对指挥师说:让我来指挥吧。 尽管指挥师对这位懒惰的年轻人有些排斥,但是身在异国,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答应了他。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表演的那天,史博并没有拿着那根铁棒上场,而是手执一根精心制作的小木棒作为指挥工具,这根小木棒非常轻盈,能够在空中划出非常优美的旋律线,因为身体不受铁棒的束缚,他还配上了非常优美的肢体动作。 结果,史博的指挥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表演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这一次的成功表演,让史博迅速成为了乐队的新指挥师,而史博就一直用这种质轻韧性的白色木棒作为指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