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美苏争锋、新兴力量的崛起及走向多极化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美苏争锋、新兴力量的崛起及走向多极化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美苏争锋、新兴力量的崛起及走向多极化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美苏争锋、新兴力量的崛起及走向多极化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1美苏争锋、新兴力量的崛起及走向多极化一、选择题1.(2013江苏徐州摸底)有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当时的经济之所以被学者称为“半球化”,主要是因为()a.美苏两极格局的存在b.南北半球经济发展悬殊c.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d.工业与农业文明的差异2.(2013福建福州质检)下图为小王整理的美苏争锋一课知识结构示意图。图中分别是()a.争霸丘吉尔古巴b.冷战马歇尔古巴c.军事对抗肯尼迪柏林d.冷战丘吉尔柏林3.(2013河北重点中学联考)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a.有利于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有助于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d.是西欧联合的关键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冷战”下的世界b.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c.第三世界的兴起d.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5.下图分别是1988年和1990年美国时代周刊两期的封面,它们反映了当时美苏两国的关系。下列相关评论,恰当的是()a.“冲突加剧了”b.“盟国时代来临了”c.“冷战该结束了”d.“美国人输了”6.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说:“苏联政府将不会作出任何鲁莽决定,将克制自己不发火我们将尽一切力量防止战争爆发。我们充分认识到,这场战争一旦爆发,从它开始那一刻起,就会成为一场热核战争和世界大战。”赫鲁晓夫的这段话表明苏联()a.致力世界和平b.被迫放弃原有企图c.停止军备竞赛d.对外战略由攻转守7.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8.(2013江苏连云港摸底)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邓小平的这一判断说明()a.美苏关系走向全面缓和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9.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0.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欧盟成立c.苏联解体d.911事件11.(2012江苏无锡期末)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展开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利比亚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遭到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这表明()a.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b.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很漫长d.霸权主义仍在影响和平12.下面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其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此漫画实际上反映了()(nien,non均为反对之意)a.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b.欧洲各国开始联合抵制美国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美欧建立起了反伊拉克同盟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材料一右边漫画名为“北约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漫画中的山姆大叔口叼雪茄,一手掐住法国的脖子,另一手搭在联邦德国的肩上,身上呈一个大大的“t”字形。联邦德国在美国的“照顾”下,双腿交叉成“o”字形,而可怜的法国则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双手支地,身体呈“n”字形。中间是被美国压在胳膊下的英国,一副不甘心的样子,身体如一个“a”字形。“nato”恰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英文缩写。(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美国为实现这一关系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斯塔夫里阿诺斯说20世纪70年代“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以后,美国成了唯一超级大国,它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立在美国主宰下的单极世界或叫做“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在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努力,伊拉克战争正是它在“911”后打着反恐旗号实现这个战略的重要一环。但是,另一方面,其他一些大国或力量中心,如欧盟、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在崛起,它们的综合国力正在发展壮大,它们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多元化,反对由任何一个大国主宰世界事务。(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格局是什么。如何看待未来的世界格局?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材料二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材料三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们在哪一历史要素上有相同的记录?(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3)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存在怎样的不足之处?课时作业11美苏争锋、新兴力量的崛起及走向多极化1.a2.b3.d4.a5.c6.b7.c8.c9.d10.c11.d12.c13.(1)关系:西欧各国受到美国控制。措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美国经济相对衰退,其霸主地位受到挑战;新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第三世界兴起,削弱了两极格局的影响,促使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3)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未来的世界格局是多极化,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变化的结果,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14.(1)朝鲜战争(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