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河流地貌的发育1专题细讲实战演练.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河流地貌的发育1专题细讲实战演练.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河流地貌的发育1专题细讲实战演练.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河流地貌的发育1专题细讲实战演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河流地貌的发育测控导航考点题号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2、3、4、5、8、10、11、12、1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6、7、9、13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80281页)(2013黄山检测)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附近地区地形图和河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由河流甲乙丙三处河床断面形态可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顺序为()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2.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之间相对高差介于200255b.m河谷形成是因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流水侵蚀而成c.b地降水量大于a地d.图示区域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3.正常年份,该地7月降水少于6月、8月的原因是()a.6月多锋面气旋影响降水多b.7月因亚洲高压控制降水少c.8月多热带气旋影响降水多d.全球变暖导致7月降水减少解析:1.b2.b3.c第1题,一般而言,河流上游侵蚀作用强,形成“v”字型河谷,越往下游,河道越宽,流速越慢,侵蚀作用越弱,沉积作用越强。第2题,图中ab之间相对高差介于200250;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发育成河谷;a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b地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小;根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判断图示区域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3题,该地6月受梅雨天气影响;8月经常受热带气旋影响,带来气旋雨;7月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为伏旱天气,降水少。(2013广元月考)图1是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地为一河心沙洲,图2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45题:4.该河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南地区d.东北地区5.关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p河道为该河的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b.若在该河的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若该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解析:4.d5.b第4题,从图2甲地河心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可看出,该河流存在春汛和夏汛,故该河应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第5题,若p河道为该河的主航道,q处堆积、p处侵蚀,则该河段的流向为由东流向西,a项错。若该河的上游修筑水坝,则河流泥沙含量减少,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b项正确。若该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遭受侵蚀而慢慢变深,c项错。河心沙洲应发育在水流较慢的河流中下游地区,d项错。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回答67题:6.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分布在山顶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分布d.为逃避野兽袭击7.如果甲村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矿产资源解析:6.c7.c图中村落沿河流分布,河流是该地区村落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读图,回答89题:8.图中a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河漫滩平原b.冲积扇、三角洲c.三角洲、冲积平原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9.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解析:8.b9.d第8题,a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山区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的时候,携带的大量碎石、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附近,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第9题,山区修路时,铁路的建设成本和技术要求都高于公路,故d项符合题意。(2012皖北联考)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变化图”,回答1011题:10.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和原因是()a.向东北流水堆积b.向西南海浪堆积c.向东地壳抬升d.向南流水侵蚀11.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减缓了,其原因是()不断实施围垦造陆长江三峡工程的建成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a.b.c.d.解析:10.a11.b第10题,图中成陆线与大堤随时间推移的总体移动方向是向东北方向,说明崇明岛面积在不断扩大;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堆积而形成的,面积扩大说明泥沙堆积作用大于海水的侵蚀作用,故a选项正确。第11题,崇明岛东滩淤积减缓,表明长江入海口地区在1998年后泥沙堆积量减少,其原因可能是长江近年来泥沙含量减少,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减少的原因有中上游地区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同时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使下游地区泥沙含量减少,故正确。围垦造陆会使岛屿面积不断扩大;长江入海口地区水流速度变化较小,如果中上游地区流速加快,会使更多的泥沙被携带到沿海地区,从而加快泥沙的堆积,故错误。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81页)12.(2012北京西城区期末)下面图1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2为河流堆积与流速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1中两处的地质构造,并任选其一,指出其所对应岩层的变化特点。(2)简述图1中所示水循环环节的外力作用表现。(3)据图2信息,比较上面图1中甲、乙两地地貌形成过程的差异。解析:第(1)题,由图1所示信息可看出,是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向斜构造,是岩层断裂错开形成的断层构造。第(2)题,图1中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河流,图中的地貌有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等,这些堆积地貌都是上游河流的侵蚀物被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的,河流塑造了地表形态。第(3)题,图2表示流速与沉积物颗粒的关系,本着这个关系分析甲、乙地貌形成的差异。 答案:(1)处:向斜。处:断层。处:岩层发生弯曲(或处:岩层破裂断开)。(2)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3)甲地为冲积扇,乙地为三角洲。甲地比乙地河流流速快,沉积物颗粒甲地大于乙地。13.读“某区域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村镇坐落在(地形区)上,b村镇坐落在(地形区)上,c村镇坐落在(地形区)上。 (2)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简要说明理由。(3)为充分发挥图中甲、乙两条河的运输作用。可采取的措施,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4)简述在甲、乙两河流下游常形成的地貌,并解释其形成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1)题,由图可知,a村镇位于山间小盆地,b村镇位于河漫滩平原,c村镇位于河口三角洲。第(2)题,、两线中,线虽然线路较长,但它经过山谷地区,坡度平缓,修建的成本低、难度小;而线要翻越两座山。第(3)题,修筑人工运河可沟通两条河流,增强运输功能。第(4)题,在河流下游主要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