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国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设计者:刘丽丽 年级:二年级 一、活动背景: 语文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依靠课本,而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最近热播的诗词大会以此为例,设计了本堂语文实践活动课,让孩子们也真切的参与到诗词大会中,由此激发学生真正走进国学,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出来。由好奇心产生求知欲,由求知欲鼓励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真正达到生活即是语文,语文源于生活的学习方式。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诗的美。2、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背诵古诗的兴趣。3、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三、活动准备: 1、学生大量阅读古诗,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或者春联。2、教师准备:课件。 四、活动过程: 1.由主持人开场,出示竞赛试题。预设:学生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古典诗词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生乙: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的积淀。学生甲:中华古诗词像海,她深厚而壮阔学生乙:中华古诗词像山,她深邃而凝重学生甲:游子思乡,亲人怀远,壮士悲国。思念不止,诗词无尽!学生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共赏那一轮照耀古今的明月。学生甲:今天就让我们畅游在诗词的海洋中,共享那千年文字的魅力!合:现在我宣布胜利街小学二年一班语文实践活动课“走进国学之诗词大赛”正式开始! 第一关,把给出的字排成一句古诗。 第二关,请说出诗句作者或出自哪首诗 。 第三关,请根据参考译文,说出古诗原句。 第四关,请听题。 第五关,积累展示。 第六关,根据语境填空。2. 学生汇报3. 请小组派代表与大家分享诗人故事预设:李白、白居易、李贺、王安石、苏轼等诗人有趣的故事。4.师结(预设):从观看诗词大会,到背诵古诗九十二首,再到接到任务后同学们跃跃欲试的热情和今天的精彩表现,老师相信诗词已经走进你们的生活,扎根在你们的心里。 读诗让我们明白“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寒窗苦读。读诗让我们明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伟大母爱。读诗让我们明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师恩难忘。读诗让我们明白“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每一句都有着震撼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就是中国诗词的魅力。相信你们一定能“长江后浪推前浪”把中国诗词文化发扬光大。5. 师(预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热爱诗词,喜欢诵读经典,谁想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最近背诵的古文呢?预设:生汇报礼运大同篇、爱莲说、陋室铭等。6. 师:本堂课的最后老师要与大家分享一首歌长歌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生汇报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与供需分析
- 员工安全生产承诺书范文
- 新能源行业2025年企业国际化技术创新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技术创新在海洋能开发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隧道衬砌混凝土浇筑温控措施
- 生物制品的注册管理
- 先心病与心脏骤停的风险及预防
- 2025年制造业数据治理策略与工业互联网安全法规与政策研究报告
- 远程医疗如何推动2025年偏远地区医疗服务的远程医疗市场细分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秋季学期高三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 2022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基本要求
- 文化政策与法规(第一课)
- 色彩基础知识ppt
- 寻找消失的滇缅路:松山战痕课件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 华科版五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共24课时)
- 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课 送给老师的花|沪教版
- 轧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最新开工报告范文
- 制药企业仓库温湿度分布的验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