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25《桃花源记》讲学稿1(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25《桃花源记》讲学稿1(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25《桃花源记》讲学稿1(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 课型:新授(1)学习目的: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相关链接: 1、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2、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 记阅读知识链接,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 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标记。2、全班齐读课文。1、 3、学生朗读后,正音正字。晋太元中( ) 缘溪行( ) 便舍船( )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 阡陌( )(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遂与外人间隔( )( ) 及郡( )下 诣( )太守 刘子骥( )4、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 交通 古义: 今义: 今义: 妻子 古义: 无论 古义: 今义: 今义: 绝境 古义: 不足 古义: 今义: 今义: 如此 古义: 今义: 5、一词多义 舍:( )( ) 乃:( )( ) 具:( )( ) 志:( )( ) 遂:( )( ) 寻:( )( )6、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k 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 记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同学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把你的修改意见在讲学稿上直接写(标注)下来。内容二:按照组长的分工,每位同学选择一个内容向全组同学进行交流。如有不同意见,请直接提出或质疑。内容三:请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合作,说说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 记任务一:反复朗诵课文,尽可能背诵下来。任务二:尝试完成下面的习题。1、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2、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模块四:当堂训练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5、本文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