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升作业(四十二)一、选择题1.在梯形abcd中,abcd,ab平面,cd平面,则直线cd与平面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能是()(a)平行(b)平行或异面(c)平行或相交(d)异面或相交2.下面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是()(a)(b)(c)(d)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若直线a不在内,则a;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内,则l;若l与平面平行,则l与内任何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可以相交.(a)1(b)2(c)3(d)44.(2013厦门模拟)a,b,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为三个不重合平面,现给出六个命题:acbcab ababcc caca aa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b)(c)(d)5.(2013西安模拟)设l,m,n表示不同的直线,表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若ml,且m,则l;若ml,且m,则l;若=l,=m,=n,则lmn;若=m,=l,=n,且n,则lm.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6.如图,在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mp,ab在正方体的主视图中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平行(c)异面(d)不确定7.如图,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abc的中线af与中位线de交于点g,已知ade是ade绕de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a不与a,f重合),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动点a在平面abc上的射影在线段af上;bc平面ade;三棱锥a-fed的体积有最大值.(a)(b)(c)(d)8.(能力挑战题)若,是两个相交平面,点a不在内,也不在内,则过点a且与和都平行的直线()(a)只有1条(b)只有2条(c)只有4条(d)有无数条二、填空题9.(2013保定模拟)设互不相同的直线l,m,n和平面,给出下列三个命题:若l与m为异面直线,l,m,则;若,l,m,则lm;若=l,=m,=n,l,则mn.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10.如图所示,abcd-a1b1c1d1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m,n分别是下底面的棱a1b1,b1c1的中点,p是上底面的棱ad上的一点,ap=a3,过p,m,n的平面交上底面于pq,q在cd上,则pq=.11.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则线段ef的长度等于.12.已知平面平面,p是,外一点,过点p的直线m分别与,交于a,c,过点p的直线n分别与,交于b,d,且pa=6,ac=9,pd=8,则bd的长为.三、解答题1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m,n分别是b1c1,a1d1,a1b1,bd,b1c的中点,求证:(1)mn平面cdd1c1.(2)平面ebd平面fga.14.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cb=90,ea平面abcd,efab,fgbc,egac,ab=2ef.若m是线段ad的中点,求证:gm平面abfe.答案解析1.【解析】选b.由题知cd平面,故cd与平面内的直线没有公共点,故只有b正确.2.【解析】选a.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图可得出ab平面mnp.3.【解析】选b.a=a时,a,错;直线l与相交时,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内,故错;l,l与无公共点,l与内任一直线都无公共点,正确;长方体中a1c1与b1d1都与平面abcd平行,正确.4.【解析】选c.正确,错在a,b也可能相交或异面.错在与可能相交.错在a可能在内.5.【解析】选b.正确;中当直线l时,不成立;中,还有可能相交一点,不成立;正确,所以正确的命题有2个,选b.6.【解析】选b.在主视图中ab是正方形的对角线,mp是平行于对角线的三角形的中位线,所以两直线平行.7.【思路点拨】注意折叠前deaf,折叠后其位置关系没有改变.【解析】选c.中由已知可得平面afg平面abc,点a在平面abc上的射影在线段af上.bcde,bc平面ade,de平面ade,bc平面ade.当平面ade平面abc时,三棱锥a-fed的体积达到最大.8.【思路点拨】可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然后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解决.【解析】选a.据题意,如图,要使过点a的直线m与平面平行,则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经过直线m的平面与平面的交线n与直线m平行,同理可得经过直线m的平面与平面的交线k与直线m平行,则推出nk,由线面平行可进一步推出直线n与直线k与两平面与的交线平行,即要满足条件的直线m只需过点a且与两平面交线平行即可,显然这样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9.【解析】中与可能相交,故错;中l与m可能异面,故错;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lm,ln,所以mn,故正确.答案:110.【解析】平面abcd平面a1b1c1d1,mnpq.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ap=a3,cq=a3,从而dp=dq=2a3,pq=223a.答案:223a【误区警示】本题易忽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不能正确找出q点的位置,从而无法计算或计算出错,造成失分.11.【解析】因为直线ef平面ab1c,ef平面abcd,且平面ab1c平面abcd=ac,所以efac.又因为e是ad的中点,所以f是cd的中点,由中位线定理可得ef=12ac.又因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所以ac=22,所以ef=2.答案:212.【解析】分两种情况考虑,即当点p在两个平面的同一侧和点p在两平面之间两种可能.由两平面平行得交线abcd,截面图如图所示,由三角形相似可得bd=245或bd=24.答案:245或2413.【证明】(1)连接bc1,dc1,四边形bcc1b1为正方形,n为b1c的中点,n在bc1上,且n为bc1的中点.又m为bd的中点,mn12dc1.又mn平面cdd1c1,dc1平面cdd1c1,mn平面cdd1c1.(2)连接ef,b1d1,则efab.四边形abef为平行四边形,afbe.又易知fgb1d1,b1d1bd,fgbd.又affg=f,bebd=b,平面ebd平面fga.【变式备选】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p分别为所在边的中点.求证:平面mnp平面a1c1b.【证明】连接d1c,mn为dd1c的中位线,mnd1c.又易知d1ca1b,mna1b.同理,mpc1b.而mn与mp相交,mn,mp在平面mnp内,a1b与c1b相交,a1b,c1b在平面a1c1b内,平面mnp平面a1c1b.14.【证明】方法一:因为efab,fgbc,egac,acb=90,所以egf=90,abcefg.由于ab=2ef,因此bc=2fg.连接af,由于fgbc,fg=12bc,在abcd中,m是线段ad的中点,则ambc,且am=12bc,因此fgam且fg=am,所以四边形afgm为平行四边形,因此gmfa.又fa 平面abfe,gm平面abfe,所以gm平面abfe.方法二:因为ef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关工委招聘工作人员1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a卷)
- 2025广东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招聘雇员1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音乐产业行业在线音乐平台版权保护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体育行业体育赛事直播与体育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在线旅游平台技术应用与创新模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农业科技行业数字化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教育科技行业在线教育内容创新模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建筑行业绿色建筑标准探索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5G通信行业5G技术与物联网互联发展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泽库县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参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GB/T 2481.1-2025固结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1部分:粗磨粒F4~F220
- 3.1.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 【公开课】二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 急救药品知识及护理应急预案考试题(附答案)
- 城管志愿活动方案
- 质量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 DB62T 3231-2022 地面辐射供暖施工及验收标准
- 冬季道岔除雪教学视频信号设备检修作业课件
- 《直升机停机坪技术标准》(mh5013-2021)
- 连台手术清洁消毒流程
- 标题:思政教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