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 变异与进化一、选择题1(2014届湖南长沙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生物卷)某雄性果蝇表现型正常,但其细胞中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甲图所示。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联会如图乙所示,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变异为交叉互换b观察异常染色体形态应选择普通体细胞c若不考虑其它染色体,理论上该果蝇能产生6种精子d该雄性果蝇与正常雌果蝇交配不能生育染色体正常的后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甲所示变异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观察异常染色 2(2014届湖南长沙重点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生物卷)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拉马克的自然选择学说b超级细菌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饲养的斑马与驴交配产下“斑驴兽”,说明斑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d漫长的共同进化使地球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3(20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用二倍体早熟易感病茄子(aatt)和四倍体晚熟抗病茄子(aaaatttt)为材料,培育纯合的二倍体早熟抗病茄子。以下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取四倍体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二倍体植株aattb基因型aatt与基因型aatt植株杂交,可以从f2中直接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c取b选项f1植株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种植c选项得到的植株,成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即可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4(20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在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敏感型个体容易被杀死,抗药型个体易生存,但在越冬期,容易生存下来的却是敏感型个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b若停止使用杀虫剂,抗药基因频率会逐年下降c该实例说明杀虫剂和严寒决定了害虫进化的方向d抗药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的5(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卷)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导致基因重组但不产生新的基因,因此与生物进化无关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6(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卷)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选的原始材料分别具有某种优良性状且能稳定遗传b杂交一次,得f1,若f1在性状上符合要求,则可直接用于扩大栽培c让f1自交,得f2,从f2中初步选取性状上符合要求的类型d把初步选出的类型进一步隔离自交和汰劣留良,直到确认不在发生性状分离为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杂交育种能够有目的地把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进行重新组合,所选的原始材料分别具有某7(2014届四川成都外国语学院高三下期2月月考生物卷)去年有一批次蒙牛纯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140%。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c肝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8(2014届江西赣州六校高三上期期末联考生物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b自然状态下,不同物种之间,不能通过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d共同进化就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之间一般不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故b正确。喷洒农药可以使不抗药的植物死亡,9(2014届江西赣州六校高三上期期末联考生物卷)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其变异也不能遗传给后代b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c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 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10(2014届河北邯郸高三上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卷)下列关于育种以及相关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可遗传变异b.在育种过程中进行了人工选择c.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利用生长素得到无子番茄的过程中没发生变异11(2014届河北邯郸高三上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卷)在种植白花豌豆的大田中,发现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12(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卷)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体,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a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育种方式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b此过程中f1出现aa个体的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c育种过程中若不发生突变,则该种群没有进化d可通过单倍体育种方式得到100的纯合品种13(2014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可以是单倍体b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可以表示无子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不能表示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基因组成14(2014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列关于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可见,染色体畸变可以用显微镜观察b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畸变发生在减数分裂c基因突变是有害的,染色体畸变是有利的d基因突变无论发生在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是可遗传的,染色体畸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一定是不可遗传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在显微镜下是不可见,染色体畸变可以用15(2014届云南昆明一中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如非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b一定不能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基因和新性状c能获得与亲代不同的表现型,但一定不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d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通过相互杂交即可完成16(2014届陕西长安五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诱变产生抗药性变异。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演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用药后,药物对病原体抗药性进行选择,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强的个体保存下来,a错 17(2014届河南商丘一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18(2014届河南商丘一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对一株玉米白化苗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该白化苗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a染色体数目变异 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重组19(2014届福建南安一中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a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c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雄性个体致死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 ,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20(2014届福建南安一中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染色体1、5、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此细胞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细胞质分裂为不均等分裂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d不一定发生分离d含有基因b、b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1(2014届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植物丙不育。但在变化剧烈的环境中种植f1时,偶尔能出现可育个体植物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植物乙属于同一种生物b植物丁由植物丙经基因突变形成c植物甲、乙、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d植物丁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变化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22(2014届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用杂合子的种子尽快获得显性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a种植f2选性状不分离者纯合体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23(2014届吉林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卷)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图中a表示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可以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24(2014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有1/2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xa和x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b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c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ydf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ao【答案】a25(2014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右图)。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a红色白色31 b红色白色11c都是红色 d都是白色26(2014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列过程可能存在基因重组的是()a b c d【答案】c27(2014届北京四中高三第二学期开学模拟生物卷)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b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c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经ems处理后,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28(2014届山东烟台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人类中有一种致死性疾病,隐性纯合的儿童(aa) 10岁左右全部死亡,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正常。已知某人群中,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群体中随机婚配且没有突变发生的情况下,在下一代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是a0.0198b0.099c0.198d0.0001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9(2014届山东烟台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与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30(2014届山东烟台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人血红蛋白分别由两条、链构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链第6位的谷氨酸替换为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聚集为纤维状,使红细胞形状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血红蛋白至少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b该病是基因控制的蛋白质结构异常造成的c患者体内编码链的基因碱基数量改变d氨基酸序列改变影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胞贫血症的病因是基因突变进而造成血红蛋白结构的改变,故b正确;由于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不变,故31(2014届湖南常德高三上期期末市协作考试生物卷)下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1和种群2中的不同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种群1和种群2甲虫的变异和进化方向b.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c.aa个体的出现可能导致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32(2014届湖南常德高三上期期末市协作考试生物卷)果蝇缺失1条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号染色体上的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翻翅果蝇和缺失1条号染色体正常翅果蝇杂交,则f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翻翅果蝇占a.1/3 b.2/3 c.1/4 d.3/4染色体数正常的翻翅果蝇占1/3,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题意的分析能力。33(2014届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考理科综合生物卷)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c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个体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34(2014届广西南宁高三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生物卷)基因型为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已知基因d位于17号染色体上,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斑马鱼的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下图是用个体m和n进行的杂交实验,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a将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b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可将重组质粒导入斑马鱼的受精卵使其表达c将含斑马鱼g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连接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d自然状态下的基因g与d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的拼接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a正确;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35(2014届辽宁五校联考上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 高产、感病; 低产、抗病; 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不可行的是a.利用、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b.对品种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c.a、b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d.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获得c36(2014届辽宁五校联考上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说法,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 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7(2014届广东厦门高三上期质量检测生物卷)园艺工作者以野生的阔叶风铃草为材料,人工诱导形成多倍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染色体时,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直接染色观察b.检测染色体时,不能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作为染色剂c.经诱导处理,植株中仅部分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d.培育出的多倍体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38(2014届山东淄博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不同的培育方法,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定向产生新基因b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aab_的类型经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c和过程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d过程是将优良基因集中于同一生物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过程为诱变育种,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错误;过程为杂交育39(2014届山东淄博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染色体上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产生绿色皱粒后代纯舍高茎豌豆培养成四倍体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abcd40(2014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rb,通过某些技术可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aabb;ab;arrbc;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细胞融合、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41(2014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卷)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42(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2月联考生物卷)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因不含染色体,其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在动物精原细胞分裂间期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但有转录和翻译的发生c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该个体在减数分裂时常常发生联会紊乱43(2014届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下图和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和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 重组和易位 b. 易位和易位c. 易位和重组 d. 重组和重组44(2014届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 b c d二、非选择题45(2014届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10分)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1)方法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2)图中基因型为_。(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子占_;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自交一代,则中符合生产要求并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5)如果方法中(二)过程中掺杂了一些花药壁细胞进去,由花药壁细胞经过(三)过程形成的植株一定是_(纯合子、杂合子)。【答案】(1)基因重组方法 (2)ddtt(3)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花药离体46(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期第六次月考生物卷)(13分)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自交, f自交所得f中有 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 种。(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自交,减数分裂中甲与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 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 条染色体。47(2014届广西南宁高三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生物卷)(14分)某种雌雄异株的二倍体草本经济植物,其花色由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全为红色,在该种植物的一个大型种群中,发现一株白色雌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若已知该变异为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某学生为探究该突变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确定该基因的位置。实验步骤:根据突变植株的表现型确定则该突变属于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让该白色雌株与红色雄株杂交,得到f1,选f1中 作父本, 作母本杂交得f2。观察f2植株花的颜色,并统计。实验结果及预测:若 ,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 ,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需进一步判断该突变类型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分别取正常植株和突变植株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对比细胞 。【答案】(1)显性 白色植株 红色植株 后代雌雄株皆有红花和白花 后代雌株全为白48(2014届山东淄博高三期末考试生物卷)(9分)金鱼是由灰色野生鲫鱼经人工选育的一种常见观赏鱼。i金鱼的体色与体内黑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病理机制与临床管理
- 私立医院护理服务特色
- 戏曲脸谱汇报课
- 物联网安全技术体系
- 拼多多无货源电商模式讲解
- 2026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田阳高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学校剪纸社团汇报
- 外科手术医院感染之我见
- 县级人民医院痔疮诊疗体系
- 微地震监测技术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转诊转院报备表
- FZ/T 73009-2021山羊绒针织品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 导学案(无答案)
- 【词汇】高中英语新教材词汇总表(共七册)
- 喷射混凝土工艺性试验总结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笔迹、指纹鉴定申请书
- 古建亭子CAD施工图集
- 生产效率提升培训教材课件
-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含新增和修订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