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螳螂捕蝉教案.doc_第1页
10.螳螂捕蝉教案.doc_第2页
10.螳螂捕蝉教案.doc_第3页
10.螳螂捕蝉教案.doc_第4页
10.螳螂捕蝉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从人物对话入手叙述故事,使人妙悟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文章前后照应,从开头的吴王有意攻打楚国,到结尾的“恍然大悟”,一脉相承,一线贯通,构成了有机整体。第一课时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乘虚而入”“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毫不介意”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第一课时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请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1)螳螂是什么?(昆虫、益虫)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举例:蜻蜓。你们也找找看?(蚂蚁、蝴蝶、蚂蚱、蚱蜢)有些动物的名称中有虫旁,但不是昆虫,举例:青蛙、蛇、蚯蚓。(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一个八字成语。说一说此成语的意思。(3)今天学习的螳螂捕蝉这篇文章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相信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深刻领会到的。二、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后齐读。诸侯国禀报固执毫不介意不堪设想恍然大悟 打消念头 隐伏祸患 劝阻2、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处死 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禀报大王 乘虚而入 举起前爪 露水3、分节次开火车朗读课文,纠正误音,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理解词语的意思。(有的需结合上下文,在具体的语文环境中理解。)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一说吗?3、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从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3、交流A、吴王是位暴君 相机出示句子: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1)“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顽固(2)你能否讲讲吴王怎么样,才叫固执?(3)学学这位 暴君的样子,表演朗读,然后全班一起来学一学。B、大臣为国家着想 相机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C、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看来吴王的固执是有原因的。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事实上,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五、细读课文,了解结果。同学们,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吴王的态度仍是如此坚决,似乎不可更改。可结果,他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出国的念头。1、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节,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2、理解“恍然大悟”吴王明白了什么?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3、文章开头说吴王固执己见,最后又交代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写作上的安排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那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呢? (1)少年说了什么?为什么能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呢? (2)吴王说少年讲得太有道理了,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这正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重点。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起因 固执攻楚经过 巧妙劝说 前后照应结果 打消念头螳螂捕蝉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北小 沈兰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3、借助语言文字,体会少年劝谏之巧妙与智慧。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激发兴趣:1、“螳螂捕蝉”是个成语,我们通常会在它后面加上四个字,谁知道?(八字格成语)。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还记得吗?二、精读课文,领悟寓意1、这位少年讲的“螳螂捕蝉”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自读第二段,读后同桌相互讲一讲“螳螂捕蝉”的故事。2、出示词语读,指名读:蝉悠闲自由自在;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3、指名带着以上词语讲“螳螂捕蝉”的故事。4、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指名读有关语句。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组织讨论:(1)围绕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2)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同桌讨论。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蝉螳螂黄雀(3)指名交流。5、掉头看看身后,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假如蝉、螳螂、黄雀都将头往后看一看,完全可以发现身后的祸患。可是,它们怎么都没有这样做呢?创设情景说话:(1)蝉啊,你为什么没有掉头看看身后的危险呢?(这可是一件大事啊,你真是只要露水不要命啊!)(2)螳螂啊,你的身后隐藏着祸患呢,你怎么不回头看看呢?后悔吗?(看,这位终于醒悟了。可惜,已经晚啦!)(3)黄雀啊,别人都说你聪明,可你怎么也没掉头去看一看呢?6、是啊,早一点醒悟,就会早一点避免危险与祸患。读到这里,你想对他们三个说些什么?用“你们啊”开头,体悟“一心想”。7、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三、再读课文,品味吴王的醒悟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朗读。2、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他明白什么了?联系上下文理解。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能会国破人亡。(1)品读第一自然段,理解 “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其他诸候国乘什么“虚”?“不堪设想”的后果是什么?(2)引读:所以,吴王打消了(3)练习朗读。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1)当初,大臣们不也劝过吴王吗?理由不一样吗?可是他们劝说的结果是什么?谁来读一读?出示第一自然段末句。理解“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管对错,都听不进别人的意见。)(2)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这里出现了两个“死”,意思一样吗?这个“死”写出了什么?(吴王攻打楚国的决心谁也动摇不了。)(3)可是听了少年的话,他明白了大臣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如果自己一意孤行3、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品读故事,体悟少年的智慧1、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可是学到这儿,老师的脑海里却涌起了一个疑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譬如:(1)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2)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2、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吴王为什么没有听大臣的,却听了那个少年的?那个少年又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3、也就是说同样是劝说,少年非常智慧,非常巧妙。他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4、再读读故事,你从哪里感受到少年的智慧,让吴王不得不信以为真?读画圈注。(1)第三自然段:“毫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什么?“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为什么要每天来转?(有恒心、有毅力、有智慧;劝谏的勇气和决心都非常大;胆识过人,智慧过人)时间:早晨:这样才会有蝉来吃露水,他真是智慧;地点:王宫花园:这是吴王一大早的必来之地。而且这里有树有鸟,这样才能把故事编下去,说得像真的一样。(2)第四自然段:“终于”:好不容易引起了注意。不然,他肯定还会继续转。小小少年,真是用心良苦啊。(3)描写蝉、螳螂、黄雀的形象那么逼真,让吴王不得不相信。圈圈动词交流。5、原来少年在花园里一连转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6、读到这里,我们也不难发现,同样是劝,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妙劝,让吴王自己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7、读到这里,你觉得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吴王呢?是啊,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这少年就是这样有勇有谋,充满智慧。8、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9、随着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少年智劝吴王的事情迅速传开啦。听说此事后,大家会说什么呢?众大臣、吴国的百姓或者楚王、诸侯国国王,任选一种角色说话。(智慧的力量,和平的力量)五、总结全文,随文练笔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