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深圳二模)人民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深圳二模)人民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深圳二模)人民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深圳二模)人民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2云梦秦简中记在了一段秦律,大意为: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再,也不能免责。这段秦律最能说明 a地的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b当时地方基层的管理方式 c秦律采取轻罪重罚的原则 d实施暴政是秦朝骤亡的主要原因13“大器晚成”、“大象无形”、“质真若渝”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最早都院子同一本先秦典籍,它是 a春秋 b道德经 c论语 d韩非子14右图(图8)是2012年在香港拍卖到两亿多港币的中国宋代葵花洗。这件瓷器盘口状如六瓣葵花,胎质细洁,釉呈天青色。结合所学知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图8 a该瓷器可能是北宋汝窑出品 b拍卖到天价,定为民窑烧制 c釉色为天青,是白瓷的成熟代表d该瓷器采用了典型的青花瓷工艺15由洋务派创办的两国近事汇编(1873年1900年)在介绍某国情况时,提及其“各工会会议,藉境内高室积产,按名公晰,以赡贫困,其工值所得亦公晰,以均有无”。该记载反映了 a“中体西用”之说 b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 c社会契约论的观点 d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161938年5月,蒋介石在总结抗战形势时说“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这段话当指 a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抗战 b淞沪会战分散日军兵力,粉碎其速亡中国的企图 c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将进入相持阶段 d百团大战在华北地区沉重打击了日军17人民日报某年的元旦社论以乘风破浪为标题,提出“鼓足革命干劲,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口号,同时还附有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图表。据此判断,该份日报最有可能出版于 a1956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78年181903年,梁启超曾记载:(此电)由大西洋发,循前此欧洲与东方通行之旧线至马尼刺,复由马尼刺用新海电至旧金山,经美洲大陆复还纽约。发电时十一点五十五分,接电时间十二点四分三十秒,相距仅九分零三十秒。他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一项新发明 a电报 b电车 c发报机 d电磁感应19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说的“外物”包括 神职人员 苦修行善 阅读圣经 购买“赎罪券” a b c d20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因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有权 a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民 b保留原有土地的所有权 c没收农民的私有财产 d对领地上农民进行司法审判21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谈到了争取持久和平的三项原则:建立伙伴关系;继续保持军事实力;同共产党国家谈判分歧。依照这些原则,美国 a实施了“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 b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c和苏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d同中国改善外交关系22下表所列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全球化发展的两种观点,能分别支持这两种观点的典型史实是类别极端全球主义者怀疑论者观点全球化是人类活动框架的重组,是民族国家的终结。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明的冲突,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仍然存在。 a联合国的建立 / 美苏“冷战 b欧盟的成立和发展 / “911”事件 c跨国集团的出现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中国加入wto /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3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当时全世界有6亿多民众能够同时见证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脚印,他们是 a通过广播收听报道 b在电影院观看纪录片 c通过电视观看直播 d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38(26分)公共舆论的发展状况,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必使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北面再拜。师弟子各以疑义相质难。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摘自黄宗羲学校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秉承“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原则,由胡适、傅斯年、蒋廷黻等知识分子担任只要撰稿人,发表了系列时政评论文章,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大促进了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发展。摘自李佳“兴起论文”(19341937)中的意见领袖研究材料三:文革中的“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当时公共舆论的表达形式。“四大”的目的,一开始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后来是“打击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大字报的内容,大多是检举揭发,攻击谩骂,没有事实依据。1980年邓小平指出:“应该让群众有充分的权力和机会,表达他们对领导的负责的批评和积极的建议,但是大鸣大放这些做法显然不适宜达到这个目的。”摘自“大鸣大放大字报”是大民主吗?(l)材料一中黄宗羲主张学校应在国家政务中发挥什么作用?分析其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8分)(2)材料二中的“四不”原则体现了怎样的舆论精神?你认为当时的知识精英们可能会围绕哪些主题展开评论?请用史实加以说明。(至少列举两类主题)(10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文革时期“四大”这种舆论形式产生的根源。(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引导公共舆论健康良性地发展。(4分)39(26分)西方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侧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图11)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场景:一位女子穿着由东方丝绸制成的衣服,左手优雅地抓着一只银水罐,右手打开富丽的大空格玻璃窗,桌上铺着来自印度的织锦台布,台布上得珠宝盒敞开着,墙上挂着比皮革制成的世界地图材料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后期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状况有几个典型特征:圣经衰弱(心理病症)快速增加,主要原因很简单现代文明;将写信、写日记、传记、自传、画肖像画视为天经地义的个性表达方式;把追求隐私作为孜孜以求的一个家庭生活目标。 摘自彼得盏伊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材料三:二战后,一个主要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销售人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西方学者将这个群体称为新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崇尚闲暇,厌恶竞争,奉行消费主义。(1)材料一名画中所描绘的场景反映出哪些历史信息?(6分)(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分析现代文明给中产阶级造成精神压力的原因。思考这一时期英国中产阶级能够追求个性、注重隐私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0分)(3)阐述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新中产阶级崛起的关系。结合新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201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题目121314151617答案bbadbb题目181920212223答案acbdbc二、非选择题。(共52分)38. (共26分)(1)作用:议政、辅政、督政。(意思相近也可给分,2分)背景: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为新思想的孕育提供物质条件;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日益腐败;思想上,走向僵化的程朱理学、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阻碍新思想的萌生,一些士人开始倡导“经世致用”。(6分)(2)精神:公正客观、独立自由(或公平、正直、理性等)(意思相近也可给分,2分) 主题与史实:民主与独裁:可依据“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的相关史实。 国家统一:可依据“军阀割据混战”或“国共内战”的相关史实。 民族精神(或民族危机、中日矛盾等):可依据“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史实。(评分说明:须回答两个主题,每个主题4分,其中主题归纳2分,史实说明2分。回答其它主题只要符合时代特征,依据史实正确也可给分。本问共8分)(3)根源:极“左”思潮的泛滥;以阶级斗争为纲;民主法制被野蛮践踏。(任答两点得4分)(4)本问4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本问可从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发挥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公共舆论须以法制为前提、以事实为依据等方面回答。)39. (共26分)(1)信息: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加强;世界市场拓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海上马车夫”荷兰通过海外贸易,经济迅速发展。(6分)(2)原因:现代文明主要指工业文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及追求财富的欲望,使中产阶级的压力日益加重。(4分)条件:政治上,民主法治不断完善,个人隐私权可从法律上得到保护;经济上,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的财富不断增长,生活无忧;思想上,自由主义思想兴起,追求个人幸福成为普遍的价值观。(如答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