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题(4).doc_第1页
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题(4).doc_第2页
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题(4).doc_第3页
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题(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四)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950年产量中国印度美国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度10.9度2949度1、请认真分析表格,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A中国的人均钢产量,是美国的1/227,印度的1/1.7 B中国的人均发电量,是美国的1/1068,印度1/4 C中国的工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也落后印度 D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工业化2、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段出自肺腑的话说明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我国当时的工业非常落后 我国的农业、手工业非常发达 我们应扬长避短,加大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力度 A B C D3、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起于_,止于_ A19501954 B19511955 C19521956 D195319574、根据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情,“一五”规定了三个基本任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五”基本任务的是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B重点发展现代化农业,为工业化的发展打好基础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5、“一五”规划的基本任务中,最主要的是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B相应地发展现代化农业,为工业化的发展打好基础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 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 武汉长江大桥 D 葛洲坝水利工程7、“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A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8、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宪法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民族平等 民族自治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A B C D 10、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在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少数民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之后C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D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11、从久远的古代开始,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和繁衍在这块疆域辽阔的土地上,历经几千年的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国的民族面貌,因此,从历史上讲,我国就是一个A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国家 B和睦团结的大家庭C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12、关于民族区域自治,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B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内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不受中央政府的管辖C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D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13、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行使管理本地区各项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这说明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优越性B民族自治区不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D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核心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共同繁荣1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_之一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文化制度 D民族制度15、在我国,保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大力促进各民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的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的制度 D维护少数民族的聚居权利的制度16、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在 A筹建新中国时 B制定宪法时 C修改宪法时 D中国“八大”上17、20世纪80年代初,为尊重历史与现实,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有一位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位领导人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18、2007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我国之所以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 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 “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1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我国分别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意思是A政治上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 B与原宗主国(即英国葡萄牙)还有政治经济联系C原有的经济地位不变 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20、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海峡两岸实现通航通邮通商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21、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选项是“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A B C D2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23、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A大陆确立“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的对台政策 B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C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交往D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24、中共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现“三通”,这“三通”是指 通航 通邮 通话 通商 通婚A B C D25、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基础和前提是 A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两岸经济合作C分步骤进行和平统一谈判 D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二、综合题:(共50分)2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中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2)汉武帝时期是怎样巩固大一统局面的?(3)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0分)15 DADBA 610 DCCDD 1115 CBABB 1620 ABDDB 2125 DBCDA 二、综合试题参考答案:(50分)29、答:(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秦的统一。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