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含解析)(1).doc_第1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含解析)(1).doc_第2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含解析)(1).doc_第3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含解析)(1).doc_第4页
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4年中考历史备考系列 10(解析版)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试题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3第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一、选择题(共24题)1. “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光明中学正在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说:“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人物是:a、禹b、嬴政c、杨坚d、李世民3.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4. 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a尊王攘夷政策 b休生养息政策 c君主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5.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6.右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出现于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7.“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是a伯利克里 b查理马特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8.“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a.基督教产生 b.文艺复兴发生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兴起【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难度适中,中世纪是指欧洲的封建时代,“新鲜思想”指的应该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答案选b,ac为干扰项,无关。【答案】b9.右表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由其内容可见,该部分的研究主题应是时间:1771年查阅的报纸:美洲海报和美洲海报增刊。奴隶船只数:30艘船只从何处来:(1)几内亚族群(黄金海岸9艘;几内亚海岸1艘)(2)班图族群(安哥拉海岸17艘)(3)苏丹族群(冈比亚和塞内加尔3艘)公布的黑人人数:6990人逃亡奴隶最多的族群:班图族(刚果人),根据大约950份通告计算。a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c黑人奴隶贸易 d第一次工业革命10.学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该肯定为主。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剥夺,应全盘否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b. 甲对,乙错c. 甲、乙两人观点都对d.甲错,乙对【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难度适中,俄国农奴制改革中.考.资.源.网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是正确的,但是学生乙认为要全盘否地,说法就过于绝对了,任何改革都尤其进步性,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废除了农奴制,一定程度上铲除了封建因素,答案应该选b。【答案】b11.今天,我们无一不在感受着电灯的光明,享受着电器带给我们的多彩生活。溯本求源,我们应该敬仰的发明家是a瓦特 b莱特兄弟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12.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支持正常贸易 反对鸦片走私 反对开放口岸 维护民族利益a. b. c. d.13.据客都梅州一书介绍:丁日昌曾协助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并任总办,建议清政府设立北洋、东洋和南洋海军,曾在台湾规划主持架设电报线。从这些活动可以判断丁日昌积极倡导和参与了a. 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4.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15.有人评论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最能佐证这一评论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台儿庄战役【解析】16.小赵同学用百度搜索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他要搜索的人物应是a.林则徐b.张謇c.张之洞d.詹天佑17.美国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5日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表示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这一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18.2012年2月24 日,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在突尼斯举行“叙利亚之友”的国际会议。有人说,在没有叙利亚政权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与叙利亚国内危机有关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不禁使人回想起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次会议。“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次会议”指的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日内瓦会议19.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印度在科学技术的一些重要领域如计算机和软件研究领域成就斐然 b韩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经济起飞,创造了“惊人的汉江之奇” c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第一个“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d日本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一度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战后亚洲经济发展有关历史。其中,d项明显错误。因为马歇尔计划主要是援助西欧国家。【答案】d20.肯尼迪在会议古巴导弹危机是曾说:“觉得核战争在那天比在核时代的任何时候都逼近”,这一危机反映的世界政治局面是a 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美苏冷战 d一超多强21.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2.对表1解读正确的是表1: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产量年份粮食(百万吨)棉花(百万吨)煤(亿吨)钢(百万吨)1952163.421.300.661.351957195.051.641.315.35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23.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24.科技发展影响世界,科学名人世人永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贡献是a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b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c研制“两弹一星”【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难度适中,题目问的是钱学森,a是牛顿的。b是法拉第的。所以答案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5.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4分) 材料二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等为解决“文化”上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4分)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2分)26.合作探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某班同学在学习俄国历史时,以分组的形式,组织了一场辩论会,题目是改革与革命。(10分)导言:俄国近现代以来,曾经历过三次历史剧变,第一次是1861年改革,第二次是十月革命,第三次是苏联解体。过程:关于1861年改革,辩论的主要观点是甲组 乙组(1)从学习方法的角度看,上述两组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你觉得应如何全面地评价这次改革?(3分)关于十月革命,辩论的主要观点是甲组 乙组(2)上述甲组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说明乙组同学观点的正确性。(4分)关于苏联解体,辩论的主要观点是甲组 乙组(3)你同意上述哪组同学的观点?请你结合中国的史实说明你的认识。(3分)总结:通过辩论,两组同学对俄国这三次剧变的历史达成了一个共识:不管是改革还是革命,都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是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材料一 “109年(18401949)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1)“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1分)材料一中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指的是西方列强在1900年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1分)材料二(2)材料二中的“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材料二中的历史情景绘画指的是同一个历史事件,请说出这个历史事件的名称。(1分)(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艰辛探索。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_运动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近代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每空1分,共2分)材料三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4)毛泽东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