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高考历史 考点一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一 鸦片战争1 背景 1 18世纪中后期 英国开始 工业革命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政治腐败 对外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 3 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向中国走私鸦片 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 心健康 林则徐奉命查禁鸦片 1839年6月 虎门销烟 英国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2 经过 1840年6月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8月 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有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结束 3 影响 1 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2 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1 背景 鸦片战争后 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 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 遭到拒绝 2 经过 1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 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 天津条约 条约规定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 经商和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2 不久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1860年 清政府被迫签订 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 承认 天津条约 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 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 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 影响 1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 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三 太平天国运动1 背景 1 鸦片战争后 鸦片走私更加猖獗 白银外流加速 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 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 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2 清朝官吏搜刮人民 连年自然灾害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激化 2 经过 1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建立政权 2 1853年定都天京 与清廷对峙 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 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3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4 1856年 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洪秀全提拔陈玉成 李秀成指挥军事 洪仁玕总理朝政 1858年 太平军取得三河镇大捷 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5 1859年 洪仁玕提出建设国家新方案 资政新篇 6 1860年 太平军攻打上海近郊 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1864年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考点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 鸦片战争后 洋纱和洋布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的市场 造成农家的 织 与 耕 分离 农民购买洋纱洋布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 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2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操纵丝 茶市场 中国丝 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日趋商品化 农产品的大量出口 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 洋务运动1 背景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内忧外患 2 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 维护清朝统治 2 代表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3 时间 19世纪60 90年代 4 活动 5 评价 1 甲午战争的失败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2 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 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 背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 一些官僚 地主 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2 概况 1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有上海的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2 使用机器 雇用工人进行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四 社会变迁 考点三新思想的萌发 实践与发展一 开眼看世界 1 林则徐 设立译馆 翻译外国书籍 编译出 四洲志 各国律例 等资料 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 魏源 编撰 海国图志 阐述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1 含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提出这一思想 其肯定封建制度 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之本 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挽救封建统治 2 作用 在此思想指导下 创办近代企业 开设新式学堂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 早期维新思想1 背景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 主张 发展民族工商业 兴办学校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实行君主立宪 3 局限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1 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阶段特征1840年鸦片战争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2 鸦片战争的影响 例1 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 5 据统计 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 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 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 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a 南京条约 规定开放五口通商b 广东人民对洋货的抵制c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d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解析由题干中的时间信息 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 可知是鸦片战争之后不久 这一时期 随着其他四处通商口岸的开放 对外贸易不再局限于广州一处 故a项正确 3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的不同点 例2 2016北京东城期中 4 下列对 资政新篇 的评价正确的是 b a 推动了思想的解放b 体现了历史发展潮流c 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d 根除了农民阶级的局限 资政新篇 发展资本主义 顺应历史潮流解析 资政新篇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体现了历史发展潮流 故b项正确 其他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4 综合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 提出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思想 冲击了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 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 传统人 开始向 现代人 过渡 2 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 3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 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5 使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壮大起来 新的阶级力量的出现 为中国向近代社会迈进创造了条件 客观上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6 创办近代海军 推动了中国近代国防的发展 7 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出现 例3 2016北京海淀期中 21 郑观应在 商务叹 中写道 轮船招商开平矿 创自商人尽商股 办有成效倏忽变 官夺商权难自主 名为保商实剥商 官督商办势如虎 郑观应实际上 c a 赞扬商办企业取得的成就b 肯定商界企业主的积极性c 否定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d 赞同政府加强对企业控制商人商股 官夺商权 官督商办不利于企业发展解析从材料中 名为保商实剥商 官督商办势如虎 等信息可知 郑观应认为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不利于民用企业发展 故c项正确 1 宗藩关系中国与某些周边国家在历史上曾存在宗藩关系 这种宗藩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关系 周边国家要向中国 称藩纳贡 受中国的册封 并由中国赐予印玺 而实际上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中国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 并不具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实质性内容 作为宗主国的中国是以一种 王者不治夷狄 来者不拒 去者不追 的不治主义态度对待外国的 原则上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 中国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作为 天朝上国 的富有与大度 总是本着 薄来 厚往 的原则 对朝贡者给予大量的赏赐 其价值远远超过朝贡者所进贡的物品 所以 各藩属国总是乐于来华朝贡 有时中国统治者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 也对各国来华朝贡的时间和规模作出种种限制和规定 虽然有些国家有时不按规定时间和规模来华朝贡 中国政府也都给予了热情接待 再者 各国在来华朝贡的同时 也与中国进行贸易 由此可见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这种宗藩关系和近代西方国家那种表面上平等 而实质上却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和西方殖民国家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 压迫与被压迫 剥削与被剥削 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2 曾国藩曾国藩 1811 1872年 湖南湘乡人 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 战略家 理学家 文学家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并称 晚清四大名臣 他官至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 武英殿大学士 封一等毅勇侯 谥曰文正 曾国藩于道光十八年 1838年 中进士 入翰林院 太平天国运动时 曾国藩组建湘军 力挽狂澜 经过多年鏖战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 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 以德求官 礼治为先 以忠谋政 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 对清王朝的政治 军事 文化 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 清政府建立了近代第一所兵工学堂 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3 拜上帝会其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宗教组织 19世纪中期 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 劝世良言 的影响 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 并模拟 劝世良言 写成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等书 作为该会教义 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 拜上帝会虽曾得益于基督教 但在许多方面与基督教大相径庭 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 以会员为基本力量 发动反清武装起义 建立了太平天国 4 西学东渐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 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明万历年间 耶稣会传教士东来 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 也带来大量科学技术 此时的西学传入 主要以传教士和一些中国人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为主 19世纪中叶前后 西方人进入中国 并以各种媒介带来西方的新知识 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人士主要采取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