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分权制衡论完善集采机构职能徐舟法国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有一段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一切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以权力约束权力主要有两种有效途径:一种是将权力化整为零,使得不同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形成平衡,也就是中国古老的“分而治之”的战略思想;另一种是在权力之外再设置一种权力,让后者对前者进行监督,如我国古代的御史制度。综观以防治腐败为主要目标之一的政府采购法,它在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设计上,就全面地应用了权力制衡这一科学思想。一、我国政府采购的分权制衡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项重要智慧结晶,政府采购法尽管出台在前,但却处处体现了这一思想。为了有效解决以往长期分散采购体制中因权力过分集中而导致的权力滥用问题,政府采购法构建了多层次的分权制衡制度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是宏观层面的“管”、“采”、“用”三权相分离制度。即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行政管理,集采机构(分散采购中则为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负责实施采购,采购人负责使用。二是中观层面的采购组织权、评审权、定标权三权相分离制度。原本由采购人独占的采购权被一分为三,其中采购组织权被赋予集采机构(分散采购中则为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评审权被赋予依法组建的评审委员会;只有定标权仍归属于采购人。三是微观层面的集采机构内部采购经办、合同审核、履约验收三权相分离制度。对于集采机构的采购组织权,政府采购法按照采购环节进一步进行了分权,即对于采购过程中的采购经办、合同审核、履约验收这三个重要环节,集采机构内部必须实现职责分工、岗位分离。二、存在的问题政府采购法所确立的分权制衡机制,其设计思想和制度框架是非常好的,相对其他一些领域的“管采”不分、同体监督体制有极大进步。实施十年来,政府采购中原本易发、多发的腐败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由于某些重要职权的分配还不尽合理,一些职权相互之间的界线划分也不够清晰,在实践中引起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在管、采、用这三方中,管方被赋予了政策制定、行政审批、业务管理、考核处罚等核心职权,在三方中无疑居于主导地位。并且,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掌握规则制定权的管方,其职权内涵和外延还得以不断扩展。用方的采购权被分解和剥离,仅仅成为“用户”,看似是三极中最弱的一极,但实则不然。尽管用方拥有的定标权主要是形式上的(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采购人只能按照评审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顺序确定中标人),但它还拥有采购需求制定权、参与评审权、合同订立权、采购验收权、申请支付权等采购过程中的实质性权力。更关键的是,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不管是在人大、政协还是政府等重要部门,群体庞大的用方都具有强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用方的强势在协议供货制度上即可得到证明:协议供货制度因价格高、“豪华采购”等问题广遭诟病,管采双方都明了其弊端,但这项制度却始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就因为现行协议供货制度的实质是在很大程度上把采购权重新回归给了用方。采方名义上拥有集中采购操作执行权,但操作执行权被层层分解了。首先,完整意义的采购本来应该包括从拟定采购需求到履约、验收、支付的全过程,但是在实践中,集采机构的操作过程却被斩头去尾,仅剩了从编制采购文件到发出中标或成交通知的中间一段。其次,在这中间一段中,采购权又被一分为三,其中最关键的采购决策权被赋予了由专家和用户代表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这样一个松散的临时性组织(笔者对我国公共采购体制中除单一来源采购外任何项目都必须进行专家评审的制度一直持有不同看法,但限于本文篇幅,此处不再赘述),采方实际上只是采购活动的组织和服务提供者。正如某些熟谙政府采购体制的评审专家所直言的那样,“采购中心只是为我们端茶倒水的”。当前政府采购实践中,采购人为特定供应商或特定产品量身定制资格条件或技术指标、诱导或暗示专家评审、不接受集采机构的中标结果,专家不公正评审,采购人与供应商订立“阴阳合同”或者共谋偷换合同标的等现象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的整体形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担负执行重任的集采机构职能过于弱化,难以发挥应有的制衡作用。集采机构职能弱化可以说是矫枉过正的一种结果。为了革除以往分散采购体制采购人大权独揽所造成的种种弊端,立法者需要设置一个专门的执行机构使之成为政府采购运行中的一种有效制约力量。但是,出于对采购腐败的深切担忧,为了严防执行机构成为政府采购中一个更大的集中腐败点,同时也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立法者在许多具体法条上突出采购人采购主体地位的同时,对集采机构则进行了种种限制。包括严格限定机构性质和职权(事业单位、代理机构)、明确机构人员要求(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工作要求(低于市场平均价、采购效率更高、质量优良和服务良好)、强化考核监管等等。立法者的初衷不可谓不好,但在实践中却产生了一种反向的效果:面对强势的采购人,集采机构孱弱的职能无法支撑其起到执行机构应有的制衡作用。三、政策建议构建合理分权、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是政府采购有序运行的根本保障。但需要澄清的是,笔者并不认为采方要对管方形成制约甚至达到平衡,这既不可能也不必要。管方不直接参与采购,它居于主导地位并不妨碍政府采购制度的有效性,对管方的制约,主要靠的是审计、监察等监督部门,而不是受管理的采方。笔者所建议的是,采方与用方之间应当相互制约并基本达成平衡;同时,采购组织权对评审权要有一定制约。采购活动量大面广,管方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让同样身处采购一线的采方与用方相互制约,让采方对掌握采购“生杀予夺”大权、权责极不相称的评审委员会进行制约,更能有效防止采购中的权力寻租,这也正是政府采购法设置集采机构的初衷。建议从工作需要出发,在明确集采机构执行机构性质的同时,赋予集采机构以下具体职能:第一,对不合理采购需求的否决权。第二,对评审活动的现场管控职能。第三,合同审核、参与履约验收职能。政府采购法第41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名义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 委托声明协议书
- 外资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
- 买房协议书违约
- 2025店铺租赁合同注意事项
- 饲养鸡协议合同范本
- 按揭贷款业务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合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关于汽车租赁委托合同
- 2025年医美咨询服务外包行业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分析报告
- 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文本版)
- 院感培训课件医疗废物
- 《多功能救援三角架》课件
- tisax信息安全管理
- 旋风除尘器结构与性能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标准解读
- 危急值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 《孤独的小螃蟹》阅读测试(含答案)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文献总结报告
- 四大管道焊接施工方案
- 宠物犬鉴赏与疾病防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石河子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