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点45 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点45 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点45 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点45 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点45 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第三册 考点45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 专题十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排查基础知识 2细讲核心考点 内容索引 3精练真题新题 排查基础知识 一 诗经 离骚 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b 1 诗经 现实主义 1 概况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分为 风 雅 颂 三部分 是精粹 反映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雅 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 颂 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2 影响 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基础 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风 现实主义 一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2 离骚 浪漫主义 1 概况 战国屈原 楚辞 的代表作 创作手法是 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 风格浪漫 充满奇特的幻想 2 影响 离骚 著称于世 又称楚辞体为 骚体 骚 与 风 风 是指 诗经 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南朝沈约认为 汉魏以来诗文 莫不同祖风骚 浪漫主义 易错提醒正确区分 诗经 和楚辞 1 诗经 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 2 文学风格不同 诗经 主要是现实主义 楚辞是浪漫主义 二 诗仙 李白和 诗圣 杜甫 b 1 诗仙 李白 浪漫主义以激情与浪漫著称 诗风狂放炽烈 想象丰富 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 代表作 静夜思 将进酒 2 诗圣 杜甫 现实主义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其诗作表现出凝重与沉郁的风格 其诗风笼罩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 以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 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代表作 七律 秋兴八首 登高 五律 春望 月夜 等 其诗被后人称为 蜀道难 诗史 三 著名词人苏轼 柳永 李清照 辛弃疾 b 1 苏轼 北宋 豪放派 打破诗与词的界限 以词怀古 感旧 记游 说理 使词从 樽前 月下 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其词清新俊逸 刚健豪放 2 柳永 北宋 婉约派 大量吸收俚俗口语 多写城市的繁荣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 由于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柳词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 有 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 的说法 3 李清照 南宋 婉约派 经历过南渡悲苦 对山河破碎有切身感受 其词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反映南宋社会变迁 国运式微的时代特征 4 辛弃疾 南宋 豪放派 以其高超的艺术功力 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 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四 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 b 元杂剧代表人物 作品揭露黑暗的现实 讴歌反抗精神 代表作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五 明清四大长篇小说 b 1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长篇白话章回小说 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模范 2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长篇白话章回小说 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模范 感天动地窦娥冤 3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神魔小说 在一个传统的取经故事里 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 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4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 优秀长篇小说 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 知识归纳小说发展阶段 1 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b 甲骨文 金文 隶书 草书 行书 2 东晋 唐 宋时期的书法名家 b 苏轼 兰亭序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行书 篆书 楷书 3 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 b 1 类型 按题材分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按表现技法分 工笔与写意 2 代表 4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加试 c 1 形成 乾隆年间 四大徽班进京 为京剧诞生奠定基础 道光年间 徽汉合流 京剧形成 2 特点 唱腔有二黄 西皮两个系统 角色一般分生 旦 净 丑四大行 3 地位 中国戏曲的精华 中国文化的 国粹 之一 微点拨中国文字起源于原始社会 甲骨文只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并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细讲核心考点 史料一 2015 江苏高考 景帝时 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 相如既奏大人之颂 天子大悦 飘飘有凌云之气 似游天地之间 言语侍从之臣 朝夕论思 日月献纳 成帝时 奏御者千有余篇 论从史出 反映了汉赋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 史料二 2014 四川高考 太史公曰 相如虽多虚辞滥说 然其要归引之节俭 此与 诗 之风谏何异 论从史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状况的反映 主题一趋向平民化的古典诗文 史料实证 史料三乱曰 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 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屈原 离骚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杜甫 春望 论从史出两者相同之处 忧国忧民的情怀 原因 屈原 杜甫所处的时代都是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 作者都对统治者特别是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1 影响科技文化发展繁荣的因素 1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2 政治因素 国家是否统一 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3 经济因素 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4 文化政策因素 统治者是否重视科技 文化 教育的发展 是否推行了有利于文化 教育发展的政策 5 文化交往因素 各民族之间 中外之间的交往程度 是一定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6 前代科技文化的基础 7 广大科技文化劳动者积极进取 勤奋钻研的精神 历史理解 2 古代中国文学成就与社会环境的关联 1 先秦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孔子编 诗经 作为德行教化的文本 屈原创作 离骚 抒发爱国情操 2 秦汉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 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汉赋华丽的辞藻描绘了气势恢宏的时代 3 隋唐 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 民族融合 文化艺术全面繁荣 同时社会走向正轨 法度规范成为社会的需要 中唐以后 政治黑暗 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 揭露黑暗统治的作品 4 宋元 北宋重文轻武 商业繁荣 城市发展 市民阶层扩大 民间通俗文化繁荣 风俗画 年画 话本和词 曲兴起 南宋山河破碎 民众痛苦 激发了文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促使杂剧繁荣 5 明清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 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文化的发展是政治 经济的反映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同的政治 经济发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成就 史料一 明之中叶 即嘉靖前后 小说出现得很多 其中有两大主流 一 讲神魔之争的 二 讲世情的 讲神魔之争的 此思潮之起来 也受了当时宗教 方士之影响 此时思潮 可做代表者 有三部小说 一 西游记 二 封神传 三 三宝太监西洋记 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 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 其原因 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 这种小说 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情 间于悲欢离合之中 写炎凉的世态 最著名的是 金瓶梅 中国小说史略 附录第五讲 明清小说之两大主潮 主题二展示人情世界 商品经济发展的明清小说 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 表明小说种类繁多 思想内容复杂 反映了明朝小说深受当时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影响 史料二 2015 海南高考 明代小说繁荣 在唐传奇 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等名著 明中后期 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 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 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 塑造了众多商人 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 如 桃园三结义 大闹天宫 等 这些小说不仅 增长人们的知识 开阔眼界 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明代有人认为 小说 虽稗官之流 而劝善惩恶 动存鉴戒 不可谓无补于世 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 悲而掩卷堕泪者 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 明清小说 论从史出 继承前代文学的成果 市民群体的壮大 多彩生活需要 满足了人民文化生活所需 具有社会教化作用 1 明清小说的文学特色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 政治上 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在清代达到了顶峰 2 在思想领域 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 封建经济高度繁荣 在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 即资本主义萌芽 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4 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 传统的轻商观念开始变化 5 明清社会矛盾加深 一些文人写出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 体现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叛逆特色 历史理解 2 时代特征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1 美术作品凸显宋代社会风貌史料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局部 论从史出 1 图片背景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亮点 2 图示内容 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 今河南开封 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为我们提供了北宋都市的商业 手工业 建筑 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 主题三艺术神韵风格独具的古代中国艺术 史料实证 2 市民阶层壮大影响艺术发展方向史料 东京 街南桑家瓦子 瓦中多有货药 卖卦 喝故衣 探搏 饮食 剃剪 纸画 令曲之类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二金阊 今苏州城西南 商贾云集 宴会无时 戏馆数十处 每日演剧 清 顾公燮 消夏闲记摘抄 卷上论从史出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市民阶层逐渐发展壮大 出现了大批反映市民需要的文化现象 如文学方面出现了宋词 元曲 传奇 小说等反映市民需要的文学形式和作品 绘画领域 宋代出现了以 清明上河图 为代表的风俗画 明清时期流行年画 剪纸画 木刻版画等民间风情画 戏曲方面则有元杂剧 京剧等 书法在明代以后也进一步平民化 世俗化 1 汉字与书法艺术的发展 1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基本脉络 原始的刻画符号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 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 稳定化 两个阶段 古文字阶段 隶 楷阶段 2 书法 阶段特点 自发阶段 魏晋以前 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 自觉阶段 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发展脉络 楷书 始于东汉 魏晋完善 唐代步入盛世 草书 起源于汉初 成熟于东晋 行书 东汉至西晋完全成熟 史论总结 2 中国古代的几种代表性绘画类型 1 风俗画 特点 以市井风情为题材 不带政治 宗教和伦理的价值判断 成因 商业兴盛 城市发展 文化普及 社会进一步平民化 世俗化 表现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 民间的年画 壁画和剪贴画 明清小说中的剧情插图等 2 文人画 又称士大夫画 特点 集文学 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强调个性 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以写意为原则 以自娱为目的 时代特点明显 成因 文人崇尚气节 特立独行 有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 发展过程 魏晋时期出现 宋代发展 元明清时期 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 山水画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 特点 在题材上 讲究布局构图 采用散点透视法 突破时空限制 广摄景物 有高远 深远 平远等多种取景方法 不拘泥于对客观自然景观的逼真描写 追求主观情致和神韵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以形写意 乃至 得意忘形 发展 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 隋唐时开始独立 五代 北宋时趋于成熟 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精练真题新题 1 主干知识 中国书法的艺术风格特征 2017 11月浙江选考 韩愈谈到人生 喜怒窘穷 忧悲愉佚 怨恨思慕 酣醉无聊不平 有动于心 时 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 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 变动犹鬼神 不可端倪 堪称一代法书 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a 小篆b 楷体c 行书d 草书 真题回顾 答案 1 2 3 4 5 6 7 解析 解析 变动犹鬼神 不可端倪 符合草书的特点 故答案为d 8 2 史料实证 山水画特征 2017 4月浙江选考 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 提出 春山烟云绵联 人欣欣 夏山嘉木繁阴 人坦坦 秋山明净摇落 人肃肃 冬山昏霾翳塞 人寂寂 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 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 强调以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答案 1 2 3 4 5 6 7 解析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 中国古代山水画春夏秋冬都体现出相应的情致与神韵 以形写神 托物言志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 故选c项 8 3 史料实证 书法艺术 2016 10月浙江选考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 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 富于图案美 该字体是a 甲骨文b 小篆c 隶书d 楷书 答案 1 2 3 4 5 6 7 解析 解析该字体由 弧度和曲线 构成 由此可排除以直线为主体呈现形式的隶书和楷书 由 装饰性强 字体略长 等特征又可排除甲骨文 故选b项 8 4 主干识记 宋词 2016 4月浙江选考 说到宋词 有人誉称 唱彻宋代的歌声 当其时 词坛群星璀璨 词风或豪放雄壮 或婉约细腻 其中 婉约细腻 的代表人物是a 苏轼b 辛弃疾c 柳永d 关汉卿 1 2 3 4 5 6 7 解析审材料 宋代 宋词 婉约派是题眼 联所学 婉约派 柳永 李清照 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故选c项 答案 解析 8 5 史料实证 文人画特征 2015 10月浙江选考 下图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 下列各项中 不符合该画艺术形式特点的是a 强调个性表现b 追求抒情写意c 融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