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湛江二中港城中学九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湛江二中港城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寒光照铁衣。(汉乐府木兰诗)(1分)(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1分)(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分)(4)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2分)(5)把杜牧的泊秦淮默写完整。(4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 bi。(2)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pio hn 的动物马。(3)突然间,我hung rn d w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4)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 r b sh。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五四运动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b我踌躇了半天,还是决定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c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d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把“不要”删去)b晕倒在购物中心的一位老人,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的救护下,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一位”移到“晕倒”前)c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将“相当危险”和“施救的难度很大”互换位置)d今年,全球各地纷纷出现异常天气。年初,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热浪滚滚,而英国持续遭受严寒的灾难。(“灾难”改为“侵袭”)5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每个句子2分)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 , 。二、阅读(46分)(一)伤仲永(10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收族为意( )(2)稍稍宾客其父(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以作者“闻”“见”为素材组织文章,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b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c伤仲永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了他后来的变化和结局。d作者先后三次和方仲永见面,发现他的文采下降很快,一次不如一次。(二)司马光好学(9分)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迨:等到。倍:同“背”,背诵。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患记问不若人/未若柳絮因风起 b独下帷绝编/以为妙绝c迨能倍诵乃止/蒙乃始就学 d或在马上/或以钱币乞之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书 不 可 不 成 诵 或 在 马 上 或 中 夜 不 寝 时 咏 其 文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你的体会。(3分)(三)闻香识“英雄” (10分)某天清晨闻到的丁香花的独特花香,数年之后仍能记忆犹新,这究竟是为什么?人体能够分辨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人为何具有如此的“品”味能力? 在人类诸种感觉中,嗅觉产生机理一直是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两位科学家琳达巴克、理查德阿克塞尔决心用他们的精诚合作,叩开嗅觉科学的大门。阿克塞尔和巴克发现,人的鼻腔细胞膜上分布着不同气味受体。人体基因总数中的3%,即大约1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尽管气味受体只有大约1000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这也就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有气味的物质首先会与气味受体结合,这些气味受体位于鼻内上皮的气味受体细胞中。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随后被传输到大脑的嗅球的微小区域中,并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模式。由此,人就能有意识地感受到比如茉莉花的香味,并在另一个时候想起这种气味。 不仅如此,人的嗅觉系统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比如,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仅表达出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气味受体细胞的种类与气味受体完全相同。气味受体细胞会将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嗅球中被称为“嗅小球”的微小结构。人的大脑中约有2000个“嗅小球”,数量是气味受体细胞种类的2倍。“嗅小球”也非常的“专业化”,携带相同受体的气味受体细胞会将神经信号传递到相应的“嗅小球”中,也就是说,来自具有相同受体的细胞的信息会在相同的“嗅小球”中集中。“嗅小球”随后又会激活被称为僧帽细胞的神经细胞,每个“嗅小球”只激活一个僧帽细胞,使人的嗅觉系统中信息传输的“专业性”继续得到保持。僧帽细胞然后将信息传输到大脑其他部分。结果,来自不同类型气味受体的信息,组合成与特定气味相对应的模式,大脑最终有意识地感知到特定的气味。 除了在理论上揭开人类嗅觉机能的秘密,两位科学家还发现,鱼的嗅觉器官中大约有100个气味受体,而老鼠却有大约1000个。如今,他们的一些基础研究理论已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说,老鼠被训练搜寻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老鼠嗅觉灵敏,经过数月训练记住人类的气味后,科学家在它脑内植入电极,并与电子发报机相连。当它们被派往废墟现场,嗅到“目标”的气味之后,脑电波波动图形显示“啊哈,找到了”。此时,技术人员可通过设备确定小老鼠的位置,同时也就能知道被困人员的下落。比如说,日本科学家正在研发的一种“空气炮”。当人们在购物中心物色商品时,它会“开炮”喷射一种特殊气味,譬如说新鲜面包味或是香水味,经过气味对大脑的刺激,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大大激发,皮夹中的钱则大把大把流向经营者腰包。12. 下列关于“嗅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在人类的各种感觉中,嗅觉产生机理一直是最难解开的谜团。b.人体中有1000多个基因,是用于对气味受体进行编码,分辨不同的气味。c. 人的嗅觉系统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如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仅表达出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每个“嗅小球”只激活一个僧帽细胞。 d. 老鼠嗅觉灵敏,只要在它脑内植入电极,它就能搜寻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13. 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首段通过层层设问,引发读者思考,总领全文内容。b本文围绕嗅觉的产生机理,通过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揭开了人类嗅觉机能的秘密。c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准确、平实。d“这也就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大约1000种的气味受体”。14. 文章开头说“某天清晨闻到的丁香花的独特花香,数年之后仍能记忆犹新,这究竟是为什么?”请结合本文的介绍,说明其中的原因。(4分)(四)故乡的沉沦(17分)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砖,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我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15.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16.赏析文中第段加点的词和第段画线的句子(4分)(1)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2)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17.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18.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5分)三、按要求作文(50分)题目:这一次,我没有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问题不限);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附加题(10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l3题。老年人对小孩说:“流泪罢, 叹息罢, 世界多么无味呵!” 小孩子笑着说: “饶恕我, 先生! 我不会设想我所未经过的事。” 小孩子对老年人说: “笑罢, 跳罢, 世界多么有趣呵!” 老年人叹着说:“原谅我,孩子!我不忍回忆我所已经过的事。”1选文出自繁星春水,作者是 ,作品歌颂的主题是 (4分)2这首诗中的小孩子有什么精神?请联系诗句分析。(3分)3选择一个角度,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3分)语文答题卡题号一二三总分1-5题6-8题9-11题12-1415-18作文附加题得分一、基础(24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1分) (2)(1分) (3)(2分) (4)(2分) (5)(4分) 2(4分)(1)( ) (2)( )(3)( ) (4)( )3.(3分)( ) 4.(3分)( ) 5.(4分)(1) ; (2) 。 二、阅读(46分)(一)伤仲永 (10分)6(3分)(1)( ) (2)( )(3)( )7(2分)(1) 答:_ (2分) (2) 答: 8(3分)( )座 号: (二)司马光好学 (9分)9(3分)( )10(3分) 书 不 可 不 成 诵 或 在 马 上 或 中 夜 不 寝 时 咏 其 文11.(3分) (三)闻香“识英雄”(10分)12.(3分)( )13.(3分)( )14.(4分) (四)故乡的沉沦 (17分)15(4分) 16(2分)(1) (2分)(2) 17(4分) 18(5分) 附加题(10分)1(4分)选文的作者是 作品歌颂的主题是: 2(3分) 3(3分) 四、写作(50分)200200300600600字800字语文答案一、基础(24分)1.(1分)(1)朔气传金柝(1分)(2)闲敲棋子落灯花(2分)(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分)(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分)(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4分)(1)诀别 (2)剽悍(3)恍然大悟 (4)锲而不舍3.(3分)c4.(3分)b5.(4分,每个句子2分)可以使卑微的生命变得高尚;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可以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二、阅读(46分)(一)伤仲永(10分)6.(3分)(1)内容、主题(2)把-当做宾客,或:以宾客之礼相待。(3)通“攀”牵,引7.(4分)(2分)(1)从此,人们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分)(2)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8.(3分)d(二)司马光好学(9分)9.(3分)a10.(3分) 书 不 可 不 成 诵/ 或 在 马 上 /或 中 夜 不 寝 时/ 咏 其 文11.(3分) 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要勤奋,读书的方法要背诵.(全文翻译)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温公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温公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三)闻香识“英雄(10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