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检测要点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直击中考 典型例题 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语文考试标准 指出 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重要文化常识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知识 属于识记能力层次 文化文学常识是中考语文试卷上的 常客 考查范围较为广泛 要求按时代了解我国古代 现代文学中的作家 作品 按国籍了解外国的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熟悉基本篇目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作品的出处及评价 掌握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的一般体裁常识的阅读要求 以及常见的重要的传统文化常识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从题型来看 既有客观型的选择题 也有主观型的填写表述题 还有一些地区采用了图文来设置题目 从考查内容看 依然以作家 作品 人物 情节为重点 但有的地区专门考查传统文化知识 如长沙 岳阳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 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并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 因此 近年来对中外名著的考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方法指导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知识积累 一 文学常识表1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一览表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表2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一览表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表3外国重要作家作品一览表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二 文化常识 一 尊称谦称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在称谓方面很讲究 主要有尊称和谦称 其他有自称 他称 鄙称 专称 代称 惯称等 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 帝王自称 寡人 老人自称 老朽 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 小弟 道士和尚自称 贫道 贫僧 一般人自称 鄙人 谦称都属于自称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他称是称呼别人 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 伴娘 称贵族妇女为 仕女 夫人 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 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称年老男子为 老丈 称年轻男子为 郎君 尊称都属于他称 鄙称是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 如 竖子 小子 女流 专称是某些约定俗成的称谓 如称砍柴的为 樵夫 称船夫为 舟子 称国家的杰出人物为 国士 代称是借用别的称谓代替本来的称谓 如用 巾帼 代称女子 用 梨园 代称戏班 用 俳优 代称滑稽演员 代称属于修辞上的借代手法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惯称是用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称呼某人 如 老庄 是指老子 李耳 和庄子 庄周 及其学说 郊寒岛瘦 是指孟郊和贾岛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 高堂 椿萱 双亲 膝下 父母单称 家父 家严 家母 家慈 父去世称 先父 先严 先考 母去世称 先母 先慈 先妣 兄弟姐妹称 家兄 家弟 舍姐 舍妹 兄弟代称 昆仲 手足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夫妻称 伉俪 配偶 伴侣 同辈去世称 亡兄 亡弟 亡妹 亡妻 别人父母称 令尊 令堂 别人兄妹称 令兄 令妹 别人儿女称 令郎 令爱 妻父称 丈人 岳父 泰山 别人家庭称 府上 尊府 自己家庭称 寒舍 舍下 草堂 男女统称 男称须眉 女称巾帼 夫妻一方去世称 丧偶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老师称 恩师 夫子 学生称 门生 受业 学校称 寒窗 鸡窗 同学称 同窗 1 常用敬字 1 令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 有 美好 的意思 如 令兄 对别人兄长的敬称 令妹 对别人妹妹的敬称 令阃 尊称别人的妻子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令亲 尊称别人的亲人 令爱 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 称对方的儿子 令亲 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 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 称对方的父亲 2 惠 敬辞 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 惠临 惠顾 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 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惠赠 敬辞 指对方赠予 财物 惠允 敬辞 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3 垂 敬辞 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 垂念 指别人想念自己 垂问 敬辞 表示别人 多指长辈或上级 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 书 敬辞 称对方 多指长辈或上级 对自己的爱护 4 赐 敬辞 指所受的礼物 如 赐教 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 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 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5 请 敬辞 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 请问 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 希望别人指教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6 高 敬辞 称别人的事物 如 高见 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 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 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 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 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 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7 华 敬辞 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 华翰 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 别人的生日 华厦 别人的房屋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8 贤 称呼对方 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 贤弟 贤侄等 9 奉 敬辞 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 奉送 赠送 奉还 归还 奉劝 劝告 奉陪 陪同 2 常用敬辞卫冕 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驾临 敬辞 称对方到来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见教 客套话 指教 我 如 有何见教 见谅 客套话 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 客套话 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 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 多用作敬辞 金婚 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 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 如 义结金兰 进见 前去会见 多指见首长 进言 向人提意见 尊敬或客气的口气 如 向您进一言 大胆进言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晋见 即进见 觐见 书 朝见 君主 久违 客套话 好久没见 久仰 客套话 仰慕已久 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 指谋图夺取政权 中性词 伉俪 书 夫妻 如伉俪之情 劳步 敬辞 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 客套话 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留步 客套话 用于主人送客时 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蒙尘 书 蒙受灰尘 特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在外 名讳 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 指女眷 内人 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 客套话 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台端 敬辞 旧时称对方 多用于机关 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 敬辞 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 敬辞 旧称对方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台鉴 旧时书信套语 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 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 泰水 岳父 岳母 托福 客套话 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 书 岳父 3 常用谦辞谦辞 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 1 家 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家父 家尊 家严 家君 谦辞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 家慈 谦辞 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 谦辞 对别人称自己的兄长 家姐 谦辞 对别人称自己的姐姐 家叔 谦辞 对别人称自己的叔叔 2 舍 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 舍弟 谦辞 对别人称自己的弟弟 舍妹 谦辞 对别人称自己的妹妹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舍侄 谦辞 对别人称自己的侄子 舍亲 谦辞 对别人称自己的亲戚 舍间 谦辞 对别人称自己的家 也称 舍下 3 小 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 小弟 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小儿 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 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人 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生 多见于早期白话 青年读书人自称 小可 多见于早期白话 谦称自己 小店 谦称自己的商店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4 老 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 老粗 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 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 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 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5 敢 字一族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 敢问 用于问对方问题 敢请 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 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6 愚 字一族 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 愚兄 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 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 愚 谦称自己 7 拙 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 拙笔 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 拙作 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 谦称自己的见解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8 敝 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 敝人 谦称自己 敝处 谦称自己的房屋 处所 9 鄙 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 鄙人 谦称自己 鄙意 谦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 谦称自己的见解 10 另外还有寒舍 谦称自己的家 犬子 称自己的儿子 笨鸟先飞 表示自己能力差 恐怕落后 比别人先行一步 抛砖引玉 谦称用自己粗浅的 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 成熟的意见 等等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4 常用尊称君 周代称诸侯为君 君在天子之下 大夫之上 指的是诸侯 秦统一天下后 称皇帝为君 君还是战国 秦汉时期贵族 功臣的封号 如齐国田文号孟尝君 魏公子无忌号信陵君 后来又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 故父和夫也可称君 君子 古代对贵族男子的通称 又泛指有道德的人 君子常常和小人或野人对比 此外 妻称夫也叫君子 父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父 本义不是父亲 而是父系氏族社会中司火的长者 后成为对男子的尊称 大约至周代 父 才成为父亲的别称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公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甚至父亲对儿子说话 有时也以 公 相称 用来表示郑重 子 古代尊称 男女皆可称之 学生对老师也称 子 夫妻之间又互称 内子 和 外子 长者 古代尊称 指有德行受尊敬的人 卿 古代尊称 古时使用较广 君称臣为 卿 夫妻之间称 卿 或 卿卿 先生 古代尊称 多称师长 老人或有德行的人 阁下 是旧时对一般人的尊称 常用于书信之中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足下 在古代称谓上 或同辈相称 都用 足下 足下意为 您 麾下 是对将帅的尊称 陛下 陛下的 陛 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陛下 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 不敢直呼天子 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 陛下 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殿下 和 陛下 是一个意思 原来也是对天子的尊称 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 诸王的尊称 三国开始皇后 皇太后也称 殿下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二 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形成 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 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的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 潜移默化地完善 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 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 大多和天文 历法 数学 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 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 夏小历 尚书 到战国时期 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 已基本齐备 后来的传统节日 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1 主要节日 1 除夕时间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 即十二月三十 小月则在廿九 逢大月则在三十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除 本义是 去 引申为 易 夕 字的本义原是 日暮 引申为 夜晚 故而除夕之夜 便含有 旧岁到此而除 明日另换新岁 的意思 即 除旧布新 除夕 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 逐除 据 吕氏春秋 季冬记 记载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 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 疠疫之鬼 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除夕 在古时有 除夜 逐除 岁除 大除 大尽 年终 等别称 称呼虽多 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 祛病消灾的意思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习俗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 过年包饺子 蒸馍 守岁等等 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 如做年糕 包粽子 煮汤圆 吃米饭等等 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 水饺形似 元宝 年糕音似 年高 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2 春节时间 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 俗称 年节 也叫 大年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春节在中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中国民间最热闹 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古代的春节 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 立春 时节 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 并泛指整个春季 这时大地回春 万象更新 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 改农历为公历 阳历 后 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直到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 春节 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 但是满 蒙古 瑶 壮 白 高山 赫哲 哈尼 达斡尔 侗 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更加韵味无穷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习俗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等 3 元宵节时间 农历正月十五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也是一元复始 大地回春的夜晚 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 上元节 在古书中 这一天称为 上元 其夜称 元夜 元夕 或 元宵 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 看灯的习俗 民间又习惯称为 灯节 此外还有吃元宵 踩高跷 猜灯谜 舞龙 赏花灯 舞狮子 跑旱船等风俗 而在江苏高邮还有看围屏习俗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4 清明节时间 阳历四月五日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 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 清明节按照旧的习俗 扫墓时 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 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再将纸钱焚化 为坟墓培上新土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 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清明节 又叫踏青节 按阳历来说 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也正是人们春游 古代叫踏青 的好时候 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 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5 端午节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 端午节 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端午 本为 端五 端 是初的意思 因为人们认为 五月 是恶月 初五 是恶日 因而避讳 五 改为 端午 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 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来源 据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记载 屈原 著名爱国诗人 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 富国强兵 力主联齐抗秦 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屈原遭谗去职 被赶出都城 流放到沅 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 写下了忧国忧民的 离骚 天问 九歌 等不朽诗篇 独具风貌 影响深远 因而 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 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 心如刀割 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 于五月五日 在写下了绝笔作 怀沙 之后 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传说屈原死后 楚国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 鸡蛋等食物 扑通 扑通 地丢进江里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用药迷晕蛟龙水兽 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外缠彩丝 发展成粽子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习俗 赛龙舟 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 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 盛行于吴 越 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香港有竞渡 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做法 组织鬼佬队 进行竞赛活动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吃粽子 荆楚之人 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 唯恐鱼吃掉 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 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 此种习俗 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 此种习俗 盛行于贵州地区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 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 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 雄黄 香药 外包以丝布 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 作各种不同形状 结成一串 形形色色 玲珑夺目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6 中秋节时间 农历八月十五 农历八月十五日 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 故称 中秋 到了晚上 月圆桂香 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 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 是赏月的佳节 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据传说 元朝末年 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 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 放在月饼馅子里 以便互相秘密传递 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 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 此后 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 蜜饯 熟食品 月饼等到庭院赏月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7 重阳节时间 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九月九日 为传统的重阳节 又称 老人节 因为 易经 中把 六 定为阴数 把 九 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 日月并阳 两九相重 故而叫重阳 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到了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 踏秋 与三月三日 踏春 皆是家族倾室而出 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 避灾 插茱萸 赏菊花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 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演变 农历的九月九日 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 在1989年 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 成为尊老 敬老 爱老 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 每到重阳 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 自古以来 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 思念双亲 渴望团圆的日子 登高 吃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插茱萸和簪菊花 喝重阳酒 历史上也有农历七月十三为敬老节的说法 但于1989年时修改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8 腊八节时间 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 众神 叫腊 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腊月初八这一天 旧俗要喝腊八粥 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 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 以后民间相沿成俗 直至今日 习俗 喝腊八粥 泡腊八蒜 2 节日文化 1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 除夕更阑人不睡 厌禳钝滞迎新岁 范成大 共庆新年笑语哗 红岩士女赠梅花 董必武 正是今年风景美 千红万紫报春光 林伯渠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2 元宵节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帝京 张祜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李商隐 元宵争看采莲船 宝马香车拾坠钿 姜白石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唐寅 3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 试上吴门窥郡郭 清明几处有新烟 张继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 风雨梨花寒食过 几家坟上子孙来 高启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4 端午节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文秀 五月五日天晴明 杨花绕江啼晓莺 张建封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 玉粽袭香千舸竞 艾叶黄酒可驱邪 许文通 端午临中夏 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 5 中秋节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6 重阳节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卢照邻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王勃 不堪今日望乡意 强插茱萸随众人 杨衡 三载重阳菊 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 忽对故园花 文森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三 年龄别称很多人在报纸书刊中经常看到诸如 襁褓 耄耋之年之类的词汇 这些别称的运用使文章丰富多彩 阅读性强 那么这些年龄 寿辰的别称都是怎样的呢 不满周岁 襁褓 2 3岁 孩提 女孩7岁 髫年 男孩8岁 龆年 幼年泛称 总角 10岁以下 黄口 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 15岁 男 舞勺之年 15 20岁 男 舞象之年 12岁 女 金钗之年 13 14岁 女 豆蔻年华 15岁 女 及笄之年 15岁 男 志学之年 16岁 女 碧玉年华 二八年华 20岁 女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桃李年华 24岁 女 花信年华 至出嫁 标梅之年 20岁 男 弱冠 30岁 男 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 春秋鼎盛 40岁 男 不惑之年 强壮之年 50岁 年逾半百 知非之年 知命之年 艾服之年 大衍之年 60岁 花甲 平头甲子 耳顺之年 杖乡之年 还历之年 70岁 古稀 杖国之年 致事之年 致政之年 从心之年 悬车之年 80 90岁 耄耋之年 90岁 鲐背之年 100岁 期颐 又可称为 人瑞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寿诞也有别名 即 寿称 还历 第61岁 是满60岁时的祝寿词 古稀 70岁时的祝寿词 喜寿 77岁时的祝寿词 喜 字的草体很像 七十七 伞寿 80岁的祝寿词 伞 的简写像 八十 米寿 88岁的祝寿词 米 字分开可为 八十八 辛寿 90岁的祝寿词 杂 字分开为 九十 白寿 99岁的祝寿词 百 字的第一画去掉即为 白 一百少一就是99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四 对联文化对联又称楹联 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有偶语 俪辞 联语 门对等通称 以 对联 称之 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 起源于桃符 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 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 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 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 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 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 内容相连 声调协调 对仗严谨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 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 流播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1 对联分类春联 新年专用之门联 如 杨柳吐翠九州绿 桃杏争春五月红 贺联 寿诞 婚嫁 乔迁 生子 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 一对红心向四化 两双巧手绘新图 喜联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寿联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挽联 哀悼死者用 如 著作有千秋 此去震惊世界 精神昭百世 再来造福人群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自勉联 自我勉励之用 如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行业联 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 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 书店 虽是毫发生意 却是顶上功夫 理发店 欢迎春夏秋冬客 款待东西南北人 旅店 言志联 道出志向之用 如 宁作赵氏鬼 不为他邦臣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2 对联写法要字数相等 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 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 仄起平落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要词性相对 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 虚对虚 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 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 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要内容相关 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 但又不能重复 张挂的对联 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 自右而左 由上而下 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 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 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 相互补充的作用 五 古代计时时辰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子 z 丑 ch u 寅 y n 卯 m o 辰 ch n 巳 s 午 w 未 w i 申 sh n 酉 y u 戌 x 亥 h i 1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 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 每段是一个时辰 合现在的两小时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 从半夜起算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 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北宋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 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 虽每遇潮上 闭得一两时辰 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 自须先期出入 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清孔尚任 桃花扇 媚座 昼短夜长 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 第二幕 半个时辰前 他陪伴天子酣宴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2 泛指时刻或时间 金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卷一 没一个时辰儿不挂念 没一个夜儿不梦见 西游记 第四九回 这等干 只是忒费事 耽搁了时辰了 魏巍 东方 第四部第二三章 这就叫 不是不报 时辰不到 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19 00 21 00为一更 21 00 23 00为二更 23 00 01 00为三更 01 00 03 00为四更 03 00 05 00为五更 注 此处 更 在方言中读 j ng 汉语规范化后读 g ng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六 其他常识1 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2 十二生肖 又叫属相 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包括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3 天干地支 简称为干支 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称为十天干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称为十二地支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4 出门七件事 柴 米 油 盐 酱 醋 茶 5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 梅花三弄 春江花月夜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 广陵散 平沙落雁 十面埋伏 6 中国五岳 华山 恒山 衡山 嵩山 泰山 7 道教现四大名山 青城山 龙虎山 武当山 齐云山 8 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9 一门父子三词客 苏洵 老苏 苏轼 大苏 苏辙 小苏 专题四 文学 文化常识 检测要点 典型例题 10 豪放派词人 苏轼 辛弃疾 并称 苏辛 婉约派词人 李清照 女词人 柳永 11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郑光祖 白朴 马致远 12 书法四大家 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询 赵孟頫 13 四书五经 四书 指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指 诗 书 礼 易 春秋 14 三皇五帝 三皇 指天皇 地皇 人皇 或伏羲 女娲 神农 五帝 指黄帝 颛顼 帝喾 k 尧 舜 15 三纲五常 三纲 指父为子纲 君为臣纲 夫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北省地理集团有限公司实习岗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河南中医药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河南新乡市碳汇计量检测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省职工医院普外科招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招聘2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土地乡村振兴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杭州淳安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合肥合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桂林城乡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中层管理人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中国工商银行2026年度校园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气象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模拟试卷(结构化小组)
- 风力发电项目审批流程及要点梳理
- 医院污水站维护方案(3篇)
- 视频监控考核管理办法
- StarterUnit3Wele!SectionB1a1e(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快递安全收寄培训课件
- 抖音公会入股合同协议书
- 代加工协议合同范本
- 安全注射标准WST856-2025学习解读课件
-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