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 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6.doc_第1页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 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6.doc_第2页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 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6.doc_第3页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 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6.doc_第4页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 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6.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6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次行:秩序。庳:低、矮。捆:门槛。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冬则劝民山采 劝:鼓励 b、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乐:以为乐c、市令曰:“三月顷。” 顷:倾倒 d、令数下,民不知所从 从:听从什么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政缓禁止 b庄王以为币轻c如此几何顷乎 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答案】1c【小题1】b【解析】1顷:左右(指时间)【小题1】a禁止:令行禁止c几何:多么。d请教:请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22分。尧君素,魏郡汤阴人也。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为左右。帝嗣位,累迁鹰扬郎将。大业末,从骁卫大将军屈突通拒义师于河东。俄而通引兵南遁,署君素领河东通守。义师遣将吕绍宗、韦义节等攻之不克。及通军败,至城下呼之。君素见通,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左右皆哽咽。通亦泣下沾襟,因说君素早降以取富贵。君素以名义责之曰:“公纵不能远惭主上,公所乘马,即代王所赐也,公何面目乘之哉!”通曰:“吁!君素!我力屈而来。”君素曰:“方今力犹未屈,何用多言!”通惭而退。时围甚急,行李断绝。君素乃为木鹅,置表于颈,具论事势,浮之黄河,沿流而下。河阳守者得之,达于东都。越王侗见而叹息,乃承制拜君素为金紫光禄大夫,密遣行人劳之。监门直阁庞玉、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前后自东都归义,俱造城下,为陈利害。朝廷又赐金券,待以不死。君素卒无降心。其妻又至城下,谓曰:“隋室已亡,何苦取祸?”君素曰:“天下事非妇人所知。”引弓射之,应弦而倒。君素亦知事必不济,每言及隋国,未尝不歔欷。常谓将士曰:“吾是藩邸旧臣,至于大义,不得不死。今谷支数年,食尽,足知天下之事。必隋室倾败,天命有归,吾当断头以付诸君。”后颇得江都倾覆消息又粮尽男女相食众心离骇白虹降于府门兵器之端夜皆光见月余君素为左右所害。 (北史尧君素传)3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素以名义责之曰 名义:名号b.时围甚急,行李断绝 行李:使者c.密遣行人劳之 劳:使劳累d.君素亦知事必不济 济:救济4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说君素早降以取富贵 朝廷又赐金券,待以不死b.我力屈而来 通惭而退c.君素乃为木鹅 乃承制拜君素为金紫光禄大夫d.天下事非妇人所知 君素为左右所害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尧君素“节义”的一组是( ) 炀帝为晋王时,君素为左右 君素以名义责之 越王侗见而叹息 君素卒无降心 引弓射之,应弦而倒 吾是藩邸旧臣,至于大义,不得不死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尧君素心念旧情,见到兵败而来的屈突通,哽咽流泪,悲伤得不能自控;但又能不为旧情所羁,严历责问屈突通背叛主上的言行。b.尧君素在城池岌岌可危之时,机智地将请求增援的奏章放入自制的木鹅中传出城去,越王侗见到奏章之后立即向他秘密派军增援。c.面对旧幕僚的劝降,新朝廷的安抚,尧君素守节不移;妻子到城下劝降,他不但不为之所动,反而拉弓射死了她,足见其意志坚决。d.尧君素心知守城必败,但对隋仍心存侥幸,所以他常对将士说,城中的粮食吃光,天下之事就定局了,如果隋朝灭亡,那是天意。7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后 颇 得 江 都 倾 覆 消 息 又 粮 尽 男 女 相 食 众 心 离 骇 白 虹 降 于 府 门兵 器 之 端 夜 皆 光 见 月 余 君 素 为 左 右 所 害 8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大业末,从骁卫大将军屈突通拒义师于河东。(3分)公纵不能远惭主上,公所乘马,即代王所赐也,公何面目乘之哉!(3分)【答案】3b4c5b6b7后颇得江都倾覆消息/又粮尽/男女相食/众心离骇/白虹降于府门/兵器之端/夜皆光见/月余/君素为左右所害。8大业末年,跟随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在河东抗拒义军。你即使在远方能对主上不感到惭愧,但你骑的马,就是代王赐给你的,你有什么颜面骑它呢?【解析】3a.名声和节义,c.慰劳,d.成功4都表示“于是”;a.来/用;b.表顺承/表修饰;d.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表被动。5表明尧君素是炀帝的老臣;是通过越王侗的反应来进行间接描写。6奏章中的内容并非“请求增援”,而是对情势的分析;越王侗并未“派军增援”,而是“派遣使者前行慰劳。”7此题考查断句,要根据文意断句。错、漏两处扣1分8得分点“拒”和介宾短语后置各占1分,整句大意1分。得分点:判断句式和“惭”的翻译各占1分,整句大意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侨居阳平。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节选晋书祖逖传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赞:称赞b阳平辟察孝廉 辟:征召c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 逆:迎接d中流击楫而誓曰 楫:船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 乃重修岳阳楼b此非恶声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 请以战喻d诸兄每忧之 杳不知其所之也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祖逖“轻财好侠”特点的一组是( )(3分) 逖性豁荡,不修仪检 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 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 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 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 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a b c d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祖逖从少年时代起就闻鸡起舞,博览书记,乡党宗族都说他有治理国家的才能。b京师发生大乱,祖逖率领亲属宗党数百家避难途中,将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c祖逖认为晋朝发生大乱不是因为皇帝昏庸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而是由于藩王争权,自相残杀,使戎狄乘机占领中原。d晋元帝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提供了粮食、布匹,但不提供武器,并让他自己招募士兵。13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4分)逖 以 社 稷 倾 覆 常 怀 振 复 之 志 宾 客 义 徒 皆 暴 勇 士 逖 遇 之 如 子 弟时 扬 土 大 饥 此 辈 多 为 盗 窃 攻 剽 富 室 或 为 吏 所 绳 逖 辄 拥 护 救 解 之1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译:_ _ _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译:_ _【答案】9a10d11b 12a13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14半夜听到野外的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不是坏声音呀。”(3分)因此老少都敬重他,推举他做流民首领。(3分)【解析】9赞:辅助、辅佐。10d项前者的“之”是代词,译为“他”;后者的“之”是动词,译为“到”。a项中“乃”是连词,译为“于是,就”。b项中“也”语气助词,表判断。c项中“以”是介词,译为“用”。11是写其“豁达,不修边幅”。 写皇帝。写其“奋击之志”。12祖逖年十四五犹未知书,后来才博览书记。称赞他有济世之才的不是乡党宗族,而是到京师后见到他的人。13此题考查断句,要结合句意断句。断句的关键词是“时”“ 或”。14得分点:“蹴”、“恶”、句意各1分得分点:“是以”、“宗”、句意各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宗泽字汝霖,婺州义鸟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佑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宦恶直,置末甲。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师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而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率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之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赢卒十余人。泽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 战 而 东 敌 益 生 兵 至 王 孝 忠 战 死 前 后 皆 敌 垒 泽 下 令 曰 今 日 进 退 等 死 不 可 不 从 死 中 求 生 士 卒 知 必 死 无 不 一 当 百 斩 首 数 千 级 金 人 大 败 退 却 数 十 余 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十九1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恐泽兵蹑其后 放轻脚步 b诸将乞贷淬 推卸(责任)c从赢卒十余人 使跟从 d惠卿辟为属 通“避”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少需之 惠卿闻之 b 徒苦民而功未易集 食禄而避难c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 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d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 役夫僵仆于道17下列各句组,全都表现宗泽“热爱国家、英勇抗金”的一组是(3分) 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 是行不生还矣 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 泽挥众直前与战a b c d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靖康元年,宗泽被推荐担任和议使。他抱定不生还的信念决心不向金人屈节。参与商议的大臣们怕他妨害和议之事,不同意派他前往。b太原失守,宗泽认为不能食国家俸禄却躲避国难,毅然前往积极备战,战时披甲登城楼亲自指挥作战,大获全胜。c宗泽审时度势,以寡兵孤将深入敌人军营,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卒以一当百,奋勇杀敌大败金兵。d隆冬时节,朝廷疏浚御河。不久,宗泽不顾长子刚丧,奉檄即行。看到役夫因天寒僵于道,上书其帅要求工程推至初春进行。【答案】15c16b17b18d【解析】15a跟踪、 b宽恕、 d征召16均表转折a音节助词代词,代“宗泽长子丧亡,但还悬拿上公文立即动身”一事;c用而 ;d、比,表比较/在17说的是金兵说的不是抗金说的是大臣们认为宗泽刚正不屈,担心会妨害和议之事18“朝廷琉浚御河”应在“宗泽不顾长子刚丧,奉檄即行”之后文言文阅读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圮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日:“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 “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及沛公之薛,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颖川。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1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