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淮海中学淮海中学 20152015 2016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期中考试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高二历史试题 时 间 75 分钟 满 分 100 分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1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 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 舌尖上的浪费 的 光盘行动 中 早在战国时期 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 兼爱 非攻 的同时 就倡导 节俭 节用 该思 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2 在 08 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 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并多次 出现巨大的 和 字 它所蕴涵的思想同 仁 礼 一脉相承 都源于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3 下列观点中 不属于程朱理学内容的是 a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b 存天理 灭人欲 c 以法治国 d 格物致知 4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 庙前佛幡随风而动 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 风吹幡动 乙 徒曰 幡何动 分明是你心动 心动才幡动 下面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2 b 有理而后有气 c 宇宙便是吾心 d 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5 有人根据 汉书 艺文志 记载 统计制作出下表 据此可看出当时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儒家 六艺 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支派 103372110761220 篇数 31239933692173686107403 a 百家争鸣 趋于结束 b 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c 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6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长 河中 有无数思想家曾留下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顺序完全符合的是 甲 亲吾父以及人之父 以及天下之人之父 知行合一 乙 工商皆民之本 天下为主 君为客 丙 辟邪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 民之所从矣 丁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 a 王阳明 王夫之 顾炎武 黄宗羲 b 程颐 朱熹 李贽 黄宗羲 c 王阳明 黄宗羲 董仲舒 顾炎武 d 王夫之 程颐 王阳明 顾炎武 7 他们竭力思索 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 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 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 将这群学者冠名为 启蒙哲人 是完全合理的 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 启蒙哲人 的是 a 朱熹 3 b 程颐 c 王阳明 d 黄宗羲 8 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 变化 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b 宇宙便是吾心 c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d 工 商皆民生之本 9 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 右图为其中之一的 泰山石 刻 据传为当时大臣李斯所书 它的字体应是 a 甲骨文 b 篆书 c 行书 d 楷书 10 陈寅恪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认为 华夏民族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 宋之世 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指南针 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 b c d 11 毛泽东的 沁园春 雪 中有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风骚 原为文学的代名词 是指古代中国文学中的 4 a 唐诗和宋词 b 诗经 和楚辞 c 楚辞和汉赋 d 诗经 和元曲 12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 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是号称诗画双绝的江南才子唐寅的 诗句 他的画作 墨梅图 右图 属于 a 风俗画 b 山水画 c 文人画 d 工笔画 13 电影 梅兰芳 是陈凯歌导演推出的一部备受期待的作品 梅兰芳是江苏文化名人 著名 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 下列关于他所代表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由元代散曲演变而来 b 由越剧和汉剧融合而成 c 是兴起于我国南方的地方剧种 d 同治 光绪年间走向成熟 14 马丁 路德宣称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 保护善良的 我们应当让世俗 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 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 不管他是教皇 主教 传教士 或是修士 修女 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 a 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 b 教会有权解释 圣经 c 消除了教皇与世俗的隔阂 d 国家政权应该高于教会 15 1791 年 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 为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 并授予 自由的奠 基人 的称号 卢梭受此推崇是因为他 主张君主立宪 宣传主权在民 5 倡导天赋人权 提出三权分立 a b c d 16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 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下列思想家与其思 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普罗塔 泰 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道德 美德 就是知识 马丁 路德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伏尔泰 社会契约 a b c d 17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资产阶级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后者发展了文艺复兴时 期的人文精神 突出表现在 a 反对教会的权威 b 提倡追求自由 幸福和物质享受 c 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d 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想 18 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 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 该享有同样的权利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 康德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19 一位路德派教徒在研读马丁 路德的著作时做了如下笔记 其中错误的是 a 反对兜售 赎罪券 6 b 只要有虔诚的信仰 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c 否定教会的存在 d 基督徒有权直接阅读 圣经 20 下列著作 杂志中 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 海国图志 新青年 时务报 民报 a b c d 21 1916 年 陈独秀在 宪法与孔教 一文中写道 盖伦理问题不解决 则政治学术 皆枝 叶问题 孔教之精华曰礼教 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 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 材料表明陈独秀 a 宣扬维新变法思想 b 倡导学习西方科学 c 主张进行文学革命 d 反对封建伦理道德 22 自然科学理论具有惊人的预见性 海王星的发现与下列哪一理论有关 a 生物进化论 b 万有引力定律 c 相对论 d 量子论 23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 某班学生展开讨论 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 当的 a 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b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7 d 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24 1918 年 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 这里的 新 指的是 a 改变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 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c 开始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d 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25 近代以来 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 民主 自由和富强之路 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 图片所示文献中 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 a b c d 26 有一副对联 白话通神 红楼梦 水浒 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 欧阳修 韩愈 是什 么东西 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 a 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 b 清末早期维新人士 c 民国初年资产阶级激进派 d 文革 期间的红卫兵 27 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 产生的温室效 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a 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b 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c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d 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28 19 世纪 90 年代 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 8 启超相比 最显著的特点是 a 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 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 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 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29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 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 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 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些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 怪他不识货 文中 洒水清道 的人 应该是 a 魏源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独秀 30 以下是 1917 年 1921 年 每周评论 和 新青年 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 观察图例 结 合所学知识 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每周评论 新青年 文 文章 章数 数量 量 介介绍绍马马克克思思主主义义 西西方方习习俗俗礼礼仪仪 国国事事要要闻闻 a 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 为 每周评论 新青年 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每周评论 和 新青年 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二 判断题 正确的选二 判断题 正确的选 a a 错误的选 错误的选 b b 本大题 本大题 5 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1010 分分 31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这反映了明清时期进步思 想家的主张 32 说到人生追求 我们也许会吟诵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9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等名句 上述语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是唐诗 宋词 楚辞 33 民主和自由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34 20 世纪初 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 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为相对 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5 古代中国小说产生于明清时期 下图邮票中的故事取自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三国演义 三 材料解析题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三 材料解析题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 2 2 题 每题题 每题 1010 分 共分 共 2020 分 分 36 材料一材料一 惟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论语 里仁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论语 八佾 材料二材料二 儒学有两千多年历史 至今海外犹有传人 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 的 梁任公曾指出 所以我们可说 研究儒家哲学 就是研究中国文化 诚 然儒家之外 还有其他各家 儒家哲学 不算中国文化全体 但是若把儒家抽去 中 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饮冰室书话 材料三材料三 过去说学而优则仕 所谓学 就是国学 主要指儒家的四书五经 可是 百余年来 国 学经典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江河日下 一落千丈 这种变化 原因之一就是近代西方文明给中 国带来的强大冲击 2007 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材料四 那时 1957 1977 不讲四书五经 老子 孔子 即使曾经被认为具有 人民性 的作 品 也遭到了无情的批判 那时有人出来讲 论语 可惜不是把它煲成一锅 心灵鸡汤 而是给 孔子戴上一顶 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 的帽子 当年受到批判的甚至不止于儒学经典 还有 三 字经 千字文 等这一类所谓大众儒学 解玺璋 大众史学 复兴还是商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 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孟子发展这一思想 进一步提出了 什么思想 2 分 10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为什么说 研究儒家哲学 就是研究中国文化 2 分 在西汉 宋朝时期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请分别举出一位 4 分 3 根据材料三 四 说明近代以来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 2 分 37 10 10 分分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 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摘自人教版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上册 材料二材料二 孟德斯鸠指出 暴君之所以有权力 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 以权力制约权力 材料三材料三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 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 却无力为非作歹 当了一个自由 强盛 擅长经商 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 一边是贵族重臣 一 边是城市代表 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 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创立民主共和国 坚持 主权在民 的原则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现实的黑暗 指什么 2 分 2 为了驱散 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这种设想有何进步作用 4 分 3 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 2 分 在以后的欧美资 产阶级革命中 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 请各举一例说明 2 分 四 问答题 根据设问 回答问题 本部分四 问答题 根据设问 回答问题 本部分 1 1 题 题 1010 分 分 38 鸦片战争后 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11 近代思想的演进 既不是一江长流 也不止一个洪峰 而是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 落相继出现的 请回答 1 魏源和梁启超基本思想分别是什么 2 分 2 说明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 分 3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有哪些 3 分 4 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谁 新青年 杂志的内容在五四运动后有了 什么变化 3 分 12 13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01 10 bcccbbcccb cddbdcddbd 11 2011 20 bcddbbcdd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