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1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1).doc_第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1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1).doc_第2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1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1).doc_第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1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1).doc_第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1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1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1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传到a和fb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d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2下列是四位同学在进行生态调查时所画的四条食物链(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其中最准确的是( )a昆虫青蛙蛇b果树害虫食虫鸟c果树害虫食虫鸟d水果树害虫食虫鸟【解析】3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荔枝椿象吸食荔枝的嫩芽时至少获得10%的荔枝同化量b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是寄生关系,寄主是平腹小蜂c以上各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信息传递来调节d荔枝椿象和平腹小蜂在生态系统中不属于消费者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6如图为某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图。图示中大棚蔬菜生产和家畜(牛)养殖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充分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b该大棚的所有物质和能量都能自给c因该生态系统缺乏分解者所以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d即使没有人的管理,该生态系统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7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质循环类型。下列过程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a.生物的细胞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水分吸收8如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af表示能量值的多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c+d+e b图中b表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c图中c表示流人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d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9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kj)。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所固定的能量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b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d甲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营养级的个体数量10“烧芭”是指焚烧芭蕉树,即一种传统的农耕文化。烧芭能提高碳循环的速度,进行烧芭的区域,这是某野生芭蕉林内的一条食物链,其中字母表示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芭蕉林进行烧芭后发生的群落演替与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不同b印尼的烧芭导致东南亚三国被烟霾笼罩,该现象可反映物质循环的全球性、c如芭蕉同化的太阳能为m,则肉食性动物2同化的能量为abcmd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a大于b大于c11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可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上属于寄生c.这种细菌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氧气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12下图是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说明捕食者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的增加而增加b.此图说明鹰的攻击成功率与鸽的种群数量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c.此结果可反映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d.此图反映出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13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b通过蝇蛆、蚯蚓、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等分解者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c离开了人的作用,该系统将很快崩溃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4前段时期,我省空气污染严重,并出现雾霾天气,其中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节能减排是有效缓解这一环境危机的主要途径b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c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明显下降 d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16为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人们进行了许多尝试,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a利用废弃的重金属矿区栽培饲料作物b利用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酒精来部分替代石油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d培育具有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新品种17下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b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了其间接价值c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d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c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19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小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人工湿地能净化污水,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d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0如图所示为某生态农业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农业的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低b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热带雨林高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实现了能量的循环d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2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与绿色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下图表示甲、乙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b甲、乙中,甲可能表示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比较弱,积累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高c农药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不易分解的农药,可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富集作用,并且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往往积累越多d土壤缺水可导致植物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中间产物c3的含量也将会降低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反馈调节2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c有些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