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初四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牟平初四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牟平初四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牟平初四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牟平初四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牟平 初四语文试卷一、 卷面分(6分)二、 积累与运用(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 己亥杂诗)(3)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 出师表)(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 雁门太守行)(5) , 风正一帆悬。(王湾 次北固山下)(6)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7)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 行路难)(8)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 爱莲说)2.根据提示,填写句子。(9)温总理在谈到目前中美关系时,引用了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诗“ , ”,说明我们应该从中美关系超越中美两国利益的高度来正确处理两国关系。(10)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逃避责任,美国一些政客把全球经济失衡原因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这真是“ ”。(醉翁亭记)3.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6分)中华大地f员辽阔,山河壮丽。无论是min延巍峨的秦岭,还是雄奇多姿的黄山;无论是澎湃汹涌的黄河,还是清澈秀丽的漓江,都让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如今,她敞开怀抱,迎接前来参观世博会的各国朋友,向世界展示她独特的mi力。(1)澎湃( ) (2)清澈( ) (3)敞( )开 (4)f( )员 (5)min ( )延 (6)mi( )力【综合性学习】关注世博会3以下是同学草拟的宣传材料,请你帮他斟酌一下。(2分)举办世博会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以展示人类在某一领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举办国家创设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大和宣传了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划线的语句有一处用词不当,请修改。()同学给这段文字拟了一个自己也不满意的标题,请你帮他修改。同学的标题:举办世博会的来龙去脉修改: . 同学准备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讨论题,请参与他们的讨论:(2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简洁短句的结尾,是一个逗号,一个问号,还是一个感叹号,今天还没有绝对确定的答案。一切都在我们的选择之中。你选择哪一个标点呢?请说明你的理由。我选择 。理由:。.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海宝(HAIBAO)”,它是一个以蓝色为原始色调的卡通精灵,其主体形象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见右图)同学准备收集喜欢“海宝”的条理由,请你给他提供至少两条理由。(2分)【名著阅读】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6以上文字出自名著 ,文中父亲逼着我背书,我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是什么力量让七岁的我能一气就把难懂的鉴略背完?划线句表现我什么心理?(2分)三、阅读(44分)7解释词语。(一).见贤思齐焉。 .欣然规往。 .骈死于槽枥之间。.南极潇湘。 .吾谁与归。.佳木秀而繁阴。8翻译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0.解释加点的词。(4分)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亦不可以已乎?21.翻译句(2分)此之谓失其本心。22.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3分)23.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2分)三) 拉尼娜现象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覆盖了中国南方大片土地。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尼娜”闻名全国。这个被称为“圣女”的魔法小姑娘将半个中国搅得一团糟。拉尼娜现象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得西太平洋海水流速显著增强,将海水表面的温热水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如果说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的话,那么拉尼娜则更多地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如去年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发生的特大暴雨,当然它同时也导致了南美洲的干旱,大西洋热带地区的飓风和北美洲的罕见寒流。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由于海洋覆盖了全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所以海洋和大气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 科学家所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拉尼娜强烈的冬天,产生暴风雪的条件简直“完美”(1):一方面从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造成低温,而此处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另一方面,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遇见了冷空气。于是这两对势均力敌的天兵天将在中国南方上空战得天昏地暗,大战三天,休战三天,再战三天。除非哪边来了救兵,战争才能结束。(2)救兵还是不来,全指望“大气环流发生变化”。2月4日的立春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立春意味着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逐渐增多,大地回暖,南下的冷空气可能会减弱,对天气产生好的影响。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除非来一股更强的热气团,才能把这个胖子推走。这个热气团要等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才能到来,然而大气环流不会这么快就发生变化的,它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令气候专家头疼不已,它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现今的科学水平。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预测它们何时会发生,只能监测发生的征兆。专家提醒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大气状况,知道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灾害,相应调整国家重点建设中心。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因为天气不可能来适应我们。14整体感知,按要求概括上文的有关内容。:引出说明对象拉尼娜现象。(2分): :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复杂,目前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15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是怎样“共同作用”的?请用文中的原话加以解说。(2分) 16第段划线句(1)中的“完美”为什么要用引号?(3分) 17第段划线句(2)写得很精彩,请加以赏析。(3分) 18以下对本文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段将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特点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是为了更好地解说拉尼娜现象。B第段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特大暴风雨的例子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拉尼娜现象是一种矫正过渡现象。C文章的主体部分由拉尼娜现象说到我国2008年南方拉尼娜现象,采用的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说明顺序。 D. 第段中作者要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势均力敌而滞留不走的情状。(四)阅读下面记叙文,回答问题。(13分)我从来不敢夸耀幸福 苏 童 那年,我9岁,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得那种动不动就要小便的怪病,不知道小腿上为什么会长出无数红色疹块,也不知道白血球和血小板减少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那天,父亲推着自行车,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母亲在后面默默扶着我。一家三口离开医院时天色已近黄昏,我觉得父母的心情也像天色一样晦暗。我知道我生病了,我似乎有理由向父母要点什么,于是在一家糖果铺里,父亲为我买了一只做成蜜橘形状的软糖。橘子做得很逼真,更逼真的是嵌在上方的两片绿叶,我记得那是我生病后得到的第一件礼物。 生病是好玩的,生了病可以吃到以前吃不到的食物,可以受到家人更多的呵护,可以自豪地向邻居小伙伴宣布:我生病了,明天我不上学!但这只是最初的感觉,很快生病造成的痛苦因素挤走了所有稚气的幸福感觉。 生病后端到床前的并非是美食。医生对我说:“你这病忌盐,不能吃盐,千万别偷吃。有人偷吃盐,结果就死了,你偷不偷吃?”我说我不会偷吃,不吃盐有什么了不起的?起初,我也确实漠视了自己对盐的需要。母亲从药店买回一种似盐非盐的东西放在我的菜里,有点咸味,但咸得古怪;还有一种酱油,是红的,但红也红得古怪。我开始与这些特殊的食物打交道,没几天就对它们产生了恐惧之心,我想我假如不是生了不能吃盐的病该有多好,世界上怎么会有不能沾盐的怪病? 生了病并非就是睡觉和自由。休学半年的建议是医生提出来的,我记得当时心花怒放的心情,惟恐父母对此提出异议。我父母都是信赖中医的人,他们同意让我休学,只是希望医生用中药来治愈我的病,他们当时认为西医是压病,中医才是治病。于是后来,我便有了那段大喝草药汁、炖破三个药锅的惨痛记忆。对于一个孩子的味蕾和胃口,那些草药无疑就像毒药。我捏着鼻子喝了几天,痛苦之中想出一个好办法:以上学为由逃避喝药。有一次在母亲倒药之前,我匆匆提着书包蹿到门外,我想,与其要喝药不如去上学。但我跑了没几步就被母亲喊住了。母亲端着药碗站在门边,她只是用一种严厉的目光望着我,我从中读到的是令人警醒的内容:你想死?你不想死就回来给我喝药。 于是,我又回去了。一个9岁的孩子同样地恐惧死亡。现在想来,让我在9岁时就开始怕死,命运之神似乎太残酷了一点,是对我的调侃还是救赎,我至今没有悟透。9岁的病榻前,时光变得异常滞重冗长,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停,我的小便也像梅雨一样解个不停。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生病的感觉就这样一天坏于一天。 有一天,班上的几个同学相约着一起来我家探病,我看见他们活蹦乱跳的模样心里竟然是一种近似嫉妒的酸楚。我把他们晾在一边,跑进内室把门插上,我不是想哭,而是想把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处境中解救出来。面对他们,我突然尝到了无以言传的痛苦。也就在门后偷听外面同学说话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学校,我真正明白了生病是件很不好玩的事情。 病榻上辗转数月,我后来独自在家熬药喝药,凡事严守医嘱。邻居和亲戚们都说,这孩子乖。我父母便接着说,他已经半年没沾一点盐了。我想,他们都不明白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其实归纳起来只有两条:一是怕死,二是想返回学校和不生病的同学在一起。这是我的全部的精神支柱。 半年后,我病愈回到学校。我记得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在操场上跳绳,不知疲倦地跳,变换着各种花样跳,直到周围站了许多同学,我才收起了绳子。我的目的已经达到,我只是想 。 我离开了9岁的病榻,从此自以为比别人更懂得健康的意义,也从来不敢夸耀幸福。 (家庭2009年8月 有删改) 19.整体感知全篇,说说生病“好玩”在什么地方,“不好玩”在什么地方。(2分)(1)好玩: (2)不好玩: 20. 第段与第段划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作用?(任选一句作答)(2分)(1)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不停(2)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在操场上跳绳 21请对第段划横线句加以赏析。(3分)我恨室外如烟如雾的小雨,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 22.联系上下文,在第段划线处补出相应的句子.(3分)我只想 23.对本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我”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是本文的结构线索,这个发展变化过程是:生病是“好玩的”生病是“很不好玩的”无病是幸福的要珍惜这种幸福。B“我”之所以“不敢夸耀幸福”,是因为“我”知道健康是幸福的根本,是最大的幸福,而且这种幸福是来之不易的、应当珍惜并悉心呵护的。 C. 本文详尽描写“我”生病时的痛苦是为了突出无病的幸福,表现“我”勇于同病魔做斗争的精神。D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