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图5-4支架的加工工艺设计铣40宽台的铣床夹具
23页 8000字数+说明书+工艺卡片+工序卡片+5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5-4支架零件图.dwg
制定图5-4支架的加工工艺设计铣40宽台的铣床夹具说明书.doc
压板.dwg
夹具.dwg
对刀块.dwg
机械加工工序卡.doc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doc
装配图.dwg









目录
设计任务书 .................................. 2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3
序言 ......................................3
一、零件的分析 ..............................3
(一)零件的作用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工艺规程设计 .............................4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二)基面的选择 ...........................4
(三)制定工艺路线 .........................6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18
(一)设计主旨 ...........................18
(二)夹具设计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1
五、参考文献 ...............................20
哈尔滨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制定图5-4支架的加工工艺,设计铣40宽台的铣床夹具
设计要求:1、中批生产;
2、选用通用设备;
3、采用手动夹紧机构;
设计内容:1、绘制加工工件图,计算机绘图;
2、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填写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张和所有工序的工序卡;
3、制设计指定的工序夹具,绘制夹具全套图纸;
4、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写;
5、答辩时交全套夹具工程用图纸、设计说明书、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并交电子文稿。
班 级: 机设09-1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系主任: 2011年11月26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尺。那么,这次的设计能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这对我们以后有很大的益处。我希望我能在这次的设计中提升自己,加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支架是起支撑作用的构架。为维护围岩稳定和保障工作安全采用的杆件式结构物或整体式构筑物。支架的应用极其广泛,工作生活中随处可以遇见。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支架共有三组加工表面
1、Ф52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尺寸为Ф52mm的孔及其倒角和尺寸为Ф14mm的孔。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Ф52mm的孔。
2、Ф16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尺寸为Ф16mm的孔,两个尺寸为Ф20mm的孔,两个尺寸为Ф13mm的孔和两个尺寸为M8mm的螺纹孔。
3、Ф18+0.1 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四个尺寸为Ф18+0.1 0mm的孔。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三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零件图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45钢。考虑到支架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交变载荷及冲击性载荷,因此应该选用锻件,保证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为中批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采用模锻成型。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合理,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主要要求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并尽快获得精基准面。在选择时主要考虑下面原则:
(1) 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2) 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3) 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4) 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
(5)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2.精基准的选择。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应用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从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到对夹具精度分析与计算和运用CAD画出夹具零件图到最后夹具总图的成型。都对我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检验。可以说,本次课程设计有苦也有甜。
设计思路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的设计思路是成功的,那你的设计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应该在设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像查找详细的资料,为我们设计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制作过程是一个考验人耐心的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急躁,马虎,要心平气合的一步一步来。
工艺部分通过对零件材料性能,尺寸及工艺性的分析,制定了毛坯的制造方法。拟定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经过验证能够达到零件所要求的技术要求。在基准的选择上,通过分析能够满足所限制的自由度,计算出来的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也可以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利益的目的。
总体来说,通过这次设计我受益匪浅。在摸索该如何画出夹具零件图时的过程中,也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让我体会到了搞设计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感到自身的基础知识还是很欠缺,制图能力与基本功还需大大提高,但是,通过这次设计,也使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中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对老师的费心指导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能力有限,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我会从中吸取经验,改正错误争取以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参考文献
1、孙丽媛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卡具,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张耀宸主编,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1987
3. 吴拓、方琼珊编,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卡具课程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张龙勋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陆剑中、孙家宁主编,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孙光华主编,工装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郭彩芬主编,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