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黄鹤楼送别 主备人 江华 审核人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属于典型的“文包诗”的形式,全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意境。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古人的送别诗有很多,而这一篇课文则有些特别,因为这首诗是发生在两位大诗人之间,需要指出的是,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孟浩然年过四十,已是当时公认的大家,而李白则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声名并不如我们现在想像的那样显赫,他看孟浩然,有着一种高山仰止式的崇拜,就像今天我们看他一样,所以文中把孟称为他的兄长和老师。当然李白可能也没有想到后来他的成就也并不在孟之下。 李孟早年在襄阳结识,因此文中称为:“故人”,此次在武汉只是偶遇。他乡遇故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为什么选择要在暮春的三月,要在黄鹤楼送别?试想一下,如果选择在其它季节分别,夏天太过炽热,那是恋人般的分别;秋天太过萧瑟,林黛玉会在此时哀叹那一地的落花;冬天则太过悲壮,只适合吟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唯有春天拥有那一脉涵永的温情,正符合这两位寄情于山水之间的诗人脾性。烟花三月,桃如火,柳如烟,一派风景如画。去哪里?扬州,又是一个烟花之地。所以双方是偶然地喜相逢,却绝不是必然地伤别离。【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暂时、凝视说话。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资料链接】1、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2、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上。蛇山又称黄鹄山、黄鹤山。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有“天下绝景”之称。【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暂时”、“凝视”说话。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自主导学】1、 初读课文三遍,阅读李白和孟浩然的资料。2、 抄写本课词语并能理解。【师生互动】一、导入:1、播放音乐长亭送别。2、生说听后感受,导入教学。3、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课文讲了谁为谁送别呢?(学生把画好的李白和孟浩然的画像贴到黑板上)(板书:李白 孟浩然) 你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吗? 5、打开书,齐读第一自然段,我们看书上怎么写的。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吟出这样一首诗 6、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自读古诗。 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 谈话激趣: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你就明白了。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2、课件出示有关黄鹤楼图片。 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看图理解“飞檐”。3、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读读课文,体会一下。学生交流,出示句子1(课件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板书:依依惜别)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与心情吗?(因为他俩都不愿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齐读这一句话。 第三自然段过渡: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1、出示句子2(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读。“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马上我们要请同学上台来表演这一段内容,现在我们要招聘演员了,谁想演李白?大家先练一练台词。a、你想演李白,那请你读一下李白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学生读)b、评价齐读这一部分。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2、出示句子3(课件出示)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理解“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知己”在文中指谁?(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下面要挑选演孟浩然的同学。那请你读一下孟浩然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学生读)3、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这样,你们先练一遍,我们其他同学站起来,自由结对,你们也来练一练。开始表演。(道具:一次性纸杯2只)4、学生评议。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第四自然段。1、引读第四小节。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接下去齐读(生接读)。2、重点理解句子: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此时的杨柳、沙鸥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么表现呢?(杨柳依依,沙鸥点点)3、齐读第四节。第五自然段过渡:但是友人还是离去了,李白内心很激动,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什么叫“脍炙人口”?我们来看看这首诗为什么能脍炙人口。出示并齐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现在,你能大概地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同桌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 你知道为什么这首诗能脍炙人口、流传千年了吗?你觉得这首诗好在哪里这真是一首好诗,让我们怀着和李白一样的心情,再次朗诵这首诗。四、小结的确,一首好诗,就像一位好朋友,好兄长,他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伟大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手术室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二篇)
- 医院实习岗位工作总结
- 陶瓷彩绘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高压旋喷桩施工合同6(3篇)
- 用电检查员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药膳制作师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三聚氰胺装置操作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数据标注员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维修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二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改进计划
- 电厂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国际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 遥控车辆模型课件
- 企业销售业务标准作业手册
- 羽毛球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押题试卷
- 中国南方航空数字化和双中台方案
- 2025年通信技术认证考试-应急通信认证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韩语专业教育与职场应用能力培养融合研究
- 自贡市富顺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环评报告
- 2025年金属热处理原理及工艺习题一(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