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教案.doc_第1页
第五课教案.doc_第2页
第五课教案.doc_第3页
第五课教案.doc_第4页
第五课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备课者:龚江芸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5古诗两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诗中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歌所描绘的情景。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 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学资源相关资料: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四朝闻见录自署龙泉(今属浙江)。从叶适学,与真德秀、葛天民交甚密。仕历不详,后弃官居西湖。有四朝闻见录五卷,诗多散佚,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板一卷。叶绍翁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筒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关于春天的古诗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学生经验: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春天的诗歌。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ppt放映、小黑板预习设计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2初步了解诗意,不理解的做好记号。3.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正与反思一、导入新课(5分钟)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几首古诗,谁能来背一背。2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些古诗的?3任务驱动:把这首诗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二、学习古诗(30分钟)(一)知诗人,解诗题。1学生介绍诗人的生平。2理解诗题游园不值意思。游园不值“游”是“游玩、游览”在诗中的意思是到处从容地行走,闲逛。“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二)抓字眼,明诗意。任务驱动:学习单:1反复诵读古诗。2运用工具书和诗后面的注释,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诗句的意思。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应:大概、可能。怜:是爱惜的意思。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苍苔:即青苔,一种绿色苔藓。小扣:轻轻地敲。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久:很长时间。诗句意思: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吧!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意思: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三)想意境,悟诗情。1想象诗人心目中的满园春色。2交流。3面对这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满园春色,你最想做什么?4 读了这两句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四)诵诗句,背诗文。1根据诗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桌交流探讨如何读好这首诗。2自由品读,互听互评。3指名朗读,师生共评。4有感情地齐读。5想象诗中意境,体验诗人情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三、拓展练习(5分钟)1根据古诗的内容填空。2根据游园不值这首诗,编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也可以写下来。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几首古诗,谁能来背一背。2大家都掌握得很好,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些古诗的?3(出示学习方法)(一)知诗人,解诗题。(二)抓字眼,明诗意。(三)想意境,悟诗情。(四)诵诗句,背诗文。今天我们就用这学法学习,我们先学习第一首游园不值。请大家打开书本,把这首诗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二、学习古诗(一)知诗人,解诗题。1师:大家了解诗人的生平吗?(让学生说,知道多少说多少。)2教师归纳:叶绍翁,南宋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是位很有名的诗人,本姓李,祖籍福建建安,后为叶氏后嗣,遂改姓。有的资料说他流落江湖,浪迹荒村,无官无职,了解农村生活,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擅长写七言绝句。游园不值是其中最深得赞誉的一首代表作。3理解诗题游园不值意思。(二)抓字眼,明诗意。1请大家反复自由读,运用工具书和诗后面的注释,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诗句的意思。2小组讨论、交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应:大概、可能。怜:是爱惜的意思。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苍苔:即青苔,一种绿色苔藓。小扣:轻轻地敲。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久:很长时间。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一、二句意思诗句意思: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吧!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结合板书:怜苍苔 久不开 扫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三、四句意思诗句意思: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结合板书: 满园春色(想)一枝红杏(见)(三)想意境,悟诗情。1创设情境,进入意境。2假如你是诗人,请大家结合插图,从见到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充分想象诗人心目中的满园春色是怎样的?3学生闭目想象。(播放音乐,师旁白:春季的一天,明媚的阳光洒满大地。万里碧空如同洗过似的,几朵白云悠闲地飘浮着。几只黄莺正在放声歌唱。诗人望着窗外这迷人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的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园外空地上长满了青苔,诗人小心地走过青苔,到了柴门前,轻轻地敲了好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但从那一枝斜斜地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此时的园中)4学生充分发言。5面对这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满园春色,你最想做什么?6感受到春天的强大生命力,诗人的心情由扫兴转为高兴、喜悦。他不由地大声吟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师生共诵)读了这两句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7小结。(四)诵诗句,背诗文。1根据诗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桌交流探讨如何读好这首诗。2自由品读,互听互评。3指名朗读,师生共评。4有感情地齐读。5想象诗中意境,体验诗人情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三、拓展练习1根据古诗的内容填空。 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人游园赏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件 的事,但他从“ ”联想到满园的美好春色,心情自然也由 转为 。2根据游园不值这首诗,编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也可以写下来。作业设计1背诵游园不值2搜集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并完成练习册”七巧板”。根据游园不值这首诗,编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也可以写下来。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备课者:龚江芸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5古诗两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三维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诗中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歌所描绘的情景。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学资源相关资料: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历任太常丞兼礼部右侍郎、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左司郎兼太子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学生经验: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春天的诗歌。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ppt放映、小黑板预习设计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2初步了解诗意,不理解的做好记号。3.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正与反思一、揭题、释题(5分钟)1回忆以前学过的描写春景的古诗? 2介绍诗人杨万里。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3释题宿:过夜 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10分钟)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20分钟)1指名读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任务驱动: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B.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树头)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B女生读第4句C试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四、绘幅彩画,深化理解。(5分钟)1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一、揭题、释题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2介绍诗人。3释题。4.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填空出示:诗中通过 、 、 、 这些情景来说明是 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 心情。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C试着说说一、二句诗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一直伸向远方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C试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E自由读全诗,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对美丽田园风光的喜爱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四、绘幅彩画,深化理解。1这首诗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