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采煤机截割部设计
57页 18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8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一级减速.dwg
任务书.doc
小轴A2.dwg
小轴建模
截割部装配图A0.dwg
摇臂A1.dwg
整机结构图.dwg
目录和摘要.doc
行星小齿轮A3.dwg
输入大直齿轮A2.dwg
输入轴齿轮A3.dwg
连续采煤机截割部设计开题报告.doc
连续采煤机截割部设计说明书.doc











齿轮建模
连续采煤机截割部设计
摘要
本说明书首先介绍了我国采煤机械设备的发展状况,特点,将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国外采煤机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并分析了在这些方面我国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之后着重叙述了连续采煤机各个机构的型式选择,连续采煤机的基本结构特点。
在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时,我首先从总体上介绍了连续采煤机的基本组成及其各个机构地的型式选择并且在CAD作图时将整体结构表现出来。而后我才开始着重介绍连续采煤机的截割部。确定摇臂内各零部件的传动方案、分配传动比、初步确定个齿轮的齿数、齿轮的设计计算及其校核、行星机构的设计计算、轴的设计计算及其校核、并初步选取了轴承和键。而后简单介绍了连续采煤机的操作和使用,拆用、安装和调整,检修及维护保养和安全保护。
关键词:截割部;行星机构;基本组成;安装和维护;安全保护
Continuous coal winning machine cutting part design
Abstract
This manual firstly introduces coal -mining machine equipment developments , characteristics ,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prospects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mining machine and abroad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 In these aspects and analyzes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 After continuous coal winning machine mainly described the type selection all agencie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ontinuous shearer .two characteristic.
When writing in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 I first, from the overall introduces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continuous coal winning machine and to type all agencies in CAD drawing choice and the whole structure will show . Then I began to have introduced emphatically continuous coal winning machine and the cutting part step by step in the sure rocker of parts of transmission scheme. Distribution ratio the number of teeth preliminarily determined a gear gear design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planetary mechanism design calculation Axis design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And initially selected the bearings and key . Then simply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of coal mining machine for dismantling and use, installation and adjustment with, maintenance and common security protection.
Keywords: Cutting part ; Planetary mechanism ; Basic component ;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 Safety protection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概述 ………………………………………………………………………1
1.设计背景和目的………………………………………………………………1
1.1连续采煤机的发展概况……………………………………………………1
1.2国内连续采煤机的发展趋势………………………………………………2
1.3我的设计…………………………………………………………………3
第二章 连续采煤机的特点 ……………………………………………………4
2.1概述…………………………………………………………………………4
2.2主要技术参数………………………………………………………………4
2.3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6
2.3.1连续采煤机的基本组成…………………………………………………6
第三章 截割部设计……………………………………………………………19
3.1设计任务相关参数 ………………………………………………………19
3.2传动装置的选择原则 ……………………………………………………19
3.3行星齿轮简介 ……………………………………………………………20
3.4电机选型 …………………………………………………………………22
3.4.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22
3.4.2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22
3.5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分传动比的分配 ……………………24
3.5.1分配传动比 ……………………………………………………………24
3.5.2传动装置参数计算 ……………………………………………………24
3.6三级减速器的具体设计计算 ……………………………………………25
3.6.1确定各齿轮参数 ………………………………………………………25
3.6.2轴的设计 ………………………………………………………………37
3.6.3轴承寿命的校核 ………………………………………………………48
3.6.4键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50
第四章 使用、安装、维护及安全保护………………………………53
4.1拆运、安装和调整 ………………………………………………………53
4.1.1机器的拆卸和搬运 ……………………………………………………53
4.1.2连续采煤机的井下组装 ………………………………………………53
4.1.3机器的井下调试 ………………………………………………………55
4.1.4机器的调整 ……………………………………………………………55
4.2连续采煤机的操作和使用 ………………………………………………57
4.2.1连续采煤机的操作 ……………………………………………………57
4.2.2连续采煤机的掘进作业 ………………………………………………60
4.2.3连续采煤机的操作注意事项 …………………………………………61
4.3连续采煤机的检修及维护保养 …………………………………………62
4.3.1机器的日常维护保养 …………………………………………………62
4.3.2机器的定期维护保养 …………………………………………………62
4.3.3润滑 ……………………………………………………………………62
4.3.4液压系统用油 …………………………………………………………64
4.3.5电气 ……………………………………………………………………64
4.4安全保护 …………………………………………………………………65
4.4.1安装与检查 ……………………………………………………………65
4.4.2维护、修理与故障排除…………………………………………………66
4.4.3包装及保管 ……………………………………………………………66
结束语 ………………………………………………………………………………67
参考文献……………………………………………………………………………68
致谢…………………………………………………………………………………69
第二章 连续采煤机的特点
2.1概述
1.特点:
本次设计的截割部所对应的连续采煤机,采用多电机驱动、纵向布置(电机)积木组合,各部件之间为干式对接,可采中厚煤层中的硬煤。
2.主要用途、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房柱式采煤和回收边角煤,也适用于条件类似的其它矿山及工程巷道的开采。该机可采巷道最大宽度(定位时)3.3m,最大高度 4.6m,可采任意断面形状的巷道,适应巷道坡度±15°。该机后配套转载运输设备可采用桥式胶带转载机和可伸缩式带式输送机,实现连续运输,以利于机器效能的发挥。
2.2主要技术参数
1.总体参数
机 长: 11.002m
机 宽: 3.3m
机 高: 2.657m
总 功 率: 530kW
可经济截割煤岩硬度: 20-80MPa
最大可采高度: 3685mm
最大可掘宽度: 3300mm
可掘巷道断面: 18-20m2
适应巷道坡度: ±15°
机器供电电压: 660/1140V
2.截割部
电动机: 型 号: YBUS2-170
功 率: 170KW
转 速: 1470r/min
截割头: 转 速: 50r/min
截 齿: 镐形
3.装载部
装载形式 三爪转盘
装运能力 180m3/h
铲板宽度 2.5m/2.8m
铲板卧底 250mm
铲板抬起 360mm
转盘转速 30r/min
4.刮板输送机
运输形式 边双链刮板
槽 宽 510mm
龙门高度 390mm
链 速 0.93m/s
锚链规格 18×64mm
张紧形式 双油缸张紧
5.行走部
行走形式 履带式(液压马达分别驱动)
行走速度 工作 3m/min 调动 6m/min
接地长度 2.46m
制动形式 摩擦离合器
履带板宽度 500mm
张紧形式 双油缸张紧
6.液压系统
系统额定压力: 油缸回路 16MPa
行走回路 16MPa
装载回路 14Mpa
输送机回路 14Mpa
转载机回路 10MPa
锚杆钻机回路 10MPa
系统总流量: 450 L/min
泵站电动机: 型号 YB250M-4
功率 55kW
转速 1470 r/min
泵站三联齿轮泵流量 50/50/40ml/r
泵站双联齿轮泵流量 63/40ml/r
锚杆泵站电动机: 型号 YB160L-4
功率 15kW
转速 1470 r/min
锚杆泵站双联齿轮泵流量 32/32ml/r
油箱: 有效容积 610L
冷却方式 板翅式水冷却器
油缸数量: 8 个
7.喷雾冷却系统
灭尘形式 内喷雾、外喷雾
供水压力 3MPa
外喷雾压力 1.5MPa
流 量 63L/min
冷却部件 切割电动机、油箱
8.电气系统
供电电压 660/1140V
总 功 率 190kW
隔爆形式 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2.3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2.3.1连续采煤机的基本组成
连续采煤机通常由截割机构、装运机构、履带行走机构、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冷却喷雾除尘系统及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参见图3.1.
连续采煤机虽然型号、规格有许多,但它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大同小异,其区别主要在截割机构的传动和截割部上。
1.截割部
截割部又称工作机构,主要由布置在截割部两侧横置的两台电动机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一台减速器、左、中、右截割滚筒、截链及截割臂等组成。
截割部分别为两套对称布置的三级减速传动同一根实心主轴的特殊结构,三级减速传动分别是一级直齿传动、二级锥齿传动和三级行星轮传动。由 170kW的电动机输入动力,经电动机扭矩轴传至减速器I轴,经过一级直齿传动、二级锥齿传动和三级行星轮传动,最后由两个行星轮架以花键连接方式同时驱动同一根横轴旋转,横轴中间和两端以花键连接方式装有筒形铸钢轮毂的特殊结构,从而带动滚筒旋转达到截割的目的。
图3.1 整机系统图
1截割部 2摇臂 3装载机构 4刮板输送机 5机架
6左行走机构 7右行走机构 8电动机 9电气系统
10驾驶座 11液压系统 12支撑防护总成
整个截割部通过一个叉形框架、两个销轴铰接于回转台上。借助安装于截割部和回转台之间的两个升降油缸,以及安装于回转台与机架之间的两个回转油缸,来实现整个截割部的升、降和回转运动,由此截割出任意形状的断面。
2.装载部
装载部结构如图3.2所示,主要由铲板及左右对称的驱动装置组成,通过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直接驱动三爪转盘向内转动,从而达到装载煤岩的目的。装载部安装于机器的前端。通过一对销轴和铲板左右升降油缸铰接于主机架上,在铲板油缸的作用下,铲板绕销轴上、下摆动,可向上抬起360mm,向下卧底 250mm。当机器截割煤岩时,应使铲板前端紧贴底板,以增加机器的截割稳定性。
3.刮板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结构如图3.3所示,主要由机前部、机后部、驱动装置、边双链刮板、张紧装置和脱链器等(改向轮组装在装载部上)组成。刮板输送机位于机器中部,前端与主机架和铲板铰接,后部托在机架上。机架在该处设有可拆装的垫块,根据需要,刮板输送机后部可垫高,增加刮板输送机的卸载高度。刮板输送机采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直接驱动,刮板链条的张紧是通过在输送机尾部的张紧油缸来实现的。
图3.2 装载部
1铲板体 2-刮板输送机改向链轮组 3-三爪转盘 4-驱动装置为期三个月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可以说整个学期都是在做毕业设计。从题目的选定到今天设计的结束,点点滴滴真是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自己去学习掌握。从一开始的束手无策,没有一点信心到今天设计的完成,看着一张张设计说明书和CAD图纸满身的轻松,期间真是有说不出苦乐酸甜。
我设计的题目是:连采煤机截割部设计。这个题目往届的学长们没有设计过,所以相对于别的同学有模板可看,我一开始真的很没信心,但是后来一点点的去找资料,从最简单的零件开始去作图,,再从图书馆,从网络上,从采煤机械的期刊上,我收集的资料开始多了起来,同时我也慢慢的有了些许信心,并且开始着手开始设计直到今天完成设计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完成了设计。
对于我的设计,我知道我做的并不好可以说完全是仿照人家的机器而做的设计,尽管如此,我已经知足了,总算是完成了。在设计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甚至感觉自己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太少,因而对自己没能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而后悔和懊恼,尤其是面对CAD作图,真是百爪挠心的憋屈。图层乱的自己都分不清哪是哪了。总而言之,我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的太少了,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慢慢的学习到那些我没有掌握好的知识,尤其是作图!
参考文献
[1] 王伟.煤炭矿区规划环评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1,(35)
[2] 王建.提高矿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M].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
[3] 唐大放,冯晓宁,杨现卿.机械设计工程学[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9
[4] 濮良贵,记名刚.机械设计[M],8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5] 刘仁家.机械设计常用元器件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
[6] 刘鸿文.简明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7] 唐锡宽,金德闻.机械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8] 席伟光,杨光,李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 王晓东等.轴系部件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10] 梁正强.机械零件设计计算实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9
[11] 王春行主编.液压伺服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12] 朱真才,韩振铎.采掘机械与液压传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13] H Takahashi.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over-head-type load-haul-dump with a vessel.[J].Journal of Terramechanics,2004,41(2)
[14] K. Kulrod.Force Sensing Device Design using a Modified Add-Drop filter.[J]procedia Engineering,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