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和碱大大中和反应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和碱大大中和反应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和碱大大中和反应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和碱大大中和反应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和碱大大中和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教学设计榆林市第十三中学 李彦平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学习本节内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为下一节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三)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反应实质的理解。二、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通过课题1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学生自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点滴板、酒精灯等实验药品:NaOH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四、教学方法:合作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等五、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师复习: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酸和碱的一些内容,重点需要大家掌握酸和碱这两类物质的化学性质。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酸和碱的通性以及为什么酸会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会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2、过渡引入:如果当酸遇上碱会不会擦出火花呢?今天我们要来一起探究酸和碱之间会不会发生反应板书: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二)实验探究新课1、中和反应(1)实验探究: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步骤:取一烧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不到什么现象。分析原因。(2)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证明酸和碱之间究竟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108】: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观察实验现象,主意溶液颜色的变化。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玻璃片上有白色固体生成)讨论: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 (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溶液中新生成的溶质。)(3)教师讲解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HClH+ + Cl NaOHNa+ + OHNaOH+HCl=NaCl+H2O酸溶液与碱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 H+ + OH- H2O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例:Ca(OH)2+2HCl=CaCl2+2H2O 2NaOH + H2SO4 = Na2SO4+H2O(4)学生试一试完成化学方程式: KOH + H2NO3 Ca(OH)2 + H2SO4 (5)分析总结观察生成物,这几个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离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的组成特点总结板书: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 + 碱 盐 + 水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铵根)(6)巩固练习:以下的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它们是不是中和反应呢?CO2+2NaOH=Na2CO3+H2OFe2O3+6HCl=2FeCl3+3H2O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学生自学阅读:阅读相关内容自学,讨论交流,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看书,通过问题自己找出知识点。完成。(2)师生归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改良土壤酸性可加入熟石灰)处理工厂的废水。(硫酸厂排放的污水可加入熟石灰进行中和)用于医药。A、被蚊虫叮咬过后可涂上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肥皂水等可减轻痛痒。B、治疗胃酸的胃药配方。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pH约为l。但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胃痛,有时甚至会吐出酸水。这时,病人如果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胃中过多的盐酸就会被胃舒平中的Al(OH)3中和,使病人的胃痛减轻。有时候,医生还让病人服用大黄苏打片(主要成分是NaHCO3),NaHCO3也能中和胃液中的盐酸,使胃酸减少,但会有CO2生成,穿孔的胃溃疡患者禁用。 调节溶液酸碱性。在科学实验室里,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调节人体酸碱平衡。 人们日常所吃的食物可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两大类。由于过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类营养物质,在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形成酸性体质,而酸性体质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痛风等疾病。这样最好补充碱性食物来中和体内的部分酸,如蔬菜、水果、奶制品等,使人体酸碱调节平衡。其他方面(三)课堂练习1、“胃舒平”为什么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病人?(提示“胃舒平”含氢氧化铝),并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正常人的头皮及毛发呈弱酸性,这可以保证我们的头皮不是太干燥,头发不易变脆、开叉。而我们用的洗发水一般呈弱碱性,护发素一般呈弱酸性,你认为正确的洗发程序是该是怎样的?为什么? 3、用久了的保温瓶内壁往往会形成一层水垢,它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尝试用厨房中的物质将它清除。(四)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学到了什么?提高了什么认识?教师点评:课堂效果,做出积极评价。(五)布置作业1、写出要求的中和反应的方程式,巩固新知,提高动手能力。2、填写课后习题,回归课本,巩固基础,拓展思维。3、提出中和反应还存在一些需要探究的问题七、板书设计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一、中和反应: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碱 酸 盐 水NaOH + HCl = NaCl + H2O2、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二、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废水3、医疗 4、其他课堂资料:身边的/生活中的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在实际生活中这类反应很常见,今举数例加以说明。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的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以用纯碱溶液来洗剂,碱性的纯碱液与胆汁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严格的说,这不属于中和反应,而属于广义的中和反应);蒸馒头的面团太酸,常加入适量的纯碱来纠正;烹饪鱼时,常同时加入食醋和白酒,这是由于它们发生了如下反应: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生成的CH3COOC2H5叫做乙酸乙酯,具有芳香气味,400C以上容易挥发,故趁热吃鱼,有香味,冷却后,鱼就有腥味了;新鲜蔬菜易用醋水洗,不宜用碱水洗维生素C是一种酸,防止将这一珍贵的抗坏血酸中和掉。蜜蜂、蚊子、蚂蚁的毒汁主要成分是甲酸(又名蚁酸HCOOH),当人或动物被蜇后,可用肥皂水、纯碱水、氨水等来涂抹解毒;胡蜂的毒汁是碱性的,用醋酸来解之;洗发剂一般是碱性的,洗完发后,即使再用清水冲洗,也难以洗去渗入头皮中的碱液,因此不利于头发的生长,而护发素是酸性的,洗完澡后,再涂上适量的护发素,即可有效的防治头皮屑,保护毛发组织不被破坏,若无条件购买护发素,在清水中倒入少量的醋酸,效果一点也不差!打印墨水成碱性,PH 为7.5-9,打印纸呈酸性,PH为4.5-6.5,形成的文字是中和反应的产物;酸性土壤常用熟石灰来改良,不用纯碱或烧碱,原因是用不起;工厂排出的酸性污水常用石灰石或熟石灰等来中和,而碱性污水则用稀硫酸或稀盐酸来中和;酸雨用石灰石粉或熟石灰来中和;造肥皂时,先将动物脂肪(硬脂酸)熬成液体,再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