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亲爱的同学,七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这份考卷将再次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相信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默写:(8分)a、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c、峨眉山月半轮秋 _。 (李白峨眉山月歌)d、 ,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e、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f、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5分)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消烟,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j gng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就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1) 给加点字注音: 殷红 脊梁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j gng 尽瘁(3)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4)“死而后已”中的“已”的意思是: (5)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3、名著阅读。(4分)法国有一位昆虫学家,一生专为昆虫写书,他是 (填人名)。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把昆虫记 奉为“ ”的楷模。4、综合运用(3分)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来捡拾沉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1) 请写出一句与黄河有关的著名诗句。 2) 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黄河。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社戏选段,回答问题。(11分)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4)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5、给以上文字拟一个四字标题:_(1分)6、第一段中孩子们开船的动作描写中,反映出水乡少年的什么特点?(2分) _7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句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8、第三段中”自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有自失之感?(2分) _9、这段文字是从 、 、 、 等方面进行景物描写的。(3分)(二)阅读特殊的听众一文,回答59题。(12分)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当然,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得出的结论。在他们听起来,我拉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儿。这话使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就在楼区后面的小山上,那儿有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幽幽的乐曲。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心剧烈地跳起来,我不得不大喘了几口气,使它平静下来。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在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事实很快就令我沮丧了,似乎我又把那把锯带到了林子里。我懊恼极了,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不由得诅咒道:“我真是一个笨蛋,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并转过身时,我吓了一跳。一位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她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下来,她的满头银发显得格外晶莹。“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愿意听我的琴声了,尽管她是一位聋子。我拉起另一支曲子,面对这位特殊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她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从我紧闭着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德舒罗德的基木练习曲。虽然妹妹还像以前那样,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我却己经不在乎了。练琴时,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瘸,汗水也湿透了衬衣,但是我绝不坐在椅子上练习。在以前,我可是坐着练的。就这样,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坚持不懈地练琴;而我那位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老人,也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子上等我,看我拉琴。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欢乐和幸福;我呢,在她面前,信心十足、一丝不苟地拉着每一支曲子,仿佛她真的能听到我的琴声。 我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 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靠近小山的那座楼里,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聋子!”妹妹惊叫起来,仿佛我在讲天方夜谭,“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而且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前天还在指导我们排练呢。她怎么会是聋子? 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心中充满了对老人的感激与崇敬。从此,每天早晨,我仍然早早地来到小树林里,面对我这位特殊的听众,这位“耳聋”的音乐家,轻轻调好琴弦,拉起一支支优美的曲子。我用心感受着,仿佛听到了老人在用她的心演奏着真正的音乐,那美妙的音符从她心中缓缓流淌,充满了整个小树林,充满了我的整个身心。 后来,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有了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的机会,但是,每当此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我那位特殊的听众,那位“耳聋”的音乐家。10、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人神。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11、“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变”的理懈。(3分)答: 12、“我”从一个音乐“白痴”成为“一名真正的小提琴手”,得益于一位“特殊听众”。随着情节的发展,文章逐步揭示了其特殊性。“我”最初认为她是 后来才知道她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3、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我”感受到老人的鼓励是她用爱心演奏的真正的音乐,它美妙动听,令人感动。b“我”感受到老一辈音乐家对青年人成才的渴望和企盼,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我”感动。c名教授技艺高超,她演奏的音乐是这样美妙动听,令“我”陶醉。d“我”理解了老人的良苦用心,深深地被她高尚的人格力量所打动。14、本文重点塑造一位“德艺双馨”的老教授的形象,但是文章中描写“妹妹”的文字也占有较大分量,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3分) (三)古文阅读(12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京中有善口技者( ) (2)满坐寂然( ) (3)中间里拉崩倒之声( ) (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17、描写宾客反应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8、如果只写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也可以结尾,为什么要再写一遍道具(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呢?(3分)三、作文题。(任选一题;45分,含5分卷面分) 选题一:同学们,丰富多彩的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请回忆你的生活,在这个学期里,你收获了什么?是幸福、坚强、感动,还是.,请以“这个学期,我收获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选题二: 在你的心中,有些东西总会让你难忘,或是让你珍惜、让你深思、让你感动。这是为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把在你心中留下印记的人、景或事件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要求:1、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2、中心突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作文题目: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700800 800900 900 五沟中心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答案)一、1、默写 (每空一分,共8分)a、一切都是瞬息、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b、独坐幽篁里; c、影入平羌江水流 d、春潮带雨晚来急;e、岐王宅里寻常见; f、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每题一分,共5分)(1)yn j (2)鞠躬 (3)消烟、硝烟 (4)停止 (5)解释说明 3、(每空一分,共4分)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 鲁迅; 讲昆虫生活 4、(3分)(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1分) ( 2 ) 略 (2分)二、阅读理解。(11分)(一)5、月夜行船(1分)6、 从“点”“磕”“退”“架”这些动作描写中表现水乡少年的勤快利索,能干及高超的驾船技术。(2分)7、 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反衬出“我”急切看戏的心情(3分)8、 (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我听到音乐声陶醉了,陶醉在对社戏的神往中。 (2分)9、嗅觉、听觉、视觉、触觉 (任意三个都可以)(3分)(二)(12分)10、d (2分) 11、体现在两方面:(1)“我”的演奏信心提高了,更加勤奋地练习; (2)我的演奏水平提高了,妹妹认为我得到了名师的指点(共三分:两个方面各1分,举例恰当1分) 12、一位聋子(一位耳聋的老人),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而且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每空1分) 13、c(2分) 14、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衬托方面:其一,对老教授形象的衬托,突出老教授行为的难能可贵,其二,妹妹的评价变化衬托我技艺的提高(2分) (2)推进了情节的发展(1分)(三)(12分)15、擅长; 通“座”座位:;夹杂;跑、逃跑(每空0.5分)16、(1)宾客的心情稍稍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2分) (2)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只手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来。(2分)17、不能.(1分)这是侧面描写烘托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2分)18、 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是首尾呼应;(1分) 从内容上来看,是从道具的十分简单来反衬口技艺人表演技艺的精湛和高超 。(2分)作文评分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