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0)鲁迅研究复习大纲.doc_第1页
(0360)鲁迅研究复习大纲.doc_第2页
(0360)鲁迅研究复习大纲.doc_第3页
(0360)鲁迅研究复习大纲.doc_第4页
(0360)鲁迅研究复习大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360)鲁迅研究复习大纲本课程共分为七章,考试的内容全都在此范围内,下面分别将各章、节的知识点与重点、难点做一个详细地分析。第一章:五四以前:鲁迅的人生体验与文学活动第一节 人生痛感与知识分子的生命自觉知识点:1、人生之痛2、日本体验第二节:鲁迅留日时期的思想追求知识点:1、留日中国知识界的一般状况2、鲁迅“立人”思想的独特性重点及难点:鲁迅“立人”思想的独特性第三节:鲁迅的文学活动:创办杂志与翻译外国文学知识点:1、创办杂志与翻译外国文学第二章 五四:鲁迅的“呐喊”与“彷徨”第一节:呐喊自序的含义知识点:1、 “文学革命”失败的教训2、 铁屋子的意义第二节呐喊、彷徨的思想意义知识点:1、是否摧残生命是鲁迅关注的中心2、重点考察中国人生存态度的真诚性3、弱小者人群中的相互残害重点及难点:弱小者人群中的相互残害第三节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知识点:1、悲喜交集的风格2、环境整体的独立意义3、象征主义色彩第三章: 野草与朝花夕拾第一节回到内心世界的鲁迅知识点:1、新青年群体的分化2、兄弟失和3、女师大事件与“三一八惨案”第二节野草知识点:1、 野草的基本主题2、 野草的艺术3、 重点及难点:野草的基本主题第三节 朝花夕拾知识点:1、朝花夕拾的基本主题第四章 故事新编第一节为人生:鲁迅小说的基本线索知识点:1、 鲁迅小说的基本线索第二节补天、铸剑与奔月知识点:1、 三部小说所洋溢的主观色彩与理想色彩第三节非攻与理水知识点:1、两部小说的主题第四节:采薇、出关与起死知识点:1、小说高度的理性批判意识第五章 鲁迅杂文第一节鲁迅走向现存政权的对立面知识点:1、 四一二”事变与鲁迅对政权态度的改变2、 革命文学论争3、 左联的成立4、 重点及难点:革命文学论争第二节:关于鲁迅杂文的论争知识点:1、关于鲁迅论争的几种观点第三节学习鲁迅杂文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知识点:1、 鲁迅杂文是不是文学2、 鲁迅杂文内容上的演变3、 鲁迅杂文独特的文学形式第六章 鲁迅旧体诗歌第一节 鲁迅旧体诗歌创作与传统的研究概况知识点:1、 鲁迅旧体诗歌创作与传统之关系第二节社会批评:鲁迅旧体诗歌的思想追求之一知识点:1、鲁迅旧诗社会批判的特点第三节生存的思考:鲁迅旧体诗歌的思想追求之二知识点:1、鲁迅旧诗的生存思考第四节鲁迅旧体诗歌的艺术贡献知识点:1、 鲁迅旧诗艺术创造性的三个方面重点及难点:鲁迅旧诗艺术创造性第七章 “为人生”:鲁迅思想的重要基点第一节 “为人生”知识点:1、“为人生”的具体内涵第二节 回到鲁迅的语言方式知识点:1、回到鲁迅的语言方式中去对理解“为人生”之意义 (0360)鲁迅研究样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大致10分)1、鲁迅留日思想可以概括为“立人”,这一概念首先就是在 一文中提出来的。答案:文化偏至论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大致20分)1、野草答案:野草是鲁迅创作于20年代左右的散文诗,其基本主题是对生命感触的诗性述说。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世态人生的感悟,以及自我精神世界的拷问,语言采取了一种自言自语的方式。三、简答题(每题8分,大致30分)1、呐喊、彷徨的思想意义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答案:1、鼓励和慰藉前驱的猛士。在呐喊、彷徨中,鲁迅主要考察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是否摧残生命,以及考察中国人生存态度的真诚性,即是否属于一种真实的生存态度,鲁迅尤其揭示了发生在弱小者人群中的相互残害,因为这往往就是中国人丧失自我意识的悲剧的集中体现。2、继续自己的人生思考与人性探索,既然自身的这些思考都还在“进行”之中,那么对其他中国人生存方式的深沉的同情也就是理所当然了。在这里,鲁迅对于现实的批判与对生存艰难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抨击与对生命的怜惜形成了十分复杂的矛盾。其中,也渗透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四、论述题(大致20分)1、为什么说“为人生”是鲁迅思想的重要基点?答案: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表述:“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在启蒙派、社会派的鲁迅研究者看来,这正是理解鲁迅全部文学活动的基础,是他自觉理解和接受现代文学的社会性使命的明确表述。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传统的鲁迅研究将这一表述发挥到了极致,作为鲁迅这面新文学运动的大旗区别于其他形形色色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流派的重要标志。 在鲁迅的全部著述中,“人生”、“为人生”都反复出现,可以说已经构成了鲁迅的核心语汇,他们与鲁迅文学追求及思想追求的密切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他批评传统的文学:“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他特别强调了“现在的文艺”与人生的紧密联系:“现在的文艺,是往往给人不舒服的,没有法子。要不然,只好使自己逃出文艺,或者从文艺推出人生。”这也就是说,现代中国的文学是不可能离开人生而存在的。即便是那些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家,在鲁迅看来,其实也仍然生活在人间与人生当中:“有一派讲文艺的,主张离开人生,讲些月呀花呀鸟呀的话或者专讲梦,专讲些将来的社会,不要讲得太近。这种文学家,他们都躲在象牙之塔里面;但是象牙之塔毕竟不能住得很长久的呀!象牙之塔总是要安放在人间,就免不掉还要受政治的压迫。打起仗来,就不能不逃开去。”如果说,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将“为人生”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相联系,突出了文学“为人生”的特定的社会作用,那么,在其他更加广泛的论述中,鲁迅则深刻地分析了“为人生”之于文学的普遍意义,不仅现代的文学将人生作为自己主要的关注对象已经成了现代的文学的特征,而且就是那些号称要离开人生的作家其实也并没有真正地达到目的。只有回到鲁迅自己的语言世界里,我们才可以发现他对于“人生”的格外重视。而且这样的重视也并不仅仅能够在“社会功利性”追求的意义上加以理解,因为鲁迅每当论及这样的文学观与一般人的“艺术”追求的差异时,总是充满了反讽、调侃与揶揄的口吻,他是以自己的方式显示着对于“艺术精神”的新的认识。鲁迅表示,自己“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既然如此,鲁迅在这里所完成的关于“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的表述,就并不能够作为单纯的“功利性”的表白加以阐释,它的确包含了鲁迅对于文学社会作用的关注,但其细微的思想指向又超过了一般意义的“功利”,从本质上讲,代表着鲁迅对于现代文学意义的新的建构方式。在其他的许多表述中,鲁迅则更加鲜明地传达出了对于传统的主流文学观念的差异,甚至常常流露出对于这样的文学认识的厌恶和轻蔑。他声称,自己写小说“并不是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之所谓艺术”,谈及自己的杂文,鲁迅说:“也有人劝我不要做这样的短评。那好意,我是很感激的,而且也并非不知道创作之可贵。然而要做这样的东西的时候,恐怕也还要做这样的东西,我以为如果艺术之宫里有这么麻烦的禁令,倒不如不进去”。他讽刺性地为我们勾勒了所谓的“艺术之宫”:“一听到下层社会的叫唤和呻吟,就使他们眉头百结,扬起了带着白手套的纤手,挥斥道:这些下流都从艺术之宫里滚出去!”通过这些追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么一个重要的事实,即鲁迅的思想与艺术世界是由他自己一系列十分独特的概念所构成的,鲁迅有着属于他自己的语汇,也有着他自己的对于文学思想和艺术建构的追求,但我们不能够最充分地考虑到这样的“独特”性,而仅仅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