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1.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1.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1.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1.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1.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栏目导引 大气的受热过程 栏目一 热力环流 栏目二 等压面图的判读 栏目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栏目三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 2 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 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 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升高 全球变暖 2 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 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还能增加昼夜温差 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 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如 高海拔地区 内陆地区 地势高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气候较为干旱 晴天多 阴雨天气少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4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主要从地势高低 天气状况 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 地势高低 地势高 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2 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 昼夜温差大 3 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的比热容大 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 昼夜温差小 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5 逆温现象及其影响分析 1 逆温现象的表现分析 一般情况下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约每升高1000米 气温下降6 但有时会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现象 即出现了逆温现象 如下图所示b c之间 根据其成因分为辐射逆温 锋面逆温 平流逆温和地形逆温等 2 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分析 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况 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 地面很快冷却 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 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 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 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 图b 随着地面冷却的加剧 逆温逐渐向上扩展 黎明时达到最强 图c 日出后 太阳辐射逐渐增强 地面很快增温 逆温层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 图d e 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 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 夏季夜短 逆温层较薄 消失也快 冬季夜长 逆温层较厚 消失较慢 3 逆温现象的影响分析 2013 北京文综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大气中 a 臭氧层遭到破坏 会导致 增加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会使 减少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会使 增加d 出现雾霾 会导致 在夜间减少 b 题组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2 2015 广东文综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 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大气逆辐射会增强 会使地表温度上升 故a项错误 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 故b项错误 地表长波辐射增强 表明地表温度升高 故c项错误 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很强 即对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削弱作用 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 b 3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 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 充分利用太阳能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合下图 回答问题 1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增多 是如何加强大气 温室效应 的 利用 温室效应 原理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 花卉等作物 2 参考图 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 热 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第 1 题 二氧化碳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 使大气增温 同时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起到保温作用 1 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 提高了大气温度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第 2 题 注意从光 热 水三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 2 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 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 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 可以减轻冻害 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 有利于保持 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题组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题组三逆温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5 浙江文综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10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 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 完成4 5题 4 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 向上减小b 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 后减弱c 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 日出前消失d 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 后半夜降速快5 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 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 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 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大气逆辐射会增强 会使地表温度上升 故a项错误 逆温强度在不同高度出现的时间不一 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 故b项错误 逆温现象在16时前出现 次日10时结束 而我国南方10月下旬日出时间早于7时 日落时间晚于17时 故c项错误 根据图示可知 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 后半夜降速慢 故d项错误 a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在晴朗无云的夜间 地面降温快 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 离地面越近 降温越快 离地面越远 降温越慢 这种热量传递的时间差异造成了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 c 考点二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 温压关系 2 风压关系 水平方向上 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 2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 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 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 如陆地与水面之间 裸地与绿地之间的热力性质有较大差异 在同样受热或受冷条件下温度变化幅度不一致 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1 海陆风 成因分析 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 夏季气温低 空气较湿润 是避暑的好地方 2 山谷风 成因分析 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 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 大气稳定 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 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 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成因分析 城市热岛 的形成是突破口 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 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2015 四川文综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该城市可能位于 a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 40 n附近大陆西岸c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 40 n附近大陆东岸2 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 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 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 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 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城市冬季等温线在0 c以下 说明位于温带地区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类型 最冷月气温大于0 c a错 40 n附近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大于0 c b错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 气温大于0 c c错 40 n附近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区 最冷月小于0 c d对 d 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热岛效应强 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a对 城市纬度较低 降雪的可能性小 b错 通过城市环流 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至郊区 c错 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中心区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d错 d 浙江文综 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完成下题 3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夜晚地面降温迅速 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b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 水汽易凝结成雨c 白天盛行下沉气流 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 白天升温迅速 盛行上升气流 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拉萨白天降水量小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夜间 夜雨 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之间的雨 山坡和谷地间的热力环流十分明显 根据热力环流的知识分析 白天山坡气流上升 而此时谷地盛行的是下沉气流 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晚上 大量山坡的冷空气 下沉到谷地 导致了谷地中的气流上升 水汽容易凝结成雨 c 2017 济南模拟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据图完成4 5题 4 据图文材料可知 此时 a 处为陆风b 处盛行上升气流c 处风力小于 处d 处更易形成降水5 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 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 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风从湖面吹向陆地 处为湖风 a错 处盛行下沉气流 b错 根据图例 处风力小于 处 c错 为上升气流 容易形成降水 d对 d 城市地面硬化 热岛效应增强 湖陆风增强 围湖造陆 湖泊面积缩小 湖陆风减弱 风从湖泊吹向城市 城市湿度加大 昼夜温差减小 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上升 d 2016 上海闵行模拟 海子写过一首诗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 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甲 乙两图分别是 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 和 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回答2 3题 2 甲图中 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 处b 处c 处d 处 位于高空 海拔高 温度低 位于近地面 海拔低 温度高 地气流上升 温度高 地气流下沉 温度低 d 例2 2013 上海闵行模拟 海子写过一首诗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 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甲 乙两图分别是 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 和 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2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 如果你是导演 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 16时至次日8时b 8时至16时c 18时至次日6时d 6时至18时 说明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吹海风 海洋的气压高 温度低 b 考点三等压面图的判读 1 判读气压高低 1 同一垂直方向上 高度越高 气压越低 即pa pc pb pd 2 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 同一高度 上的气压高低 如上图中c处比d处气压高 同理 a处气压低于b处 即pc pd pb pa 3 综上分析可知 pb pa pc pd 2 判读气流流向 1 同一水平面 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近地面b处空气流向a处 高空气流方向与近地面相反 2 a处气压低 说明该地受热 空气膨胀 气流上升 而b处气压高 说明该地较冷 空气收缩 气流下沉 3 该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3 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1 判断陆地与海洋 湖泊 夏季 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 上凸者为海洋 湖泊 冬季 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 湖泊 上凸者为陆地 2 判断裸地与绿地 裸地同陆地 绿地同海洋 3 判断城区与郊区 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 上凸者为郊区 4 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地区多阴雨天气 日较差小 如上图中a地 等压面上凸地区 多晴朗天气 日较差大 如上图b地 1 2014 山东文综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中甲 乙两地经度相同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 东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 b 2 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 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a地温度高 气压低b 垂直方向气流 a处上升 b处下沉c b地温度低 气压高d 水平方向气流 由a流向b 近地面a地等压面向高处凸出 此处为高气压 温度低 垂直方向上 a处下沉 b处上升 b处等压面向低处凸出 气压低 温度高 水平方向气流总由高压流向低压 即由a流向b d 2017 浙江五校联考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 单位 hpa 回答4 5题 4 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 则流动方向为 a o p m n ob p o m n pc m n p o md n m o p n5 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近地面由m流向n 高空由o流向p m地气压高 说明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处 气流由p下沉至m 则n为近地面气温较高处 气流由n上升至o 图中显示n地为近地面热低压区 故气温高于两侧 气压低于两侧同一高度 则a项正确 a a 考点四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1 等压线图判读的基本步骤 2 等压线图判读的主要内容 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曲线 其可以显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 利用等压线图 可以判读的内容主要有 1 判断气压场 高气压中心 中心气压高 周围气压低 如a处 低气压中心 中心气压低 周围气压高 如b处 高压脊 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 如l1处 低压槽 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 如l2处 2 判断风向 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等压线比较平直的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c处 等压线弯曲的 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 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 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d处 确定南北半球 画出偏转方向 偏转角度为30 45 3 判断风力大小 在摩擦力一定的情况下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大小 同一等压线图上 等压线密集 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 风力小 如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4 判断南 北半球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 北半球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 南半球 5 判断季节 夏季 北半球7月 南半球1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冬季 北半球1月 南半球7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 判断天气状况 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 寒冷干燥 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 温暖湿润 低气压过境时 多阴雨天气 高气压过境时 多晴朗天气 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 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3 影响风向的因素 1 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的影响 则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 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若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及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 则风向应该是斜穿等压线 且从高压吹向低压 2 近地面的风运动过程中往往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而高空的风一般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 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总相反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与风向 摩擦力的方向垂直 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 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 题组一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 风速 1 2014 天津文综 读下图 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 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 台北b 上海c 首尔d 北京 d 台北风向基本不变 上海风向基本不变 首尔风向西南转为东南 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 2017 泰安模拟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 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2 3题 2 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 1004或1006b 1006或1008c 1008或1010d 1004或10083 在这段时间内 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 符合图中实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