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六章 本章整合提升 第六章 答案速填a b c d e f g h i 答案 生态破坏乡村发达国家谋求协调社会持续发展共同性人口压力资源短缺清洁生产 一 区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方法环境污染是指由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 破坏了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原有的物质成分和结构 导致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 并发生严重的质量退化 从而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生态破坏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成部分的功能遭到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 导致系统本身按正常规律运动的能力 即自我平衡能力或自我调节能力 降低 异常变化增多 整个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产 生活甚至生存的趋势 环境污染可能是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 但生态破坏不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二 区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的方法 1 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的核心内容有二 共享资源和环境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剖析 包括同代人之间 当代人与后代人 代际 之间 人与生物群落之间 地区与地区之间 部门与部门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 其中任何一方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都不能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财富的分配也要公平合理 2 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指的是 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 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 便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 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3 共同性原则其核心内容为 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要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 进行国际合作 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利益 可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三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 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合作才能解决 现列表归纳总结如下 1 环境污染 2 生态破坏 3 资源短缺 导学号26730503 1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b 乳畜业c 大牧场放牧业d 混合农业2 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 价格低廉b 减耗保鲜c 绿色优质d 品种丰富 答案 1 d2 c 解析 第1题 农业地域类型判断 该农场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畜业混合经营 为混合农业 d正确 第2题 图示农场经营中 沼液和鸡鸭粪便肥田 生产水稻 水稻进行鸡鸭养殖 猪粪进田 促进牧草生长 牧草 水稻饲养牛羊 生产过程没有化肥 农药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农产品优质 绿色安全无公害 因此农场农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4年12月4日 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 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 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 右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 回答3 4题 导学号26730504 3 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 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a 台风雨b 地形雨c 对流雨d 锋面雨4 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水土流失 雾霾严重 珊瑚退化 海平面上升a b c d 答案 3 c4 d 解析 第3题 考查了降水类型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 马尔代夫地处赤道附近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常年盛行上升气流 因此多对流雨 选项c正确 第4题 考查环境问题 马尔代夫为赤道附近印度洋岛国 因此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珊瑚退化和海平面上升 选项d正确 2013 全国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5 7题 5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 重金属盐b 氮 磷营养物c 固体废弃物d 泄漏的石油6 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 水温偏高 风力偏大b 水温偏低 风力偏大c 水温偏高 风力偏小d 水温偏低 风力偏小 导学号26730505 7 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 赤道附近b 大洋中部c 中 低纬近海d 高纬近海 答案 5 b6 c7 c 解析 第5题 主要考查了赤潮产生的原因 赤潮是一种水体污染现象 主要是由于水体中的氮 磷等营养物质增多 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水体缺氧形成水体污染 故b项正确 第6题 主要考查了赤潮发生的条件 水温高有利于赤潮生物生长 故b d项错误 风力偏大有利于水体污染物的扩散 不易形成赤潮 故a项错误 c项正确 1 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 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 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答案 1 20世纪70年代 1976年 栖息地连成一片 到80年代后期 1987年 栖息地面积退缩 碎片化严重 90年代至21世纪初 2000年 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 碎片化趋势减弱 分布范围有向北 向西扩展的趋势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2 大规模采伐森林 对植被破坏大 导致栖息地缩小 修建道路 国道 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 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 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 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 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 合理规划 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 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 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 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 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解析 第 1 题 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可由图示信息获得 从栖息地的面积 连续性 变化方向等方面进行描述 注意要分别描述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 第 2 题 材料说明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方式 对大熊猫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