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九章 浮力复习课件.ppt_第1页
贵州省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九章 浮力复习课件.ppt_第2页
贵州省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九章 浮力复习课件.ppt_第3页
贵州省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九章 浮力复习课件.ppt_第4页
贵州省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九章 浮力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 第九章浮力 知识框图 考点梳理 知识精讲练 考点1浮力考点2阿基米德原理考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考点1 浮力 1 定义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 的力 2 方向 3 产生原因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 下表面存在着压力差 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 f浮 上 竖直向上 g f示 1 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2 公式 f浮 考点2 阿基米德原理 f浮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 单位是n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 单位是kg m3v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 单位是m3 重力 g排 液gv排 变形式 求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求液体密度 液 3 适用范围 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 也适用于 4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 有关 跟液体的 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 液体的密度越大 浮力就越大 气体 体积 密度 1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包含两种状态 a 物体浸没在液体里 b 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里 2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 v排 v物 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 v排 v物 考点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 物体的浮沉条件 2 浮力的应用 1 轮船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 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 2 潜水艇 通过改变自身的来实现浮沉的 3 气球和飞艇 通过改变气囊里气体的密度 从而改变其质量的大小 来实现上升与下降 质量 重力 4 密度计 在任何液体中都处于 状态 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 液体的密度越 漂浮 小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 液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1 如图所示 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别盛有水和浓盐水 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 当鸡蛋静止时两液面相平 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鸡蛋在盐水和水中所受的浮力f水 f盐水 选填 或 随后逐渐向浓盐水杯中加盐 直到鸡蛋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此时 鸡蛋所受浮力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它的重力 等于 命题点 阿基米德原理2 如图所示 将一个饮料罐慢慢按入水中 随着溢出的水越来越多 感觉用力越来越大 由此得出猜想 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 增大 命题点 密度计的原理3 如图所示 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漂浮在甲 乙两种液体中 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选填 甲大 乙大 或 一样大 由此判断 种液体的密度大 选填 甲 或 乙 乙 一样大 命题点 浮力的应用4 如图所示为娱乐活动用的热气球 气球上升过程中浮力的大小 当热气球内气体温度下降时 其受浮力大小 忽略气球体积变化 均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不变 不变 难点 易错点突破 突破 浮力计算的四种方法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大小 例1 阿基米德原理 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 体积为1 8 10 4m3 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 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 松手后苹果将 选填 上浮 下沉 或 悬浮 g取10n kg 例2 平衡法 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 物体排开的水重8n 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 上浮 或 下沉 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上浮 1 8 5 8 上浮 例3 称重法 如图所示 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 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4n 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1n 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 如果物块继续下沉 则此物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例3题图 不变 3 例4 压力差法 边长为5cm的正方体金属块 完全浸入水中 其上表面距离水面5cm 则金属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 金属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n 1 25 1 25 2 5 实验1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2 浮力的计算方法 称重法f浮 g f示 3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实验突破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a 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 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 以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 b 控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 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 让它分别浸没于不同的液体中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 控制液体的密度及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 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 让它分别浸没于相同液体的不同深度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4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相关计算 计算固体 液体的密度 计算物体的体积 5 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a 利用沉浮条件计算固体的密度 b 物体上浮 下沉动态过程的判断 6 实验图像的绘制与分析 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的图像 物 液 如图所示 当物体未全部浸入液体中时 浮力的大小会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f会逐渐减小 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 物体所受浮力不变 f也会保持不变 实验结论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 液体的密度越大 浮力就越大 例1 2017怀化 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 例1题图 4 2 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 受到的浮力是 n 3 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 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5 由d e两图可得出结论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密度 1 b c c d 6 由a e两图可知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 n b图中 若将绳子剪断 物体将 选填 上浮 悬浮 或 下沉 7 本实验在探究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时 选用了不同液体进行了多次实验 其目的是为了 选填字母序号 a 寻找普遍规律b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8 由a d两图可知 该物块的体积为 cm3 水 1 103kg m3 g取10n kg 下沉 0 8 a 100 实验2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 物块的选择原则 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密度大于水 物体不吸水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3 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f浮 g f示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4 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没有在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 物体在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5 测量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方法 先测出空桶的重力g 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 则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为g排 g g 6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7 实验步骤的排序8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v v排 9 改变实验条件多做几次实验的目的 得出普遍规律 实验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 例2 2017孝感 下列a b c d四幅图是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 的过程情景 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例2题图 1 实验中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 n 2 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 3 纠正错误后 继续实验 在情景c时圆柱体受到浮力f浮 n 4 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n 5 实验结果表明 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4 2 溢水杯未注满水 1 2 1 2 等于 6 纠正错误后 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 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 选填 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 或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解析 1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 2n 由题图b可知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2n 即圆柱体的重力为4 2n 2 图b情景 溢水杯中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 当圆柱体浸在水中时 水不会马上溢到溢水杯中 使测得排开水的体积偏小 3 图c测得圆柱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f 3n 由称重法可知 浮力f浮 g f 4 2n 3n 1 2n 4 图d测得溢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f1 1 8n 由题图a测得空小桶的重力f2 0 6n 二者的差就是排开水的重力 g排 f1 f2 1 8n 0 6n 1 2n 5 实验数据表明 f浮 g排 即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6 纠正错误后 溢水杯中的水已经达到溢水口 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 水会随着溢水杯口流出 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可知 水对杯底的压强保持不变 7 图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