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新闻两则》 分层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课《新闻两则》 分层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1课《新闻两则》 分层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新闻两则 分层教学设计分层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掌握本课生字词 【全体】认识新闻的概念和特点【A层】;能按新闻的格式写一则新闻 【BC层】2、过程和方法:学会怎样找出新闻的结构。【A层】;能按记叙的六要素复述课文主要事件【BC层】。能找到文中用词准确、简明地方【A层】;既能找出文中用词准确的地方,又能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革命激情。【BC层】。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AB层】;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C层】。教学重、难点 :【A层】能读懂课文,认识新闻的一般特点。【BC层】理清文章层次,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想: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学生每人准备一份新近的报纸。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二、整体感知: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鄂()豫(y)绥(su)靖(jng)阻遏()锐不可当(dng)荻(d)港溃(ku)退歼(jin)灭 要塞(si)二十八宿(xi)管辖(xi)阌乡(wn)聿(y) 2、范读课文,要求听课文回答问题。 (1)、在课文中圈点标记出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经过与结果:(学生组织语言进行回答)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研讨 1、了解有关新闻的知识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2)、本文的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3)、请找出本文的议论句,并说说有何表达效果。 (4)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五、揣摩语言 齐读课文,比较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句子,看看哪句好,并说说理由。 A、(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 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B、(1)、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其他可参考: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到达”,泛,)“24小时内”,时限明确,(“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界更为确切;“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表达内容模糊。)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一般化“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正是那一天”既对“督战”“认为很巩固”构成强烈讽刺,又证实了的确“不起丝毫作用”。敌人“不料”,我军“突破”,“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对比鲜明,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例如“百万大军”、“1000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歼灭”、“击溃”、“占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