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系统复习 专题41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ppt_第1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系统复习 专题41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ppt_第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系统复习 专题41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ppt_第3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系统复习 专题41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ppt_第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系统复习 专题41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1人类生存的地球 考点一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 考点二地球上的水体 考点一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 考纲要求 1 描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壳 地幔和地核 a 2 知道地壳是变动的 a 3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a 4 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b 5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a 6 知道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a 7 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c 8 知道流水 风 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 a 9 知道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 a 知识回顾 1 地球内部由里到外可分为 三部分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2 地幔的是火山岩浆的来源 火山是地球内部的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 3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的作用下 发生或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前的一些征兆 马不进圈 动物行为异常屡现 井水喷涌 出现地光等 4 世界上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在地区 以及一带 地核 地幔 地壳 软流层 灼热岩浆 地球内力 断裂 错位 环太平洋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 5 发生地震时 要快速离开房间 跑到空旷的地方 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和桌子底下 6 地球上的岩石圈由板块组成 板块间的是地壳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 7 板块的和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 8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的提出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相吻合 9 地球内力和外力对地貌的影响 形成高山深谷 使地表趋于崎岖 主要来自地球的外部 如流水 风沙 海浪 冰川 生物等 主要是削低高山 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六大 交界处 碰撞 张裂 大陆漂移说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应用示例 练习1 2017 杭州 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 地心游记 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 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 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 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a 地核 地幔 地壳b 地幔 地核 地壳c 地壳 地幔 地核d 地壳 地核 地幔 c 练习2 2016 温州 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 流水b 冰川c 风力d 生物 练习3 2015 杭州 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a 石灰岩溶洞b 雅鲁藏布大峡谷c 沧海桑田d 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 c a 练习4 2017 丽水 2017年以来 我省磐安 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 地震发生时 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 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b 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c 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d 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c 练习5 2017 湖州 20世纪初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 大陆是漂移的 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 于1915年正式确立 大陆漂移说 1960 1962年 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 海底山脉 的研究发现 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海底扩张说 随着海洋地质学 古地磁学 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 人们在 大陆漂移说 和 海底扩张说 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学说 请回答 1 根据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表面的海洋 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板块的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 下列现象不能用 板块构造学说 解释的是 a 火山和地震b 宇宙的起源c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d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 有人认为 板块构造学说 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 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碰撞和张裂 bc 不对 板块构造学说 还需要检验 完善和修正 考点二地球上的水体 考纲要求 1 知道水体的分类 a 2 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 3 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a 4 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b 5 列举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a 知识回顾 1 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 陆地 大气和生物体内 2 大部分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也有少量水以固态或气态形式存在 3 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 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并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4 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 使地球上的水 大气 岩石和生物成为一个整体 5 地球上的水资源 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海水是咸水 不能直接利用 所以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淡水资源 6 人们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有河水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淡水 对于缺水地区 应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 节约用水 防止污染 7 从水资源的分布来看 在全球范围内 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 水资源比较丰富 而内陆和沙漠地区 水资源比较贫乏 我国是一个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 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 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衡 8 水资源的开发 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的方法 9 水资源的保护 1 水的再循环 减少水的使用及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 2 防止水污染 进行跨流域调水 应用示例 练习1 2017 金华 浙中生态廊道 不仅是深化金华 五水共治 的新战场 也是一条集生态保护 休闲观光 文化体验于一体的 山水林田湖 生命共同体 下列关于 浙中生态廊道 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有利于治理水污染b 可以杜绝酸雨的形成c 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d 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练习2 2017 金华 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 百川归海 描述的是 a 蒸发b 蒸腾c 降水d 径流 b d 练习3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 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 53 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 可见 a 亚洲淡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b 全球淡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c 水是循环的 没有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d 亚洲淡水水资源总量最多 不存在淡水水资源缺乏问题 a 练习4 2014 嘉舟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