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线路带电跨越搭跨越架措施.doc_第1页
110KV线路带电跨越搭跨越架措施.doc_第2页
110KV线路带电跨越搭跨越架措施.doc_第3页
110KV线路带电跨越搭跨越架措施.doc_第4页
110KV线路带电跨越搭跨越架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信光伏110kV送电线路工程跨越架搭设施工方案宁夏东宏电力有限公司国信光伏110kv送电线路工程项目部2015年10月 批准: 年 月 日审核: 年 月 日编制: 年 月 日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国信光伏110kv送电线路工程,位于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境内,起点为待建的国信光伏110kV变电站,终点为宁源110kV线路距53#大号侧291米,距54#小号侧211米新建耐张塔的接点。分别接入盐州330kV变电站,七里沟110kV变电站。新建线路采用同塔双回路架设,新建线路长度(27.91)。其中在宁源变出线段4.19采用双回路钢管杆架设,其余段采用双回路铁塔架设。曲折系数1.07,海拔高度在1334-1357米。本工程导线采用JL/G1A-400/35-48/7(GB/T1179-2008)钢芯铝绞线;地线全线采用2根OPGW-24芯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本工程共新建杆塔43基,其中双回路直线塔10基,双回路耐张塔4基,双回路直线钢管杆16基,双回路耐张钢管杆5基。2、编制依据(1)、国信光伏110kv送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图。(2)、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S106-2013。(3)、变电工程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Q/GDW274-2009(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4(5)、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4二、施工组织施工任务由国信光伏110kv送电线路工程项目部线路施工队承担,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专职安全员、技术员现场监督指导。人员组织分工如下:项目负责人:赵 云 项目技术员:赵 云 项目安全员:王 涛施工负责人:关晓光施工队队长:田明山施工技术员:张卫兵施工安全员:田 鹏 施工人员:技工 8人,地勤 15人三、 停电时间及停送电联系人110kV线路停电时间及工作任务:停送电联系人:王 涛 联系电话:138851835212015年10月16日08时00分-2015年10月19日20时00分跨越架封顶。2015年10月21日08时00分-2015年10月22日20时00分跨越架顶拆除。四、作业人员的职责1、技术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技术负责人负责跨越架搭设的技术工作。必须根据施工措施规定和其他补充措施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会同队长、班组长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措施和安全措施。指导测工确定出跨越架的中心位置、长度、宽度和高度,合理的选用搭设材料。协同队长、班长、安全员配备施工人员,搞好施工中的安全工作。遇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困难时,应及时向上一级技术部门报告,以进行解决。跨越架搭设完毕后,会同队长、安全员对跨越架进行检查验收。2、现场负责人、施工队长的职责和权限现场负责人、施工队长是作业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应根据施工措施规定和作业技术员提出的措施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安全监护人员和警戒人员,填写和签发安全工作票。当技术员制定的措施不完善或发生错误时,有权拒绝执行和提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跨越架搭设完毕后,会同技术员、安全员对跨越架进行检查鉴定。3、安全员(安全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安全员是施工现场的主要安全责任人,负责对现场的施工安全进行监督、监察、监护、检查和指导。协助队长、班长、作业技术员制定严密的安全施工措施,在施工前认真宣讲安全工作票,并督促执行。与作业班长密切配合共同搞好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并向队长汇报。督促全体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坚决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必要时对违章者有权进行处罚。跨越架搭设完毕后,会同队长、班长、作业技术员进行检查鉴定验收,以确保跨越架在使用中的稳固可靠性和安全性。4、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措施和施工措施的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做到“三不伤害”。有权拒绝任何人的违章指挥,制止他人的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五、交跨情况被跨越物参数如下表:桩号塔型档距被跨电力线名称距最近杆塔距离被跨电力线高度53#-54# 1D-J11D-ZM1110kV53#-54#(跨越)六、作业准备作业准备1)跨越架搭设现场必须设作业负责人(队长或作业班长)一人,安全员一名,安全监护人至少一人,以上人员必须由具备技能的技工担任;高处作业人员视跨越架规模配备,必须由技工或有高处作业资格的人员担任。2)高处作业人员每人配备安全带一条个人保安线一根,长度为二倍以上跨越架高度的小棕绳一根及施工中必需的工具。3)跨越架搭设前,必须与被跨越设施单位取得联系,必要时请其派人监督指导。4)跨越架搭设前必须充分了解交叉跨越点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源等特点,测量被跨越物的高度、交叉跨越角度,以确定跨越架的规模和跨越架的加固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交叉跨越点下方跨越架搭设范围内应无特别深沟、陡壁、陡坡、地形较为平坦。5)跨越架搭设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跨越架的规模、结构、使用材料、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施工措施和其他特殊要求。2、带电跨越110kV线路跨越架搭设示意图: 示意图如下:带电跨越示意图七、一般规定和工艺要求1、一般规定跨越架的中心必须位于新建线路的中心线上,架体平面必须与被跨越设施平行,跨越架两端应比新建线路宽出2m以上。架顶两端应装45外伸羊角,外伸羊角宽出架体不小于1.5m,高出架体平面不小于1.5m。跨越架至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表1跨越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m)被跨越电力线电压等级(kV)跨越架部位1035110220架面与导线的水平距离1.51.52.02.5无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电体的距离1.51.52.02.5有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电体的距离0.50.51.01.52、工艺要求1)根据现场勘测,110kV跨越架长18m,高26m;被跨越带电体(导线)下方米以上部分搭设必须采用木质跨越架,并搭设单排斜撑架向外撑顶。顶部用尼龙绝缘网封顶。跨越架架体用内撑杆和外撑杆补强,用2道横撑杆连接稳固。(见上图)尼龙绝缘网固定两端打4根反向拉线,拉线使用12的钢丝绳,对地夹角不大于60。2)跨线架搭设必须牢固,钢管立柱埋深0.5m,且埋设时必须夯实,底部设扫地杆,立杆的间距为1.5m,横杆间距为1.2m,架体设斜撑和拉线,架体的有效宽度必须超出两边相导线各2.5m,且必须设不短于2.5m的羊角。3)跨越架两端及每隔6-7根立柱应设剪刀支撑、支杆或拉线,剪刀支撑、支杆或拉线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30cm;拉线地锚的埋深不得小于1.2m,拉线应用双钩紧线器或手板葫芦收紧。4)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应错开搭接。钢管跨越架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5m。杉木杆或竹竿跨越架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扎不得少于三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或剪刀支撑相交时,应先绑二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扎三根或以上。绑扎必须牢固可靠,绑扎铁丝回头必须在跨越架外侧,并紧贴架杆。5)各种材质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表2的规定。表2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的间距(m)跨越架类别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钢管2.01.21.5木1.51.0竹1.50.756)跨越110kV电力线路时,搭设单侧五排跨越架,应使用绝缘尼纶绳(网)封顶,并保证尼纶绳(网)对被跨越电力线带电体的安全距离满足表1的要求。7)跨越任何电压等级的电力线的跨越架的小横杆、剪刀支撑、支杆等必须满足表1对带电体的安全距离要求。8)在沙地、松土地、泥沼和风较大地段搭设跨越架时,应增加剪刀支撑、拉线或支杆的数量,以确保跨越架的稳固性和防风性能。3、跨越架封顶施工方法步骤:1)引渡绳、承托绳必须做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而且不得在潮湿处堆放。2)尼龙网规格为510米,每项1组,中间用字型保险钩接,尼龙网的承托绳用两根20的尼龙绳,使用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3)引渡绳、绝缘网进场后,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应用帆布铺垫防潮。4) 施工时将双根20尼龙承托绳,自带电线路外抛下,人力滑至跨越架处,再将绳头提升到跨越架顶,提升的速度要快。5)用同样的方法将一根20尼龙绳(牵引尼龙网用)翻过带电线路,置于两条承托绳之间。6)固定一端尼龙绳,在另一端收紧。7)将尼龙网提升至一侧跨越架顶。8)尼龙网的两侧均有字型保险钩,由高空人员在两侧按次序将保险钩挂在两侧承托绳上,网尾保险钩挂在跨越架顶上。9)将牵拉尼龙网所用的尼龙绳一端与尼龙网头部连接,牵拉另一头,使尼龙网逐渐展开在带电线路上方,且到另一侧跨越架顶。牵引绝缘导引绳时,应互相配合,收、放速度应一致,不得猛拉、猛放。展放牵引绳或导地线时,应监视接头过跨越架有无卡阻,速度应适当放慢。10)收紧尼龙网并将其固定在跨越架上,即完成了封顶工作。尼龙网封顶示意图4、尼龙网与跨越架的拆除:1)尼龙网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拆除,方法与安装时相反,注意不要接触地面。2)跨越架的拆除步骤与组立时相反。越线架拆除时,应由上至下逐根拆除,并将杉木杆传递至地面,不得随意抛扔,严禁上下同时拆除或将架体整体推倒。3)在拆除越线架时,必须设立安全监护人。八、质量要求1、跨越架立杆必须保证铅垂状态,大小横杆与立杆成垂直状态并处于水平位置。各杆的间距应布置均匀。2、各杆间的联结绑扎必须牢固可靠,以确保跨越架的整体稳固性,使跨越架的承载能力在通过牵引绳或导地线时不被拉垮压垮,同时要求跨越架自身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九、安全措施、文明施工1、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1)搭设跨越架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 2部分:架空送电线路)(DL5009.2-2004)中第三章“工程材料、设备堆放和保管”、第四章第二节“工程防火”、第五章“高处作业”、第九章第一节“越线架搭设”、第九章第九节“预防电击”、第十章“不停电跨越与停电作业”中的各项规定。2)跨越架搭设前,应先与被跨越设施的单位取得联系,必要时请其派人监督检查。3)跨越架搭拆工作开始前,必须正确填写安全工作票,并由现场安全负责人认真宣讲,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4)进入搭设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架上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搭设现场必须有技工在场进行监护、指导。6)跨越架搭设中,应在立杆搭设临时拉线或支撑稳固后,方可进行横杆、剪刀撑或支杆的绑扎作业。横杆、剪刀撑的绑扎应由下向上逐层进行,不得进行多层同时绑扎。封顶必须在架体稳固措施完成、架体牢固无误后,方可进行封顶作业。7)搭设或拆除跨越架作业中,架材应有人传递不得抛扔。在直接传递困难时,应使用绳索、滑车进行传递,不得强行高举。8)跨越架搭设完毕后,应由队长、技术员、质安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结束作业并投入使用。9)跨越架上应悬挂有醒目的警告标志。10)拆除跨越架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拆架或将架体整体推倒。11)架上有人员作业时,严禁任何人员拆除撑杆或拉线。12)遇有浓雾、雨、雷、五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时应停止作业。13)在风力较大地段、松土、沙地、泥沼等地段搭设跨越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小横杆、剪刀撑、支杆、拉线的数量,还应绑扎扫地杆,以确保跨越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14)强风、暴雨后应对跨越架进行检查、加固,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15)不停电搭设跨越架除应遵循上述规定处,还应遵循以下规定:在带电体附近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表3的规定。表3 人身与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带电体的电压等级(kV)项目1035110220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m)2.03.54.05.0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m)1.72.02.54.0跨越架的搭设和拆除应在良好的天气进行。封顶一定要用干燥的尼纶绝缘绳(网)。在架线施工前,应向运行单位提出申请,将自动重合闸装置退出运行,并投入零序保护。搭拆跨越架时,架材必须从跨越架的外侧传递。施工人员不得在跨越架的内侧攀登和作业,并严禁从封顶架上通过。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跨越架是否牢固可靠。带电线路跨越架的拆除作业要求与一般跨越架相同,但应注意拆除支撑及拉线时架子有无向带电侧倾倒的可能,必要时可在下层再临时加支撑或拉线。牵引绳通过跨越架时,应用绝缘绳作引绳。2、文明施工1)对搭设跨越架使用的材料,工器具应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做到施工现场有条不紊,不得乱丢乱放。2)施工现场应保持良好的秩序,架下人员应服从架上人员的指挥,全体人员应服从现场工作负责人的统一指挥。3)全体施工人员应使用文明用语,传达命令时必须口齿清楚,命令传达时迅速有效。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为做好施工过程中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编制此事故应急预案。1.1 编制目的为做好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环境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本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项目部处置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使项目部组织和参建人员具备应有的应急能力,最大程度降低事故(事件)的损失和影响。1.2 编制依据1.2.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定1.2.2宁夏电力建设工程公司有关重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的文件。1.2.3本工程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文件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针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经过调查分析本工程的潜在险情有:机械失火、塔吊断臂等。应急区域划分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1.4 工作原则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统一指挥、职责明确、保障重点、加强引导。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组织机构图 项目部应急监督管理组织机构组长焦成义组员组员组员组员副组长王涛2.2职责2.2.1. 机械事故应急小组:负责本项目部“预案”的制定、修订;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现场人员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现场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教训。2.2.2机械事故应急小组分工:组长:组织指挥现场施工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2.2.3 机械事故应急小组成员: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现场灭火、警戒、保卫、疏散、道路工作;负责事故处置时的施工开、停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可代应急小组发布有关信息;协助组长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协助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2.2.4施工队作为现场行动组组员,听从组长安排,进行救护、救援等工作。2.2.5机械事故应急小组人员具体安排如下:指挥:项目经理,项目部其他人员听从调遣通讯联络组:总工为组长,技术、质检人员为组员听从调遣救援组:项目副经理为组长,各施工队长听从调遣医疗救护组:安全员3 机械事故情况响应措施3.1 应急响应步骤1发现机械伤害事故的人员立即向领导报告。2适用时,立即切断电源。3指挥员召集抢险小组进入应急状态,并上报。4各小组按职责实施方案。5保护机械事故现场。4 报警电话4.1消防电话:0953-119 急救电话:0953-120 报警电话:0953-1104.2报警的内容包括:事故的单位、详细地点、现场伤亡人员数量、事故原因、性质、危害程度、事故的现状及其他相关情况。4.3现场未受伤人员应对伤者进行常规的救护,必要时应立即求救、运送伤员。4.4项目部应急小组联络电话组 长:焦成组长:赵 员:应急车辆车号和司机电话:吴建宁A.EC967 5 机械事故疏散方案5.1 所发生机械事故,可能对施工现场、外部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应在应急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紧急疏散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防止因盲目流动造成更在的伤害、混乱和恐慌;5.2 如果可能威胁周边地域,应急小组应和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协助引导疏散。疏散人员在引导无关人员有序疏散后,应检查自己负责区域,在确保无人员滞留后方可离开;5.3疏散人员要设法引导疏散,为人们指明各种疏散通道,同时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临险后产生的恐慌心理,稳定情绪,坚定信心,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疏散;5.5如遇机械事故较大,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影响疏散时,疏散人员可利用各种器材,掩护被困人员强行疏导疏散;6 机械事故现场急救6.1诊断原则(1) 根据事故的性质、程度、有无燃烧、爆炸、窒息;有无坠落、撞击等现场情况分析可能致伤病原因;(2) 迅速准确地对伤员进行检查与询问,根据伤员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分析判断;6.2急救要点(1) 立即解除致病原因,脱离事故现场;(2) 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卧位,防止气道梗阻,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挤压;(3) 皮肤烧伤应尽快清洁创面并用清洁或已经消毒的纱布保护好创面,化学灼伤可根据相应化学品的性质处理(选用水、酸或碱等清洗),禁止在创面伤敷消炎粉、油膏类。眼睛灼伤应优先彻底清洗;(4) 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时,在没有正确地固定的情况下,除止血外应尽量少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5) 置伤员于空气新鲜、安全清净的环境中;(6) 防止休克,特别要保护心脏、肝、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6.3基本救护方法(1) 一旦判定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捶击心前区(胸骨下部)并排除病因,进行心肺复苏。常采用仰头抬颊法,确保呼吸道畅通及判断有无呼吸: 解开上衣; 暴露胸部; 松开腰带;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一手插入颈后; 向上托起; 一手按压前额使头后仰; 颈项过伸用手指支除口咽内异物; 有活动假牙应去掉; 交耳贴近伤员口鼻,面对胸部; 倾听有无呼吸声,观看胸部起伏,确认呼吸是否停止。(2) 人工呼吸方法: 用手将伤者颈部托起及将其前额按下,使气管得以畅通; 捏紧伤者鼻孔,深呼吸后用嘴紧盖伤者口部,向伤者急吹气4次; 吹气后,细听伤者口、鼻处放出空气,每分钟重复12次,直至伤者复苏或救护人员赶到为止。(3) 心外压(此心外压法的危险性极高,在确认伤者心脏停止搏动后才可使用): 将伤者放置于平硬的地面上; 探出其胸骨下半部分所在的位置; 将腕部放置于此部位,另一只手腕重叠在上; 手臂伸直下压约4厘米左右;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是一个急救员施行心外压和人员呼吸,比率为15比2,压心速度为每分钟80下;如果有两个急救员分合作,压心和吹气比率为5比1,心外压速度为每分钟60下。(4) 触电救护法: 用木棒或非导电体将触电者挑离漏电体; 分离后,检查其心跳、呼吸、灼伤或出血等情况; 如发现伤者心脏停止跳动,这时切不可移动伤者,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5) 外伤出血处理: 用手在伤口上施行直压以阻止出血; 在无骨折的情况下尽量将受伤部位抬高; 安慰伤者并告之应松驰神经; 迅速送住医院。(6) 骨折的处理: 在处理骨折之前应先处理所有出血情况; 切勿移动伤者,应就地处理骨折情况; 在运送伤者之前,应将骨折部位用夹板绷带固定; 迅速送住医院。(7) 自救与互救 自救行为的主体是项目部应急小组成员和现场职工本身,他们对现场情况最熟悉、反应速度最快、发挥救援的作用最大,事故现场急救工作往往通过自救行为应能控制或解决问题; 在发生事故时,在本身救援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争取他人救助和社会力量的救援相当重要;事故现场受害人员相互之间的救护以及他人或社会救援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