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书+目录.doc

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5张CAD图纸2.5A0+毕业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2708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66.7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4-22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探测 机器人 系统设计 cad图纸 探测机器人 毕业论文
资源描述:

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

35页 14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5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目录.doc

履带装配 A1.dwg

总装配图 A0.dwg

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doc

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论文.doc

控制界面源程序.doc

申报表.doc

电机控制程序.doc

电气图 A1.dwg

电路图A1.dwg

行走机构A0.dwg

规范化要求.doc

通讯程序.doc

摘    要

本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根据要求选择和定制配置,并在需要的时候方便更换和添加其他模块,而且给出了两种移动方式的设计方案,即履带式移动方式和轮式的设计,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主要以研究设计履带式为主,它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在越障、跨沟、攀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机器人的最大优点是具有良好的越障性能、环境适应性能、防摔抗冲击性能并具备全地形通过能力。而轮式探测机器人则机动性能比较好。除了设计探测机器人的总体结构外,还给出了移动控制方案。

机器人最重要的机构是运动底盘的设计,即使软件设计的再好,移动方式没有设计好,那么机器人也不会很好的执行任务。轮式,腿式,履带式的移动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已经给出,

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如果地形比较平缓,或是有沟壑的地形,可以选择履带的移动方式;如果是平缓没有沟壑的地形,就选用轮式的移动方式;如果地形成阶梯状,而且地形比较复杂,最好选用腿式的方法。

本设计可以采用两种控制系统,即通过上位机直接通过总线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或是通过无线电台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关键词:   探测机器人  模块化设计  履带移动方式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Abstract

The design is modular in design so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requirements of options and custom configuration, and when needed to facilitate the replacement and add other modules, and is given two mobile forms of design options, that is, tracked and wheeled mobile way of design , Bot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mainly to crawler-based research and design, it has good mobility in the barrier, the inter-ditch, climbing has obvious advantages. The robot is the greatest advantage of the barrier has a good performance, adapt to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Fangshuai impact resistance and have all-terrain capacity. The wheeled robot will detect mobility is better。In addition to detecting robot design the overall structure, but also gives a mobile control ways。

Robot is the most important bodies of the sports chassis design, even the best software design, mobile design means no good, then the robot will not be very good mission. Wheeled, legged, tracked the movement of way in the design process has been given, Can b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ir own choice if the relatively flat terrain, or a gully of the terrain, can choose to track the movement; If the gully is not flat terrain, on the choice of wheeled mobile way, if formed ladder, and More complex terrain, the best choice legged approach。

This design uses two types of control systems, through the PC directly through the bus to control the robot through the radio or to control the robot。

Keywords: Detecting robot    modular design   tracked mobile   robot's control system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3

第一章 绪论――――――――――――――――――――――――6

1.1    机器人的应用范围―――――――――――――――――――――6

1.2    探测机器人的先状及发展趋势――――――――――――――――7

1.3    研究内容―――――――――――――――――――――――――8

第二章 机械系统的设计―――――――――――――――――――9

2.1    计算机模块的设计―――――――――――――――――――――9

2.2  传感器模块的设计―――――――――――――――――――――10

2.3  电源及驱动模块的设计―――――――――――――――――――10

2.4  底盘运动模块的设计――――――――――――――――――――10

2.5  各模块的连接―――――――――――――――――――――――15

第三章 能源驱动的设计选择―――――――――――――――――17

3.1    能源的供给――――――――――――――――――――――――17

3.2  电机的选择――――――――――――――――――――――――17

3.3  电机驱动的选择――――――――――――――――――――――18

第四章 传感器系统的设计――――――――――――――――――21

4.1    视觉传感器――――――――――――――――――――――――21

4.2  超声波传感器―――――――――――――――――――――――22

4.3  红外传感器――――――――――――――――――――――――23

第五章 探测机器人的硬件系统――――――――――――――――24

5.1    传感器采集系统――――――――――――――――――――――24

5.2  保护电路―――――――――――――――――――――――――25

5.3  红外传感器的接线―――――――――――――――――――――25

5.4  超声波传感器的接线――――――――――――――――――――26

5.5  罗盘处理流程―――――――――――――――――――――――26

5.6  RS485-RS232转换电路―――――――――――――――――――27

第六章 探测机器人计算机硬件系统――――――――――――――29

6.1    无线电台通讯系统―――――――――――――――――――――29

6.2  电子罗盘―――――――――――――――――――――――――29

第七章 探测机器人软件系统的开发――――――――――――――31

    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31

    演示控制程序―――――――――――――――――――――――31

结束语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尽管国内外已经研制出了轮式、腿式、轮腿式、履带式和其它特殊形式的移动机器人,但到目前为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同时具备以下性能的移动机器人还没有出现:(1)能跨越大于轮子直径的壕沟和高于轮子半径的台阶;(2机器人陷入软土壤中时,能自动脱离软土壤区,恢复正常的行驶能力;(3)整机的可密封性和可压缩性良好;(4)克服倾翻对机器人行驶能力的不良影响;(5)行驶的高速高效性;(6)容积可进行扩充,而这些又是行星探测等领域移动机器人运动系统所应具备的重要性能,因此,研制出新型的、综合性能更好的行星探测机器人是行星探测机器人移动系统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3 研究内容

本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根据要求选择和定制配置,并在需要的时候方便更换和添加其他模块,而且给出了两种移动方式的设计方案,即履带式移动方式和轮式的设计,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主要以研究设计履带式为主,它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在越障、跨沟、攀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机器人的最大优点是具有良好的越障性能、环境适应性能、防摔抗冲击性能并具备全地形通过能力。而轮式探测机器人则机动性能比较好。除了设计探测机器人的总体结构外,还给出了移动控制方案。

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原则。

依据运动学原理,对机器人进行性能指标分析,动态分析,使机器人能够自适应路面,即具有抗倾覆性、爬坡性能、越障性能、跨沟性能等功能。

2、确定探测机器人的移动方式,并对整个探测机器人的整体进行规划设计。

1)移动方式的确定;

2)总体结构设计;

3)传动系统设计。

3、给出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1)监测方法;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

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设计。

4、探测机器人的拟定工作流程如图1-1。其性能参数的基本要求如表所示2-1

表2-1  机器人性能参数基本要求

性能参数

额定电压24VDC

工作电流2A

驱动方式直流电机驱动

电池铅酸蓄电池组

最大速度3m/s

最小速度0.01m/s

最大负载30kg

工作时间6小时

爬地能力15度

越障能力3cm

2.1计算机模块的设计

计算机模块分为两部分结构,上端为度支撑架,下端是计算机的保护架。其中支撑架是用来控制摄像头的监测方向,将摄像头安装在支撑架的套筒里,此设计是为减小外界环境对摄像头表面和线路的影响,如水,阳光的腐蚀等,虽然不能完全隔离外界的影响,但尽量增加了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在支撑架的右方和下方安装两个舵机,使套筒具有上下,左右两个自由度,从而使摄像头可以全方位的监测周围的环境。保护架是用来防止计算机受到外界环境的撞击,另外,保护架提高了摄像设备的高度,可以看的更远一些。

其简图如图2-2所示致  谢

我的论文是在XXX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在此,我要把最诚挚的谢意献给他,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学者风范、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都极大地影响和教育了我,并成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宝贵的财富。

学习期间导师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业。在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之际,谨对导师多年的辛勤培养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表达我深深的敬意。

感谢我的同学,在我困惑时,他们常带给我开拓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使我在学术上有所突破。

感谢关注我论文的所有老师和同学,在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下,我顺利完成我的论文工作,我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刘晓峰:海洋探测机器人操纵性及仿真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1

2、尚建忠 罗自荣 张新访 范大鹏:基于构型组合的空间探测机器人移动机构设计*

3、邵守君:基于虚拟样机的石抽井故障探恻机器人研究 2007.3

4、贺鑫元 马书根 李斌 王越超:可重构星球探测机器人的机构设计 机械工程报2005.12

5、柴汇:履带式井下探测机器人底层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2007.5

6、刘方湖 陈建平 马培荪 曹志奎:行星探测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2.5

7、陈芳允:月球探测机器人移动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6.8

8、吴芳美:机器人控制基础 中国铁道出版社

9、孙树栋: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12

10、为海底探测提供数据日本加强深海探测

1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1

12、黄维通:Visual C++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2

13、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带传动和链传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3

14、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减速器和变速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3

15、实用微电机手册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3

16、王建华 毕万全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9

17、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其借口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

18、Carlos Rodringuez Lucatero The problem of robot random motion tracking learning algorithms  World Scientific and Engingeering Academy and Society 2007

19、Raja Chatila Toward cognitive robot companions  Penn Plaza,Suite 701 New York NY USA 2008-6

20、Pierre Boudoin  Towards multimodal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n large scale virtual environment   Penn Plaza,Suite 701 New York NY USA

21、Dylan F.Glas  Simultaneous teleoperation of multiple social robots  2 Penn plaza,Suite 701 New York NY USA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别 :机电工程分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08521学生情况指导教师情况题目类型姓 名学 号姓 名职 称单 位理论研究 科研开发 宋亚强18张广杰讲师机电工程分院工程设计 论文 题目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主要内容以及目标主要内容:1、 研究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原则。2、 确定探测机器人的移动方式,并对整个探测机器人的整体进行规划设计。3、对探测机器人系统的硬件设计,绘制机械图。4、给出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目标:掌握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原则,从实际应用环境出发确定机器人的移动方式,选用合理的目标监测手段,来实现探测目的,并撰写毕业论文,达到机电一体化综合能力训练的目的。成果形式具体工作量:1.3000字的开题报告一份; 2.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英文翻译一份,5000字以上; 3.完成机械图纸A0 3张,编制控制界面; 4.撰写一篇15000字以上的关于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的毕业论文。成果形式:论文、图纸、程序。基本要求1、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2、结合机械与机电的有关知识对系统进行设计。实习调研要求实习调研提纲:1、探测机器人的设计原则。2、探测机器人的几种移动方式3、探测机器人的监测手段。实习调研时间:第1-3周实习调研地点:机电控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参考文献1. 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 工控机。PCI数据采集板卡毕业设计(论文)开始日期2011-11-1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2-6-27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起止时间、工作内容)1. 第1-3周 实习调研基本结束;2. 第4周 撰写并提交调研报告和开题报告;3. 第5-6周 制定探测移动机器人的设计原则;4第7周 确立机器人的移动方式;5. 第8-12周 设计机器人系统的机械结构;6. 第13-14周 设计控制方案及监测手段;7第15-16周 撰写并提交毕业论文;审阅、评审并修改毕业论文;8第17周 完成毕业答辩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督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查意见: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摘要本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根据要求选择和定制配置,并在需要的时候方便更换和添加其他模块,而且给出了两种移动方式的设计方案,即履带式移动方式和轮式的设计,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主要以研究设计履带式为主,它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在越障、跨沟、攀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机器人的最大优点是具有良好的越障性能、环境适应性能、防摔抗冲击性能并具备全地形通过能力。而轮式探测机器人则机动性能比较好。除了设计探测机器人的总体结构外,还给出了移动控制方案。机器人最重要的机构是运动底盘的设计,即使软件设计的再好,移动方式没有设计好,那么机器人也不会很好的执行任务。轮式,腿式,履带式的移动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已经给出,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要求进行选择如果地形比较平缓,或是有沟壑的地形,可以选择履带的移动方式;如果是平缓没有沟壑的地形,就选用轮式的移动方式;如果地形成阶梯状,而且地形比较复杂,最好选用腿式的方法。本设计可以采用两种控制系统,即通过上位机直接通过总线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或是通过无线电台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关键词: 探测机器人; 模块化设计; 履带移动方式;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AbstractThe design is modular in design so that in accordance with requirements of options and custom configuration, and when needed to facilitate the replacement and add other modules, and is given two mobile forms of design options, that is, tracked and wheeled mobile way of design , Bot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mainly to crawler-based research and design, it has good mobility in the barrier, the inter-ditch, climbing has obvious advantages. The robot is the greatest advantage of the barrier has a good performance, adapt to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Fangshuai impact resistance and have all-terrain capacity. The wheeled robot will detect mobility is better。In addition to detecting robot design the overall structure, but also gives a mobile control ways。Robot is the most important bodies of the sports chassis design, even the best software design, mobile design means no good, then the robot will not be very good mission. Wheeled, legged, tracked the movement of way in the design process has been given, Can b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ir own choice if the relatively flat terrain, or a gully of the terrain, can choose to track the movement; If the gully is not flat terrain, on the choice of wheeled mobile way, if formed ladder, and More complex terrain, the best choice legged approach。This design uses two types of control systems, through the PC directly through the bus to control the robot through the radio or to control the robot。Keywords: Detecting robot; modular design;tracked mobile; robots control system;目 录 摘要 IAbstractII第一章概述1.1 机器人的应用范围1.2 探测机器人的先状及发展趋势1.3 研究内容第二章机械系统的设计2.1 计算机模块的设计2.2传感器模块的设计2.3电源及驱动模块的设计2.4底盘运动模块的设计2.5各模块的连接11第三章能源驱动的设计选择143.1 能源的供给143.2电机的选择143.3电机驱动的选择15第四章传感器系统的设计174.1 视觉传感器174.2超声波传感器174.3红外传感器19第五章探测机器人的硬件系统205.1 传感器采集系统205.2保护电路205.3红外传感器的接线215.4超声波传感器的接线215.5罗盘处理流程215.6RS485-RS232转换电路22第六章探测机器人计算机硬件系统236.1 无线电台通讯系统236.2电子罗盘23第七章探测机器人软件系统的开发25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25演示控制程序25结束语29参考文献30第一章概述出于重要的战略意义,资源领域已成为各科技强国相互竞争的一个焦点,出于安全性等因素的考虑,对探测机器人的研究设计也成为了开发资源的重要硬件之一,探测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完成一些不能完成的任务。1.1 机器人的应用范围1)行星探测移动机器人行星探测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对于发展行星科学、提高国防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因为:移动机器人是行星科学研究中着陆探测和取回样品到实验室分析的有力工具。人类在太空中停留数月之久会严重丢失钙和磷,这似乎意味着人类不可能在重力为零的状态下飞行6一9个月或更长一点时间。但机器人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行星探测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是对行星进行长期实地考察的需要。大大节省探测成本。以月球探测为例,根据粗略的估计,一次有人驾驶的飞行所花费的钱要比无人驾驶飞行多50一100倍。因此,光就科学上的探索来说,用机器人执行无人驾驶飞行任务是合算的。有利于提高国家国防自动化的水平和国际地位。因此,行星探测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海洋探测机器人海洋探测机器人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洋开发的许多领域,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续航力大、探测范围广、能执行多种复杂任务的大型机器人需求也越来越大。主要用于海洋石油开发、海底管道光缆巡查检修以及其他各种复杂任务。为了使机器人能更好的完成指定任务,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性能预报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3)油井故障探恻机器人探测仪器的送进是油田上测井、修井等井下作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4) 履带式井下探测机器人中国作为世界产煤大国,也是世界煤矿事故高发国家,需要非常重视煤矿生产的安全。这种探测机器人可在灾害发生前对隐患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与预防,灾后进行施救等重要的危险任务。 关于探测机器人应用范围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的多,在军事方面,已经研究出了反坦克雷探测机器人;还有医学探测机器人等。2006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发展航天事业置于重要地位。根据上述两个规划纲要,中国政府制定了新的航天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及稍长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这一发展规划,国家将启动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和发展航天领域的若干前沿技术,加快航天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要发展航空事业,对月球进行探索,那么研究设计探测机器人是必不可少的过程。1.2 探测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在行星探测机器人的研制方面,美国和俄罗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苏向月球以及金、火、水、木、土等星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格林威治时间1997年7月4日17时07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困ASA)发射的火星探路者号宇宙飞船成功地在火星表面着陆。探路者登陆器上带有各种仪器及“索杰纳”火星车团。这是上世纪自动化技术最高成就之一。日本对机器人的设计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京都大学科研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型机器人,能在强烈地震发生后到废墟中探测被埋人员。还专门进行了实用演示。这种机器人外表象是一条粗大的节足昆虫,长143 m,由7节组成,有人的小腿一般粗细,每节周身都缠满纵向履带。它可以在遥控下从瓦砾的夹缝中蜿蜒穿行,装在头部的摄像机镜头会随时传输观察到的影像和搜集到的声音,从而供控制者判断里面是否有需要救助的存活人员。未来的空间探测任务要求机器人系统能够在预先未知或非结构化的环境中执行变化的任务,机器人移动平台应具备良好的几何通过性、越障性、抗倾覆性、行驶平顺性、牵引控制特性和能耗特性。基于不同的原理和性能侧重点,国内外提出并试验了多种类型的空间探测机器人移动机构。2)探测机器人移动系统的发展趋势如下:(1)轮腿式,履腿式等复合型结构的移动机器人是一个研制方向。(2)由于航天器技术、尺寸、质量和费用的限制,微小型行星探测机器人是目前发展的主流。(3)由于通信时延和微重力作用的缘故,中低速移动机器人是研制的主流。(4)机械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案相结合是研制灵活可靠的行星探测机器人的设计方向。3)设计探测机器人所面临的问题尽管国内外已经研制出了轮式、腿式、轮腿式、履带式和其它特殊形式的移动机器人,但到目前为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同时具备以下性能的移动机器人还没有出现:(1)能跨越大于轮子直径的壕沟和高于轮子半径的台阶;(2机器人陷入软土壤中时,能自动脱离软土壤区,恢复正常的行驶能力;(3)整机的可密封性和可压缩性良好;(4)克服倾翻对机器人行驶能力的不良影响;(5)行驶的高速高效性;(6)容积可进行扩充,而这些又是行星探测等领域移动机器人运动系统所应具备的重要性能,因此,研制出新型的、综合性能更好的行星探测机器人是行星探测机器人移动系统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3 研究内容本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根据要求选择和定制配置,并在需要的时候方便更换和添加其他模块,而且给出了两种移动方式的设计方案,即履带式移动方式和轮式的设计,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主要以研究设计履带式为主,它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在越障、跨沟、攀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机器人的最大优点是具有良好的越障性能、环境适应性能、防摔抗冲击性能并具备全地形通过能力。而轮式探测机器人则机动性能比较好。除了设计探测机器人的总体结构外,还给出了移动控制方案。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研究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原则。依据运动学原理,对机器人进行性能指标分析,动态分析,使机器人能够自适应路面,即具有抗倾覆性、爬坡性能、越障性能、跨沟性能等功能。2、确定探测机器人的移动方式,并对整个探测机器人的整体进行规划设计。 1)移动方式的确定; 2)总体结构设计;3)传动系统设计。3、给出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1)监测方法;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 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设计。4、探测机器人的拟定工作流程如图1-1。接通通讯电缆打开控制界面点击所需运动机器人开始运行图1-1机器人工作流程第二章 机械系统的设计 设计对探测机器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总体分为四个模块,即计算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及驱动模块,运动底盘模块。模块化设计的探测机器人结构比较明了,而且在一些模块预留了一些空间,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更换或添加其他模块。其简图如图2-1 控制计算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源驱动模块底盘运动模块图2-1测机器人简图其性能参数的基本要求如表所示2-1表2-1 机器人性能参数基本要求性能参数额定电压24VDC工作电流2A驱动方式直流电机驱动电池铅酸蓄电池组最大速度3m/s最小速度0.01m/s最大负载30kg工作时间6小时爬地能力15度越障能力3cm2.1计算机模块的设计计算机模块分为两部分结构,上端为度支撑架,下端是计算机的保护架。其中支撑架是用来控制摄像头的监测方向,将摄像头安装在支撑架的套筒里,此设计是为减小外界环境对摄像头表面和线路的影响,如水,阳光的腐蚀等,虽然不能完全隔离外界的影响,但尽量增加了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在支撑架的右方和下方安装两个舵机,使套筒具有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探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5张CAD图纸2.5A0+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2708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