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装载机设计
53页 20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8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上拉杆A4.dwg
下拉杆A4.dwg
任务书.doc
封皮和承诺书.doc
总装配图A0.dwg
成绩评定表理工.doc
挖掘装载机设计开题报告.doc
挖掘装载机设计说明书.doc
挖掘装载机铲斗A0.dwg
摇臂A4.dwg
油箱外壳A1.dwg
装载铲斗A1.dwg
论文申报表.doc
连杆A4.dwg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挖掘装载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程机械,它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挖掘装载机俗称“两头忙”,它实际上是由三台建筑设备组成的单一装置,它包含了一台拖拉机、一台挖掘机和一台装载机。本次毕业设计为一种新型机型,型号为wz2011.
挖掘装载机所达到的装载量应当比别的装载机器所达到的铲装量稍微大一些。例如,如果一个机器可以一小时运载300吨物体,则挖掘装载机的装载能力应当稍大于300吨。当铲斗在制造时所需的装载量应当被精确计算出来。
装载机根据摇臂--连杆数目及铰接位置的不同,可组成不同形式的连杆机构。不同形式的连杆机构铲斗的铲起力随铲斗转角的变化关系,倾斜时的角速度大小及工作装置的运动特性也不同。因此装载机工作装置形式的选择,既要考虑结构简单又要考虑结构性质与铲掘方式来确定。
其装载铲斗的设计主要在于其铲斗机构的设计,斗容是铲斗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在一个硬的操作表面拖运松的颗粒材料时,对一个装载机来说,一个正常的基本循环周期大约为0.44-0.55分钟。这个过程包括装载、收斗、举升、翻斗、下降等过程。
当在一个硬的操作表面拖运松的颗粒材料时,对一个装载机来说,0.44-0.55分钟的基本循环周期是合情合理的。这个过程包括装载、收斗、举升、翻斗、下降等过程[1]。
挖掘部分主要由动臂、斗杆和挖掘铲斗构成,驱动装置和装载机类似,都采用液压驱动。
关键词:挖掘装载机 装载量 循环周期
ABSTRACT
With?the rapid development of?economy,?engineering?is changing, of which?machinery?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Backhoe loader?is a very?important engineering?machinery, it?is widely used in?highway, railway, construction, utilities,?ports, mines?and other constructionprojects.?Backhoe Loader commonly known as "two?busy ",?it actuallyis?composed of?three?single-unit?construction equipment, which includes?a tractor,?an excavator?and a?loader.?The graduation projectis?designed?to be?community needs?a new?model, model?wz2011.
The production required of a wheel loader should be slightly greater than production capability of the other critical units in the earth or materical moving system.For example,if a hopper can handle 300 tons per hour,a loader capable of slightly more than 300 tons should be used.Required production should be carefully calculated so the proper machine and bucket selections are made.
Loader rocker-connecting ro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position and hinged, can make the different forms of link mechanism. Different forms of linkage mechanism of the bucket scooping up force with the change of the bucket corner relationship, tilt angular velocity and the size of the device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different. So the choice of the form of loader working device, both must consider simple structure and to consider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shovel dug way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of the loader bucket institutions lies mainly in its design, let a bucket design is one of important index. When in a hard surfac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transferring loose particles material, to a loader for, a normal basic cycle is about 0.44-0.55 minutes. This process including loading, the measures, lifting, durable, decline process.
When hauling loose granular material on a hard smooth operating surface,a 0.45-0.55 minute basic cycle time is considered reasonable for caterpillar articulated loaders with a competent operator.This includes load,dump,four reversals of direction,full cycle of hydraulics and minimum travel.
Mining part mainly by the arm, measures stem and mining a bucket, device drivers and loaders similar with hydraulic drive.
Keywords:?backhoe loaders;loading;cycle
目 录
绪论1
第一章:挖掘装载机概述
1.1 国内外本课题现状及发展趋势1
1.1.1挖掘装载机的型式2
1.1.2国内外基本情况:2
1.2 挖掘装载机发展特点2
第二章:铲斗设计4
2.1 铲斗结构形式的选择4
2.2 装载铲斗基本参数的确定4
2.3 斗容的计算6
第三章: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7
3.1 工作装置设计方案7
3.2 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设7
第四章 装载装置的受力分析14
4.1 外载荷的确定14
4.2 工作装置的受力分析15
4.3 强度校核20
第五章 挖掘装置的设计22
5.1 铲斗总体方案的选择22
5.2 斗型参数的选择22
5.3 斗杆机构参数选择23
5.4 铲斗机构参数选择24
第六章 WZ2011装载机工作装置三维图27
6.1 工作装置三维图27
第七章 PLC在机械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0
7.1 plc概况及应用.30
7.2 机械手动作过程31
7.3 机械手操作方式32
7.4 PLC程序设计.34
7.5 搬运机械手的软件系统设计39
设计总结48
参考文献49
致谢50
绪论
挖掘装载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施工机械,广泛应用于建筑公路铁路水电港口矿山及国防工程中,对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装载机品种和产量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工程机械的主导产品之一。
在通用拖拉机前端加装载装置,后部加挖掘装置可改装变形成前装后挖拖拉机,亦称挖掘装载机,俗称“两头忙”。挖掘装载机作为一种小型多功能工程和建筑机械,是挖掘、装载两用的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业和民用建筑、市政建设及电力建设等,主要用于建筑工程、农田水利的基槽、基坑、管沟等小型土方工程的开挖以及城市建设和工厂企业的装载作业,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现场施工机械。
考虑到挖掘装载机一机两用,可基本代替一台挖掘机和一台装载机能实现的功能,更具有机动灵活性,不仅为国家和社会节约了能源,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经济效益无疑的也能得到显著提高。我国在“九五”期间在工程机械行业投资13万亿元人民币,比“八五”完成投资大两倍,而且建筑业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将刺激工程机械迈入新的经济增长期。今后十五年,国家将集中必要的力量,在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工业方面,建设一批大型工程。由于今后从事笨重施工体力劳动的人员日益减少,机械化施工程度逐年提高,以往靠人海战术及小型机械装备的施工方式,将逐步被采用大型较先进的中大型工程机械的施工方式所替代。工程机械产品在今后5年、10年以至更长的时间,将具有更广阔的市场。挖掘装载机作为工程机械新型品种,市场开发具有很大潜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其作业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无疑经济效益将显著提高。
第二章 铲斗设计
2.1 铲斗结构形式的选择
铲斗是直接用来切削、收集、运输和卸出物料,装载机工作时的插入能力及铲掘能力是通过铲斗直接发挥出来的,铲斗的结构形状及尺寸直接影响装载机的作业效率和工作可靠性,所以减少切削阻力和提高作业效率是铲斗结构设计的主要要求。铲斗是在恶劣条件下工作,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和剧烈的磨削,所以要求铲斗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要耐磨。
根据装载物料的容量,铲斗做成三种类型:正常斗容的铲斗用来装载容量1.4-1.6吨/米的物料(如砂、碎石、松散泥土等);增加斗容的铲斗,斗容一般为正常斗容的1.4-1.6倍,用来铲掘容重1.0吨/米3左右的物料(如煤、煤渣等);减少斗容的铲斗,斗容为正常斗容的0.6-0.8,用来装载容重大于2吨/米3的物料(如铁矿石、岩石等)。用于土石工程的装载机,因作业对象较广,因此多采用正常斗容的通用铲斗,以适应铲装不同物料的需要[3]。
铲斗切削刃的形状根据铲掘物料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分为直线型和非直线型两种。直线型切削刃简单并利用与地面刮平作业,但切削阻力较大。非直线型切削刃有V型和弧形等,装载机用的较多的是V型斗刃。这种切削刃由于中间突出,在插入料堆时,插入力可以集中作用在斗刃中间部分,易于插入料堆;同时对减少“偏载切入”有一定的效果。但铲斗的装载系数要小于直线型斗刃的铲斗
斗齿的形状对切削阻力有影响:对称齿型的切削阻力比不对称型的大;长而狭窄的齿比宽而短的齿的切削阻力要小。弧线型侧刃的插入阻力比直线型侧刃小,但弧线型侧刃容易从两侧泄露物料,不利于铲斗的装满,适于铲装岩石。
对主要用于土石工程的装载机,在设计铲斗时,要考虑斗体内的流动性,减少物料在斗内的移动或滚动阻力,同时要利用在铲装粘性物料时有良好的倒空性。
2.2 装载铲斗基本参数的确定
铲斗的主要参数是铲斗宽度和铲斗的回转半径。
铲斗的宽度要大于装载机每边轮胎外侧宽度5-10厘米,否则铲装物料或分层铲取土时,所形成的阶梯地面不仅会损伤轮胎的侧面而且会引起轮胎的打滑影响牵引力的发挥。
铲斗的回转半径R0是指铲斗与动臂转角中心B与切削刃之间的距离
由于铲斗的回转半径不仅影响铲起力和插入阻力的大小,而且与整机的总体参数有关。因此铲斗的其它参数依据它来决定。
铲斗的回转半径R0可按下式计算:设计总结
挖掘装载机主要由挖掘装置和装载装置以及操作平台构成,装载机铲掘和装卸物料的作业是通过工作装置的运动来实现的。装载机的工作装置核心部分是装载铲斗、动臂、摇臂、连杆托架和液压系统等组成。铲斗用以铲装物料,动臂和动臂油缸的作用是提升铲斗并使之与车架相连;转斗油缸通过摇臂—连杆或托架使铲斗转动。动臂的升降和铲斗的转动采用液压操纵。
由动臂、动臂油缸、铲斗、转斗油缸、摇臂--连杆或托架及车架相互铰接所构成的连杆机构在装载及工作时要保证:当动臂处于某种位置不动时,在转斗油缸闭锁使动臂在动臂油缸作用下提升或下降铲斗过程中连杆机构应能使铲斗在提升时保持平移或斗底平面与地面的夹角变化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以免装满物料的铲斗由于铲斗倾斜而使物料洒落;而在动臂下降时又自动将铲斗放平以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装载机根据摇臂--连杆数目及铰接位置的不同,可组成不同形式的连杆机构。不同形式的连杆机构铲斗的铲起力随铲斗转角的变化关系,倾斜时的角速度大小及工作装置的运动特性也不同。因此装载机工作装置形式的选择,既要考虑结构简单又要考虑结构性质与铲掘方式来确定。
其装载铲斗的设计主要在于其铲斗机构的设计,斗容是铲斗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在一个硬的操作表面拖运松的颗粒材料时,对一个装载机来说,一个正常的基本循环周期大约为0.44-0.55分钟。这个过程包括装载、收斗、举升、翻斗、下降等过程。
挖掘部分主要由动臂、斗杆和挖掘铲斗构成,驱动装置和装载机类似,都采用液压驱动。
挖掘装载机在整体布局上应该满足机构紧凑,布局合理。
参考文献
[1] 孙静民. 机械优化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2] 王国彪、杨力夫. 装载机工作装置优化设计[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3] 范祖尧、胡宗武. 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10.
[4] 杨晋升. 装载机工作装置连杆机构设计[J].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1982,(6):18-23.
[5] 杨力夫.轮式装载机八杆机构工作装置优化设计:[硕士论文] 长春,1992.
[6] 濮良贵 、纪名刚. 机械设计[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7]Shimoda,Masatoshi.Multiob jrctive shape optimization of linearelastic structures considering
multipe loading conditions[J],material engineering,v39,n3.jul1996:407-414
[8] 王首航. 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特性[J]. 工程机械,1983,(12): 31-37.
[9] 徐灏. 机械设计手册(1-5卷)[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10]and real-time grasping force control for multi-fingered manipul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1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M] . 1998, 631-638
[11]杨晋升. 铲土运输机械设计[J]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12]Kuehnle M R.Toroidal Drive Combines Concepts. Product Engineering.Aug. 1979
[13]于骏一、邹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14]曹智雄、洪志贤、赖育良. 《CATIA实作范例》[J]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