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探究如何体现图画美及具有图画美的原因,学习鉴赏园林的方法,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勾画体现苏州园林的特点的语句,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初步感受苏州园林之美。2合作探究苏州园林设计特色,领略苏州园林具有的自然意趣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的山水泉之乐,达到的“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优美境界,认识中国江南高度的居住文明和当时城市建筑之美和艺术成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感情。3合作探究本文作者是如何科学地说明苏州园林的,学习如何科学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学习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把学生带入美丽如画的苏州园林,观赏宛如一幅完美图画的苏州园林。鉴赏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设计美,用漆的色调美。在欣赏中体会苏州园林的特点。2探究苏州园林自然之趣的设计特色。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是处处体现为一种自然之趣,通过让同学们小组探究的方式,比较分析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在设计上的独到之处,从而体会苏州园林在设计上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匠心独运之处。3.学习如何科学地说明事物。【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形象感受苏州园林之美方法:创设情景,欣赏苏州园林之美导入。 1. 播放音乐片,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苏州园林美景。边欣赏边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观赏苏州园林的感受。 2. 学生谈感受。 3. 教师引导:“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在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苏州之美在园林,这里山水秀丽,园林典雅,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二百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批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也扩展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度评价。” 今天就让我们根据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介绍以游览者的身份走进苏州园林,去欣赏苏州的园林之美吧!二、整体感知: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再次感受苏州园林之美。 (一)学生默读课文,勾画体现苏州园林特点的语句。 (二)学生交流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三、细读文本:探究苏州园林之美 (一)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点,从整体到局部,引导学生探究苏州园林的美。 1. 我们已经知道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图画是美的,可你们知道图画的美来自哪里吗?学生谈看法。 指导:图画的美来自生活和自然。画家将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画出来就成了一幅图画。注意,图画中景致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具有美感的图画来。苏州园林的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2.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图画的?请同学们带着欣赏的眼光,选取你认为最美的一点,去鉴赏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杰作。 (1)指导: 内容上:选取一点来鉴赏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 形式上:可以是自己独立探究,也可是周围四五位同学合作探究; 方法上:研读课文,画出关键句子,并进行圈点评注。 (2)探究成果交流。 学生可能首先会从四个讲究来谈。再是从局部来谈。教师注意引导。师:这四个讲究是从什么角来布局画面的?(明确:整体上)师:整体上具有了图画美,局部上是不是就不需要花这么大的心思了呢?哪些细小的地方也注意到了图画美? (明确:不是,他们绝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二)探究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 1. 师:从四个讲究到三个局部,苏州园林皆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下面请同学们探究一下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 2. 全班分成七个探究学习小组,每组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角落的构图,门窗的设计,建筑色彩等方面,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探究分析每一幅图画中蕴藏的设计匠心,体会其中的自然之趣。 具体要求:选择一个方面,朗读相关语句,讨论设计者的设计用心和其中如何体现出的自然之趣,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分小组探究学习。 3. 学生交流 (1)师:刚才同学们随着作者走进了苏州园林中,探究苏州园林美的真谛,即自然之趣。下面请各小组同学代表发言。不用依据课文写作顺序,你们小组研究的是拿一个方面就说哪一个方面,自由发言。 (2)各小组自由发言。 亭台轩榭的自然之美。 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的自然之美体现在:在布局上不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而且在设计上故意避免对称的这种安排。因而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形成美术画特色而不是图案画。 教师追问:对称建筑布局不美么?故宫博物院就在对称布局中体现出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弘之美,怎能说对称的建筑不美呢? 学生回答:对称的建筑布局也是美的,但人工雕琢的痕迹很明显,在美中是一种方正图案之美。但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追求目标是自然之趣,目的让人有回归自然的真实感,因而有意模仿自然,突出自然之美。 假山池沼的配合之美。 苏州园林的假山池沼的配合之美体现在: 假山堆叠艺术美。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因为它们将假山堆叠成自然的重峦叠嶂,为了增加其自然真实感还配合着栽种有竹子花木,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教师追问:你们说假山的堆叠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艺术和技术不一样么? 学生思考回答:“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例如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就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独创的一项艺术活动产品,给人回归自然的美的享受;“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假山的堆叠没有一定的技术是不行的,但仅有技术的产品不一定能具有艺术性,不一定带给人美的享受。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其生平多阅历,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和布局,所以假山的堆叠不仅有技术更能体现艺术,这才是自然之趣得以体现的真正原因。 适时拓展:展示狮子林假山风光。并作如下介绍: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全园景物以山为主,全用太湖石堆叠而成,山上道路崎岖盘旋,山中洞府曲折幽奇。山顶奇峰林立,怪石纷呈,有如群狮会聚,形态各异,故取名“狮子林”。元代谭惟则在?狮子林即景写道:“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就是对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的极好的盛赞。 池沼布置配合美。池沼引用活水,增加了园林的生趣,水里种荷花养鱼,又是入画一景;池沼与园林的整体灵活布局,或为中心,或为河道,一切均因地制宜,顺其自然;桥梁安排决不雷同,避免对称,取其自然;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布置几块玲珑石头,种些花草,因而从各个角度看均为一幅完美图画。(明确:池沼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花草树木的映衬之美。 树高低变化之美,花草季节互补之美,无不体现自然的乐趣; 树木花草的修剪也取法自然,决不留人工的痕迹。近景远景的层次之美。 设计者巧妙运用花墙、廊子、镜子,增加园林的层次和景致。花墙和廊子使整个园子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 教师追问:在增加园林景致深度时,匠师们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教师继续追问: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增加园林景致的深度呢?看苏州园林图片,注意墙壁上的漏窗和廊子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廊子两边无所依傍,上又有各种镂空图案,使游者几经转折,目不暇接,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漏窗和廊子,使苏州园林的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角落的构图,门窗的设计,用漆的色调之协调美。 角落的图画美。阶砌旁、白墙上栽些花草使游览者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门窗的图案美。图案设计和雕镂简朴而别具匠心,成为摄影家的最爱。 建筑色彩美。用漆多用天然漆为了突出自然之色,墙壁、屋瓦、方砖等都为自然本色,颜色与草木配合协调,映衬花草的明艳。 四、课堂总结 (一)学生总结 师:在以上的探究交流中,我们以一个游览者的身份鉴赏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你能总结一下你在游览中学到了什么? (二)教师总结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给我们修建出取法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自然之趣是其美的实质。苏州古典园林是具有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它宅园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业务合作委托代理合同说明函件
- 无人机环境监测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生产线长年终总结
- 坚果果仁酱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分娩中医护理
- 劳务派遣相关条例解读
- 新能源行业人才流动趋势分析:2025竞争新格局创新报告
- 电动汽车快充技术标准研究分析报告
- 水电维修员安全培训课件
- 【素养阅读】同辈压力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2024年铝材购销的合同范本
- T-CACM 1560.1-2023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推拿
- 护理美学-第三章 护士审美修养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高清版)JTG 5211-2024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DB32T4062-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正式版)JBT 14897-2024 起重磁铁安全技术规范
- 三D打印公开课
- 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